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2月1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在分析BT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應用優勢的同時,也從法律法規、監理體制、人才培養等幾個方面對其運用過程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對優化BT模式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運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BT模式; 城市基礎設施;政府投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uperiority in using BT model in infrastructure along with an analysis of defects of it from aspec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alent training, a few solutions were given to help optim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BT model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BT; infrastructure; government fund
中圖分類號:F29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基礎設施是為城市的物質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條件的公共設施。隨著我過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讓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為了滿足城市日益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強建設更為完善、快捷、安全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經濟類基礎設施,包括公用事業(電力、管道煤氣、電信、供水、環境衛生設施和排污系統、固定廢棄物的收集和處理系統)、公共工程(大壩灌溉和道路)、其它交通設施(城市交通、海港水運和機場、航空等設施);二是社會類基礎設施,包括文物、教育、醫療、防疫等用十人力開發的物質基礎設施,如學校、文化館、博物館、醫院、檢疫站等。如果從行業來分,經濟類基礎設施和社會類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四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能源設施類基礎設施,包括電、水、氣、熱等設施;二是交通設施類基礎設施,包括公共交通、地鐵、鐵路、公路、電站、港口、機場等;二是通訊設施類基礎設施,包括郵電通信等;四是環保設施類基礎設施,包括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城市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中具有基本承載作用的產業群體,構成國民經濟賴以運行的基礎。
1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運用BT模式的優勢
1.1擴大資金來源,緩解政府的資金壓力。
如果完全采用傳統的建設模式,資金來源僅依靠財政資金的話,在短時間需要籌措龐大的資金,對于政府必定心有余而力不足。BT模式以其突出的融資優勢,將融資難題與建設奉獻轉移給了投資方,并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引入大量的民間資金,同時占據有利市場地位的政府既不需要在建設期內動用資金,又不需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進行管理,為政府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出,有效緩解了政府的資金壓力和基礎設施不足與財政資金短缺的矛盾,使政府規劃建設資金不到位的項目盡早實施,加速實現政府規劃。
1.2 提高項目建設效率和管理水平。
BT項目的投資商為了盡快的收回資金,一般都會在政府的指導下盡快的完成項目的前期工作,以及設計、施工、項目的試運行等過程,以壓縮建設工期,達到盡早回籠資金的目的,因此BT項目的建設效率比傳統的融資方式要高,而且其建設管理的市場化、社會化與專業化水平也較高,提高了管理水平,并幫助政府從瑣碎的事務管理中脫離出來,專心于建設資金的籌措及對項目的宏觀管理中。
1.3提高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
采用BT模式運作的基礎設施項目一般都是較大型的項目,而承建BT項目的企業一般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投融資能力和工程管理實力。對于大型建筑施工企業來說,一旦中標,無疑便證明了企業自身的雄厚實力,無形中增強了企業的品牌競爭力,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社會效益。此外,由政府主導投入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具有良好的信用與完善的政策,是一種投資回收期限短、風險小的新興投資渠道,為企業資本增值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運用BT模式的不足
2.1BT模式運用相關法律法規缺失。
由于BT模式是一種合同式的投融資方式,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采用BT模式也必將涉及投融資、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移交付款等環節的約定, 以及各參與者權利與義務的約定。但是,BT模式運用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導致了合同無章可循,易于發生經濟法律糾紛。 此外,我國的招投法也缺乏對BT項目的約束,各地政府對投資主體的選擇大多較為隨意,繞過了招標程序或招標程序不嚴謹,給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
2.2缺乏完善的監理體制。
BT模式下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多專業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只有建立起健全的監理體制, 才能有效處理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 以保證工程能夠如期保質地竣工并交付使用。 雖然政府也會對投資方進行質量監督,但對建設項目缺乏專業了解,使建設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證,而投資方雖然也會聘請第三方進行監理,但監理企業與投資方屬于合同關系,根本無法保證其公正性。
2.3缺乏與BT模式相適應的人才。
施工企業通過BT模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角色便轉變成為一個過渡時期的項目管理公司。BT模式操作復雜,而一般的施工企業恰恰都缺乏復合型人才,而僅僅聚集了大量的技術與人力資源的管理人才,在合同管理、工程規劃、協調能力、風險意識等方面的能力不足,使其對駕御大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根本力不從心,最終就可能導致管理混亂,讓工程項目的高效推進受到影響。
3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運用BT模式的對策
3.1健全BT模式運用的相關法律法規。
國家相關立法單位應針對BT模式下的融資、建設、監管、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等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抓緊研究BT運作的標準化操作流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使大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運用BT模式能夠有章可循,避免經濟法律糾紛的發生。
3.2完善監理體制。
BT模式的重點在于融資,只有成功的融資才能讓BT項目成功運作。因此,政府應加強對整個項目運行中對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采取有效的控制與監管,以確保BT項目工程的進度與質量。此外,由于我國應盡快改革監理體制,賦予監理企業獨立的監督權力,以適應BT模式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3.3加強與BT模式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與指導。
目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采用BT模式進行市場化運作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而最重要的就是與BT模式相適應的專業人才的缺乏, 導致具體運作時就存在許多無法意識的風險因素。因此,為了讓BT模式得以廣泛應用,政府與企業應通過舉辦講座、出國深造等多種方式培養指導與BT模式相適應的復合型人才,以確保項目從立項,到簽約,再到實施都能夠高效完成。
4 結論
總之,目前日益加速的城市現代化步伐,讓各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而BT模式的引入,無疑將有利于緩解政府的資金壓力, 利于提高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利于提高項目建設效率,是一種多方共贏的投融資建設方式。不過,只有理性面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運用BT模式的不足,并采取健全法律法規與監理體制,加強培養復合型人才等措施,才能真正促進BT模式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的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灝. BT方式在基礎設施項目中的應用研究[J]. 宏觀經濟研究. 2005(2005年第10期): 49-63.
[2] 何壽奎,傅鴻源. BT融資代建制項目組織與運作管理[J]. 經濟師. 2005(7): 228-229.
[3] 費華勇,許學軍. 淺議BT模式在公用基礎設施項目中的應用[J]. 中國市場. 2011(10):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