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5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以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班隊活動、少先隊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內外資源,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實現教育主體人人有效參與、相互激勵、共同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農村小學 勞動教育 三位一體
我校地處距離城區16公里的鄉鎮,是一個有著近2000人的大型農村小學。經過對我校二年級287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像這樣的農村小學的學生雖獨生子女較少,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勞動基礎,但是現在的家長大多對孩子十分溺愛,家長每天給整理書包的占59.6%,家長給洗手的占36%,家長給洗腳的占22.3%,家長給穿衣服的占41%,家長給背書包的占62.7%。由此可見,勞動這種人類生存的基本素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在被淡漠,被弱化,被遺忘。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大力加強勞動教育,全面構建實施勞動教育的政策保障體系開展勞動教育情況考核評估和督導。”可見,孩子們的勞動教育問題已經引起黨中央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視。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力求使我們的勞動教育更加具有科學性、實效性,我們對農村小學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勞動教育策略進行了大膽的實踐探索,以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班隊活動、少先隊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等為基本形式,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內外資源,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實現教育主體人人有效參與、相互激勵、共同發展和提高的目標。
一、學科教學滲透勞動品質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沃土,學校利用課堂為主陣地,德育活動積極輔助,有計劃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勞動品質的發展。在學科教學中,挖掘蘊含在學科教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滲透勞動教育,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關注勞動、喜歡勞動、尊重勞動,使勞動教育經常化,形成常態。
在我們學校,每一位老師上課第一件事就是巡視、監督學生做好教室衛生的保持,讓學生尊重勞動,自覺維護值日生的勞動成果。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如《朱德的扁擔》,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育學生要像朱總司令那樣,不因地位的高低而好逸惡勞,要積極參加勞動,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數學課上教學“植樹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同時,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多植樹種花,熱愛勞動。在綜合實踐課中,和學生一起培育大蒜、觀察種子的發芽,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
舉辦有關勞動的黑板報、手抄報比賽,收集勞動故事,通過查資料、問長輩主動獲取勞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形成人人知勞動的良好氛圍,為人人愛勞動打下理論基礎,使之勞動教育人人化。在學校的活動中,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班級手工制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對角整理、大掃除、班級種植等活動,提高勞動教育活動的實效性,使學生熱愛勞動,會勞動,最終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
二、家校協同培養勞動習慣
學生成長除了學校,家庭環境也非常重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身上往往能折射出一個家長的影子。有什么樣的家庭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家長就能培育什么樣的孩子,家庭教育舉足輕重。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常給孩子創設機會,把家中事務分派給孩子,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試著勞動;多教給孩子勞動方法、勞動技能,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多發現孩子優點,給孩子一些鼓勵,讓他在失望中重振精神,享受勞動的過程;給孩子一個要求,讓孩子做事有責任心,講原則,多開展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勞動主題活動……學校結合各種主題活動,如植樹節開展“大手拉小手”,讓家長和孩子共同種下一棵樹、一盆花,既美化環境,又培養勞動技能,還能增進親子關系。世界地球日開展“小手牽大手”,孩子帶著家長一起去社區、村子清掃垃圾,還地球母親一件潔凈的外衣;給清潔工阿姨送去毛巾和水,用實際行動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五一勞動節開展“最美勞動小能手”活動,和家長一起協商,利用假期帶著孩子參加地里的勞動:除草、插秧、施肥……并給孩子拍照存證,讓孩子體會勞動的辛苦,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母親節給家中的勞動擔當——媽媽送祝福,給媽媽捶背、洗腳,讓孩子體會勞動者的光榮,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
三、社會實踐提升勞動修養
學生是社會中的人,勞動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重視和努力。學校和社區、當地政府積極溝通,努力搭建勞動教育的平臺,引導學生走進田間地頭,學習體驗常見蔬菜,花草樹木的種植管理過程;組織學生走進大街小巷,參加諸如撕“牛皮鮮小廣告”,彎彎腰撿垃圾,維修公共設施等社會服務;走進社區,義務打掃街道、庭院、廣場等的清潔衛生。在社會實踐勞動中,同學們接受來自各行各業人們的監督,更多的是得到社會上各色各樣人的認同。同學們在活動中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勞動的意義,形成積極的勞動觀念,從而對各階層的勞動者有更清晰、全面的認識,并積極帶動身邊的朋友、家人,在全社會掀起人人熱愛勞動的活動高潮。同學們體會到勞動的辛苦,明白勞動對社會的意義,從而尊重每一個勞動者,提升自己的勞動修養。
勞動教育論文范例:淺析高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共生
勞動教育必須學校、家庭、社會齊心協力,相互配合,講求實效,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勞動技能,養成人人會勞動,人人愛勞動的品質;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真正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勞動創造美”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制訂《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2] 教育部制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J] .人民教育,2001.9
[3] 朱德全.現代教育理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 楊靜娟.對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評價的再思考[J] .江蘇教育研究,2010.7
[5] 錢冉.走進大課堂,引領學生綜合實踐[M].香港:科學教育出版社,1998
[6] 施良方.家庭教育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8
作者:張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