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1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森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對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還有助于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隨著森林資源需求量的逐漸增加,為了確保森林資源能夠進行持續供應,就要進行人工森林種植。但是在實際的人工養殖林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進而引起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并且其傳輸速度非?,會對整片森林的正常生長造成非常嚴重的不利影響。
因此,為了確保森林的正常生長發育,就要對病蟲害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將其所造成的影響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本文通過對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作用進行了一定論述,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常用的營林技術,并對林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有效運用進行了分析,有助于促進營林技術的有效利用,對于從事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病蟲害;營林技術;森林
前言森林資源對于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凈化空氣,提升空氣質量,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并且還能提供豐富的資源,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但是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資源,為了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要開展人工造林活動。隨著植樹造林活動的不斷開展,人工林區面積不斷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森林覆蓋率,但是相對于自然林區而言,人工林區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由于人工林區的生態系統并不完善,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弱,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人工林一旦出現病蟲害,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感染到整片林區,給林木的正常生長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工林的抗病蟲害能力,為人工林的順利生長提供可靠保障。通過將營林技術有效的運用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森林的抗病蟲害能力,降低病蟲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將其所造成的損失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1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作用
營林技術作為一種科學造林的有效方法,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能夠為林木的持續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通過將營林技術有效的運用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有助于對病蟲害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進而將其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對森林的生長發育造成過多的不利影響。
1.1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
病蟲害對于森林正常的生長發育會造成嚴重的阻礙,在實際的林木種植過程中,通過對病蟲害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調查研究,并結合當地的種植環境特點,對抗逆性強、抗病性高以及易染病的林木品種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合林的抗病能力,從而避免發生大規模的病蟲害,將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1.2為林木提供有效管理
在營林技術的實施過程中,養護人員會對林木的整個生長過程進行全過程的跟蹤檢查,并做好相應的記錄,為林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確保樹木的健康生長。通過對樹木生長情況的實時跟蹤,能夠及時了解樹木的生長情況,養護人員就能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避免樹木的生長受到外界的不利影響。還能盡早發現樹木潛在的病蟲害問題,進而能夠將病蟲害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失。
1.3維護生態環境平衡
通過植樹造林能夠增加森林的面積,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有助于維護生態環境平衡。在營林技術的實施過程中,為了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對病蟲害優先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將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進而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控制,確保森林生態系統的完好。
2常用的營林技術分析
2.1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是營林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營林技術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要予以充分的重視。人工造林即植樹造林,為了提高樹苗的成活率,在進行栽植前需要對種植地的土壤、地形以及自然環境等因素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人工造林后,還要對栽植的幼苗采取有效的養護管理措施,為幼苗的生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確保樹苗成活,提升人工造林效益。
2.2育苗
育苗是營林技術中的基礎性工作。在開展育苗工作的過程中,應當采用科學的育苗方法,以確保育苗工作效果。育苗地選擇的是否合理對于育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要確保育苗地周圍具有豐富的水源,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林區的自然環境,優先在林區周圍選擇相應的育苗地點,減小樹苗成長環境和栽種環境之間的差距,為樹苗的有效存活建立良好基礎。此外,育苗地點的選擇還要結合當地的水土情況,盡量選擇地段平整、土壤狀況良好的地域作為育苗地點。一旦育苗地點確定,就可以開展消毒和培育操作,種子必須經過消毒處理后才能進行播種。
2.3混交林
混交林是指在同一個林區范圍內,同時種植多種類型的樹木,進而形成一種混合種植的形式。當前比較常用的樹木混交方法主要有區域混交、株間混交以及帶狀混交3種不同的形式,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林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相較于單一樹種的森林而言,混交林在森林質量和生態效益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由于混交林有多種樹木種類,其經濟與生態效益往往更佳。因此,在營林實踐過程中,合理掌握混交林的應用技術,能夠促進森林生態與經濟效益的提升。
3林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運用
3.1科學營造混交林
通過合理的混交林種植,能夠有效提高森林質量,為病蟲害的防治建立良好的基礎。在培育混交林的過程中,要對混交林的生長環境進行系統全面的優化處理,在其生長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掉落物能夠生成營養豐富的腐殖質層,進而為樹木的順利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養分供應。同時,混交林中的生物種類也較多,能夠提高森林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
3.2加強隔離帶的設置
森林病蟲害一般都具有非常強的擴散能力,沒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就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在營林技術的實施過程中,要充分重視隔離帶的實施,將病蟲害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進而降低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由于單一食性的害蟲幼蟲擴散能力非常有限,通過設置相應的隔離帶就能避免幼蟲發生遷移,可以采取限制幼蟲的食物來源,從源頭上對幼蟲的擴散進行有效控制。
3.3提升樹木免疫力
樹種對于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進行樹種的選擇過程中,要優先考慮鄉土樹種,并根據其生長特點采取混交種植的方式,例如,喬灌混交和針闊混交,進而能夠提高樹木整體的免疫力,為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建立良好基礎。同時,還要充分重視播種工作,在進行播種前對樹木種子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提高種子的存活率。進入秋季后,還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為樹木免疫力的提升建立良好基礎。
3.4加強幼林撫育工作
幼林對于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較差,因此要充分重視幼林的撫育工作,避免幼林受到病蟲害的過多影響,為其健康生長提供可靠保障。進入5月中旬后,要對幼林進行松土和除草作業,為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還要注重水分的供應和陽光照射情況。
3.5做好整枝修剪工作
對于受到病蟲害侵害的樹木枝干要及時進行修剪,并進行統一的銷毀處理,將其中隱藏的害蟲卵和幼蟲徹底的消除,避免其對周圍的樹木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有利于樹木的生長發育,能夠將養分運輸到正常的枝干,避免造成浪費,還有助于提高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森林不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為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并且有助于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對于改善人們的生存生活環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充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促進森林覆蓋率的不斷提高,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建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森林的生長過程中,會受到病蟲害的不利影響,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通過將營林技術有效的運用于樹木的種植工作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樹木的抗病蟲害能力,為其健康生長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海.營林技術在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基礎作用—以石臺縣為例[J].綠色科技,2019(02):91-92.
[2]陳錫國,段新建,夏軍,等.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04):115-121.
[3]姬鳳蘭.營林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探究[J].綠色科技,2019(05):159-160.
[4]胡玉海.營林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廣東蠶業,2019(27):246.
[5]鄧飛翔.如何提高營林技術強化病蟲害防治技術[J].江西農業,2019(07):34-35.
[6]普三才.營林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園藝,2019(05):67-68.
[7]本三存.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鄉村科技,2018(14):87-88.
森林病蟲害論文投稿刊物:江西農業雜志是由江西省農業廳主管,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江西農業》雜志編輯部出版,全國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刊物,也是江西省新聞出版局農家書屋工程指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