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7月1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建筑物的結構呈多樣化趨勢發展。為了滿足建筑功能的需求,一些超高、大截面構建與大跨度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施工的過程中,而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因此應運而生。本文在此針對模板支護體系的搭設要求及檢查驗收做了詳細的研究。
關鍵詞:高大模板,支護,安全管理
引言:高大模板支護是指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搭設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5kN/㎡,或集中線荷載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單位應依據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范,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結合工程實際,編制高大模板支護系統的專項施工方案。并經過專家論證方可實施。
一、模板支撐體系的主要搭設方法
1、模板搭設要求
模板搭設時,模板及其支架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保證工程結構和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
(2)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砼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
(3)構造簡單、裝拆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符合砼的澆筑及養護等工藝要求;
(4)模板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
2、支撐體系的選用
一般梁、板模板均采用1830×915×18高強松木模板,此種模板強度高,拆模后砼構件外表光潔,能有效提高梁板構件外觀質量的突出特點。次龍骨采用50×100mm木枋,主龍骨采用Φ48mm壁厚3.5mm鋼管。支撐體系采用扣件式鋼管滿堂腳手架。
豎向結構有墻和柱,其中柱分為圓柱和方柱兩種,方柱模板同梁板模板,加固采用對拉高強螺桿,有防水要求的墻和護壁柱采用對拉止水螺桿。圓柱模板采用定型鋼模。
3、模板的安裝
(1)梁模軸線及標高的控制
梁模軸線控制:梁模板主要由側板、底板、夾木、托木、梁箍、支撐等組成。梁模安裝前,首先把梁的軸線位置用吊錘的方法引測到鋼管上,用紅油漆標示,就可鋪設梁底模,固定好底模后,依次安裝側板、夾木、托木、梁箍、支撐等。
梁模標高控制:要控制好標高,首先必須熟悉各施工流程:滿堂腳手架支設—擱柵—梁底板。由標高控制點用鋼卷尺引測至梁底、板底標高。在底板鋪設前,其滿堂腳手架標高應為梁底標高減去梁底板厚減去擱柵厚,然后放置擱柵,鋪設梁底模。
(2)板標高軸線和標高的控制
板軸線控制:其軸線位置非常的簡單,由于梁已經定位好后,只需用平板與梁板相拼就夠了。
板標高的控制:平板模板安裝時,先在次梁模板的兩側板彈水平線,水平線的標高應為平板底標高減去平板模板厚度減去平板厚度及擱柵高度,然后按水平線釘上托木,托木上口與水平線相齊,再把靠梁模旁的擱柵先擺上,等分擱柵間距,擺中間部分的擱柵扎,最后在擱柵上鋪釘平板。
4、滿堂腳手架構造要求
4.1鋼管立桿頂部應采用可調支托,U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桿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
4.2在立桿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桿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在8~20m時,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大于20m時,在最頂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加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
4.3立桿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4滿堂模板與共享空間模板支架立柱,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6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其寬度宜為4~6m,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º~60º。當建筑層高在8~20m時,除應滿足上述規定外,還應在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之間增加之字斜梁,在有水平剪刀撐的部位,應在每個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當建筑層高超過20m時,在滿足以上規定的基礎上,應將所有之字斜撐全部改為連續式剪刀撐。
二、模板的檢查驗收
(1)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3、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4、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應平整光潔,不得產生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3)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三、高支模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1、搭拆支架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人員定期進行體檢,凡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上支架操作。
2、搭拆支頂架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進行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鋼筋等物件。
3、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結構復雜的模板,裝、拆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措施進行。
4、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固的立足點。支設臨空構筑物模板時,應搭設支架或腳手架。模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在交裝后將洞蓋沒。 5、臨街搭設的支架外側應有防護措施,以防墜物傷人。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物件,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6、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雨、霧天應停止支架的搭設與拆除及支架上的施工作業。下雨后進行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對進行高處作業的高聳建筑物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臺風暴雨后應對支架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立即修理完善。
7、拆除樓板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待拆范圍以外安全地區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
8、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模板拆除后,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距離不得小于l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l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