時間:2012年07月0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高壓油路滲漏、油泵自動打壓和控制回路故障、氮氣預壓力異常、壓力過高或過低等是SF_6 斷路器液壓操作機構常見故障,文章分析了產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相應故障處理的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所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斷路器;液壓操作機構;故障;檢修
一、液壓操作機構運行常見故障分析
高壓油路滲透、油泵自動打壓和控制回路故障、氮氣預壓力異常、壓力過高或過低等是液壓操作機構在運行中常見的主要故障。
(一)液壓機構壓力異常
液壓機構壓力下降到零時會報出“壓力降低”、“壓力異常”的信號。開關位置顯示紅、綠燈都不亮。機構壓力表顯示為零。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多為高壓油路有嚴重泄漏現象。這個時候,油泵啟動回路被閉鎖,不再打壓,機構壓力下降到零,這對開關的安全運行產生極大危害。萬一發生了慢分閘,那么開關非常可能發生爆炸。
故障處理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第一步要拔掉開關的操作保險,接著拉開其儲能電源,然后用專用卡板將開關的傳動機構卡死,以防止慢分閘狀況出現。卡板固定牢靠是卡死傳動機構的關鍵操作。要第一時間向上級匯報,派人檢修。如果短時間內不能保證檢修好,有旁母的先將負荷倒旁母帶,停止故障開關的運行。或者將該開關倒至單獨在一段母線上,與母聯開關進行串聯運行,之后開始檢修機構。如果停電可以進行檢修,盡量停電操作。如果需要帶電檢修機構,要注意操作的安全。
第二,停電檢修結束后,首先要啟動油泵大壓直到達到正常工作壓力,然后再進行一次合閘操作,讓機構的閥系統能夠處于合閘保持狀態。這時,卡板才能去掉,然后裝上操作保險。這樣就可以避免油泵打壓時,在油壓上升的過程中出現慢分閘的現象。還應注意的是,在去掉卡辦時,一定要先檢查卡板不再受力,這就證明了機構已經處于合閘保持狀態。
(二)油泵打壓超出正常時間范圍
油泵打壓儲能要科學控制時間。通常情況下,壓力從零上升到正常工作壓力時間應控制在3 分鐘以內。如果油泵進行長時間打壓,電動機就有可能被燒壞;如果油泵在打壓過程中自動停泵接點無法打開,會讓機構壓力過高,進而會影響到安全運行。
故障產生的狀況比較復雜,油泵頻繁啟動的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引發故障,但是在程度上更為嚴重。往往會出現各級閥門都有嚴重泄漏的現象發生。放油閥、控制閥關閉不嚴,合閘二級閥處于半分半合狀態;油泵的吸油管被壓扁,進油阻滯;油泵低壓側有氣體或者漏氣,以上幾點是產生故障的主要原因。還有油泵吸油閥的作用不強;濾油器、油泵進油管路出現不通暢狀況;油泵柱塞間隙大;油泵低壓側有空氣;高壓放油閥關閉不嚴;閥系統內部密封不嚴;油泵控制回路中自動停泵接點打不開、有油泵高壓力閉鎖的,閉鎖功能不可靠。
如果油泵在打壓過程中只是報出了“油泵運轉”的信號,已經超時打壓依然報出這個信號,這種情況就說明,油泵打壓時壓力沒有上升。如果報出的是“油泵運轉”,繼續打壓后過一段時間又報出了“壓力異常”,這說明故障是因為油泵不能自動停止打壓產生的。處理的方法主要有:應再第一時間拉開儲能電源,防止機構的壓力出現過高狀況,如果長時間打壓會損害電動機。操作順序應該先拉開控制室的儲能總電源,然后到設備前拉開開關的儲能電源,最后重新合上總電源。
如果在油泵打壓過程中,出現壓力不上升情況,應先考慮檢查一下高壓放油閥是否關閉好,之后再檢查油泵?梢杂檬置幌掠捅帽砻,如果感覺發熱,這就是油泵問題。油泵發生了問題、低壓油路有問題,應向調度和有關部門匯報進行檢修,要密切注意壓力下降的情況,如果壓力下降報出“壓力降低”的信號,要按照前面提到的“壓力降至零”的相同方法進行處理。
如果出現的是不能自動停泵的狀況,首先要做的是慢慢釋放壓力直到壓力下降到正常工作范圍,之后更換用于自動停泵和油泵高壓力閉鎖的微動開關。
(三)液壓操作系統油壓問題
液壓操作系統正常的油壓范圍是31.6-32.6Mpa(溫度為15℃),超出這個范圍就屬于壓力異常。注意,在其它環境溫度下,可用下式折算油壓力:Pt=P15,+0.09(t-15)(p: 油壓力t:環境溫度)
二、液壓出現異常
液壓操作系統中的油回路或電氣回路故障都會引起系統的油壓異常升高或降低。壓力升高或者降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油泵啟動打壓,“油泵停止”微動開關位置偏高或接點打不開。
2.
儲壓筒活塞有密閉不良或筒壁有磨損現象導致油氣混合。
3.氣溫過高或者過低導致預壓力過高或者過低。
4.
壓力表已經失靈或者存在誤差現象,壓力表的開關關閉無法正確反映出油壓,這藥考慮更換壓力表或者打開表急開關。
5.
微動開關接點失靈,在信號缸活塞桿超出停泵接點開關位置時,電機電源無法切斷,繼續進行打壓。
6.
二次中間繼電器損壞,觸點斷不開,以及接觸器卡滯,電機始終處于運行狀態。
7.
高壓接頭出現滲油,閥體被油中存在的雜質“墊起”或密封墊損壞。
三、壓力過高狀況的處理措施
若油泵在打壓過后,出現了“壓力異常”的報警信號,首先要檢查儲壓筒活塞桿的相對位置,如果活塞桿高于“高壓力閉鎖”微動開關,油泵才停轉,這是“油泵停止”微動開關接點沒有打開造成的?梢酝ㄟ^稍釋放油壓,信號會消失,之后再更換微動開關。若檢查發現活塞桿位置是正常的,應向上級做出情況匯報,安排檢修人員檢查機構的預壓力。若是因為氣溫過高產生的影響,可以讓油壓稍釋放低一些,再通過機構箱通風達到降溫的目的。
四、壓力降低狀況的處理措施
壓力降低的處理方法要根據出現的具體現象來判別故障產生的原因,進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1.
有“壓力降低”信號報出,沒有“油泵運轉”信號報出,這屬于油壓降低,油泵無法自動啟動打壓,有“壓力降低”信號,同時報出“油泵運轉”信號,這是機構高壓油路滲漏產生的。
油泵無法自動打壓的處理辦法有:“壓力降低”信號報出,壓力表的指示低于“合閘閉鎖”壓力值,油泵電動機的接觸器KM 未動作,有三種原因:儲能電源保險熔斷或接觸不良,需要對保險進行更換,或者保證接觸良好,然后啟動油泵打壓,讓壓力上升直至正常工作范圍。更換保險或使保險接觸良好,啟動油泵打壓,使壓力上升至正常工作壓力范圍;油泵控制回路中的各個微動開關中,又某一個接點出現接觸不良或者微動開關已經損壞,這就需要上報調度和上級部門,安排檢修人員更換。接觸器KM 繞組斷線、中間繼電器KAM 及時間繼電器KT 接點接觸不良,要通過測量,找到短線點,手動使接觸器KM 動作,啟動油泵打壓直到正常工作壓力范圍,之后再處理回路問題。
2.接觸器KM
已動作,油泵電動機卻不轉。這就有可能是接觸器KM 接觸不良,KM 接點至電動機之間的端子接觸不良,還有可能是電動機有問題。這就需要向調度或上級相關部門作出匯報,安排檢修人員進行處理。
3.
中間繼電器“粘住”或接觸器卡滯,油泵電動機始終處于運轉狀態,這就需要更換故障的中間繼電器或接觸器。
4.
高壓油路出現嚴重滲漏,“壓力降低”、“油泵運轉”信號同時報出,油泵仍在打壓,但壓力卻仍呈現下降趨勢。這就要立即拉開儲能電源,并按“機構壓力降到零”的相同方法進行
處理。
壓力表失靈的情況多少因為壓力表下沒有安裝阻尼孔,多次沖擊后導致失靈。處理的方法就是在壓力表管接頭下裝好阻尼孔,并對壓力表進行定期的校驗。
在溫度升高或者降低的處理上,要保證機構箱的隔熱和通風。在在高溫季節,因為太陽的照射能夠讓機構箱內部的溫度升高到50℃。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原有預壓力及停泵壓力稍高,壓力異常的信號就會報出。這就需要改造機構箱,讓其在隔熱和通風上的性能更加完善。
氣溫過低導致壓力異常降低,這主要是因為電熱保險熔斷、電熱管和交流接觸器燒損等。如果上述的故障發生,“熱源”消失,這會讓液壓機構箱的溫度下降得很低。這樣,壓力異常的信號就會報出。處理方法應該是迅速恢復電熱,恢復的辦法可以采取在機構箱內增加輔助電熱裝置,讓機構箱內的溫度能夠盡快上升到正常溫度范圍,之后在撤除輔助電熱裝置。
二、斷路器故障緊急處理步驟及注意事項(一)故障緊急處理步驟
1.
斷開斷路器儲能電機電源;
2.將斷路器“就地/
遠方”操作把手切換至”就地”位置;
3.
向調度做出報告;
4.
退出該斷路器的操作電源和有關保護、重合閘;
5.
出現零表壓故障時,需要用專用的防慢分卡具卡住操作傳動桿合閘指示圓盤下方,用螺絲擰緊;按油泵頻繁啟動的處理方法處理機構泄漏部位,補充10 號航空液壓油、排氣直至斷路器修復;
6.通過倒閘操作將該斷路器與系統隔離;
7.
脫管故障時,更換脫落的液壓管,補充10號航空液壓油。打壓、排氣直至斷路器修復;
(二)故障緊急處理的注意事項
1.
發生故障后,操作人員應該及時切斷油泵店員,并將斷路器置于“就地”操作,切忌人為強行打壓。斷路器的儲能電機電源也要立即切斷,斷路器操作的把手置于“就地”位置,否則,斷路器的慢分或慢合就極易引發,這可能會造成斷路器的爆炸。
2.斷路器發生故障后,堅決不能進行任何合/
分的操作;
3.
補充液壓油后,進行多次排氣;
4.進行斷路器檢修后,合/
分閘試驗時,最好通過遠方操作,工作人員盡量遠離斷路器,確保人身安全。
三、斷路器液壓操作機構故障的預防措施(一)按規定周期作好各項檢修檢驗工作
1.兩年一次,重新過濾10 號航空液壓油;
2.每4
年必須更換10 號航空液壓油、清洗閥系統和液壓管道;
3.
每隔1~3年對液壓系統的壓力表、壓力安全閥進行校驗,以防止操作機構壓力異常升高;
4.操作機構運行時間在10
年以內的,某個元件出現問題,原則上要對對該元件進行更換,如果液壓操作機構內的主要閥件元件普遍存在的問題,狀況極差,那么就要對整個液壓操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