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2月0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在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速度得以迅速發展,尤其在一線城市,然而,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事故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更對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所以,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套科學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統。
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此文采用了廣義系統的觀點,通過使用定性分析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上,研究建立預防計劃系統、災難和應急計劃系統于一體的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文中還簡要探究了智能監控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中的應用。
關鍵詞:城市規劃論文,期刊征稿,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智能監控系統
1城市軌道安全保障系統研究的必要性
城市軌道交通是特大城市以及發達城市交通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施工周期長,耗費巨大,受環境因素影響大。在城市軌道安全方面的投入逐年遞增。這不僅僅是建設發展的需求,更與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事故有重大關系。
1.1 軌道安全事故分類[1]
在城市軌道交通施工和運營期間常發生的安全事故包括自然事故和人為事故。盡管事故原因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共同點是在空間上有限性、偶然性、潛在性,不易被人提前預知。造成事故后往往損失慘重。
2 國內外對于城市軌道研究的狀況[2]
20世紀50年代之前關于城市軌道的研究處于基礎階段,沒有對城市軌道安全系統進行研究。步入50年代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后,交通管理逐漸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基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逐漸實現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性。
3 研究的主要內容
3.1 預防計劃系統設計
為了有效的、有針對性的預防損失,降低軌道事故的概率,我們必須設計一套預防計劃系統。此系統包括三種措施,即組織措施、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
3.2 城市軌道交通監控系統設計
建立一種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運輸系統和智能監控系統的設計構想,通過定性和定量研究該智能監控系統的技術、特征和邏輯框架。
3.3 災難計劃設計
為軌道乘客提供明確的逃跑路線,使其在遇到事故后能及時逃離事故現場,以此降低經濟損失和傷亡事故。
4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
通過對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研究領域的動態分析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再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研究方法通常包含以下四種:
、傧到y工程法②宏觀與微觀法③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④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理論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相結合
5 城市智能運輸系統[3]
5.1 城市智能運輸系統構想的提出
為適應我國的迅速發展,以及滿足道路運行的能力考慮,我國必須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的研究,而體現軌道運輸的關鍵技術在于智能化;阼F路智能運輸系統體系的研究成果,為實現城市軌道運輸系統三高目標,即“高品質、高安全、高效率”,該智能系統應由(1)智能化用戶導航系統即GPS系統;(2)綜合運輸系統;(3)智能化運輸資源管理系統;(4)智能化城市軌道運營管理系統;(5)智能化行車控制與調度系統;(6)智能化綜合監控系統這六大系統構成。其中,綜合監控系統是基礎,是為其他系統提供數據、信息的統一平臺,是城市軌道智能運輸系統的前提和基礎(2)。
5.2 綜合監控系統
綜合監控系統實質上是城市軌道交通實現自動化且采用統一的計算機軟硬件平臺。中央綜合監控系統、MBN(骨干網)、車站綜合監控系統和FEP(前置接口)共同組成了綜合監控系統。通過綜合監控系統就可以實現軌道交通全程的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綜合監控系統結構示意圖見圖1。
5.3 綜合監控系統的特點[4]
a、采用統一平臺,大大降低了運營維護量。
b、調度操作與地理位置無關。
c、是一個開放式系統,擴展性好。
d、子系統眾多,接口復雜,數據量大、技術要求高,需要一套先進的成熟的軟件平臺,從而保證軌道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
6 城市軌道交通監控系統的發展趨勢
6.1 集成化
從子系統的個數和集成的層次兩方面可以評價綜合監控系統的集成深度。當前,集成化的綜合監控系統已經成為發展趨勢,是我們解決軌道安全的必然選擇,是我們建設高度指揮系統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目標之一。
6.2 網絡化
一般情況下,為了實現點、線、網的有效結合,城市軌道交通路網綜合監控系統使用分層管理、分級控制模式。在我國的上海、北京、廣州都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的綜合監控系統的網絡化。
6.3 綜合監控系統的國產化
在十一五規劃的帶動下,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實現國產化取得了一定的業績,比如,BAS/、電動扶梯、給水系統,此外,供電系統和通信系統國產化達到了78%以上。然而,SIG和AFC國產化較低。實現國產化不僅可以降低軌道建設投資還有利于產品升級,實現運行的可靠性,從而實現降低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事故。
結語:
此文在深度探究了我國及國外的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現狀和頻發的事故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使用系統的理念構建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的理念,進而,從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性、可靠性出發,提出了建立計劃預防系統、災難計劃系統以及綜合監控系統等新的理念。我堅信,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加緊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的研究,我們定能將軌道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從而使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得以保護、國家的經濟得以保護。
參考文獻:
[1].張慶華、朱合華、莊榮 地鐵與輕軌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2].徐剛、吳立 隧道安全事故分析與安全施工措施探討 安全與環境工程 2011年第3期.
[3]賈利民、李平等 鐵路智能運輸系統體系框架研究報告 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