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2月2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天津濱海新區緊依津京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濱海新區應該緊跟國家的政策,借助改革開放的機遇,加快旅游業的發展,最終實現區域知名度,美譽度的全面提升,推動區域經濟的大騰飛。
關鍵詞:旅游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投稿,天津,旅游發展,分析
天津濱海新區緊依津京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濱海新區應該緊跟國家的政策,借助改革開放的機遇,加快旅游業的發展,最終實現區域知名度,美譽度的全面提升,推動區域經濟的大騰飛。
1天津市濱海新區旅游業SWOT分析
1.1 優勢
1.1.1暢達的區位交通
濱海新區地處環渤海工業經濟圈的中心,腹地遼闊,距離首都北京最近,客源市場穩定而龐大,是我國聯系南北,溝通東西的一個結合部和重要樞紐。在區位交通的方面,濱海新區已經形成了海陸空縱向囊括的立體交通網絡。陸路方面有津京城際鐵路、津濱輕軌,新建成的西站也將擁有更大的載客量,空運有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海路依托國內、國際班輪航線。這些便利的交通將濱海新區與外界便捷的連在一起。
1.1.2豐富的旅游資源
濱海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旅游資源,較好的工農旅游資源以及津味濃郁的人文旅游資源。
濱海新區擁有580萬平方公里的鹽川,其制鹽業擁有100多年的歷史,可以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鹽文化中心。而且天津濱海新區在海洋石油開采,葡萄酒釀造,航空母艦制造,現代化汽車生產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成熟的工業旅游項目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基礎。濱海新區具有平坦的海灘,豐富的魚類資源和廣闊的灘涂濕地資源,濕地,河湖和溫泉的水體資源豐富,極其適合建造大型海濱休閑獨家設施,垂釣與海水養殖觀光旅游場所和國家濕地公園。天津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的城市,擁有極具愛國主義特色的大沽口炮臺遺址公園,北洋水師大沽船塢紀念館,傳承百年的漢沽飛擦表演和國際馳名的漢沽版畫,有利于發展具有津味傳統文化特色的休閑觀光旅游業。
此外,濱海新區還有這豐富的潛在旅游資源,包括開發水上運動和水上娛樂項目,建設大型旅游度假設施,發展溫泉醫療,海洋觀光、養殖、垂釣等旅游項目。
1.1.3具有快速發展的產業基礎
據資料顯示,1993年濱海新區引進外資112億元,2007年達到2364億元,,年遞增率達20.6%。1993年濱海新區的工業總產值僅為213億元,2011年達到2萬億元,增長近100倍。1993年,濱海新區的外貿出口僅為5億美元,2011達到445.2美元,增長達89倍。濱海新區作為環渤海經濟區的龍頭,2010年,GDP(5030.11億元)已經超過浦東,成為僅此于深圳的第二極。逐步完善的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升級的市政公共設施和環境,為濱海新區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2.2 劣勢
1.2.1高知名度的旅游景點匱乏
雖然近幾年濱海新區的旅游業發展迅速,但不管是從旅游資源的知名度、品牌度,還是壟斷度上來說,濱海新區缺乏具有轟動效應和具有巨大旅游吸引力的景區景點,也沒有罕見的,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展品,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也遠遠比不上青島、大連等經營多年的老牌濱海旅游城市。與這些老牌沿海旅游城市相比,雖然天津濱海新區的旅游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也具有景點散,起點低,缺乏規模效應等問題和缺陷,市場競爭能力也不明晰,這些缺點可能會影響到國內旅游開發商的對于濱海新區投資的信心和對新區旅游資源項目的開發。
12.2.2缺乏統一的旅游管理機構
雖然目前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等行政區都有負責旅游產業的管理機構,但幾乎都是平行機構,各個機構各自為政,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負責整個新區旅游業規劃開發的機構,而且各區旅行機構也沒能對該區域旅游企業和旅行開發起到有效的引導規范作用,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濱海新區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整合各區域內的資源,捋順各區間的關系,是新區旅游業發展的關鍵。
1.3 威脅
1.3.1區域間的競爭為濱海新區的發展帶來挑戰
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各區域之間的競爭也會變的越來越激烈。新區憑借政策優勢在京津冀黃渤海區域中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并不具備絕對優勢條件。就濱海旅游方面,廣州,上海,青島,煙臺,大連威海等老牌濱海城市旅游業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新區起步較晚,在這方面難以趕超;濱海新區的旅游資源并不具備獨特性、唯一性的特點。濱海新區也面臨著周邊省市的競爭,如河北、山東、東北、北京等地區。綜上所述,濱海新區在輻射效應的發揮和區域旅游核心地位的確立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3.3濱海新區工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影響旅游業的發展
由于濱海新區是一個以第二產業為主要推動力量的工業化城區和港口,油田開發,船舶運輸、海產品養殖與捕撈等活動對濱海新區造成了污染。。局資料顯示,由于水體的自凈能力有限和污染沒能得到有效治理等原因,入境水體水質未能達到地面水V類標準,除薊運河防潮閘入海口達標外,其余斷面都未達到標準要求。濱海新區海水污染也較為嚴重,海域污染不斷加重。。水體污染不僅影響景區的自然景觀,也污染土壤,很多地區土地使用受污染河水灌溉,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而濱海新區現有的環境監測站水平、因子和布局都不能滿足濱海新區發展的需求。這些不僅影響濱海新區旅游業的景觀質量,也阻礙濱海新區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1.4 機會
1.4.1國家規劃及政策支持
2006年5月26日,國家頒布了《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此政策把濱海新區納入了國家總體戰略布局,濱海新區獲批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這是濱海新區建成以來獲得的最大扶持政策,是濱海新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新區戰略地位的建立,為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創造了優秀的外部條件和發展機會,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也會吸引更多的旅游投資者,這就為開發創造具有國際知名度和高影響力的旅游產品創造了條件。我國“十一五”旅游發展規劃把京津冀目標定位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京津冀一體化政策和積極發展環渤海旅游合作政策,為濱海新區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加寬廣的市場空間。這些政策是濱海新區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1.4.2工業旅游的興起
2011年,新區已經形成從東到西“海港”、“泰達”、“空港”的成熟工業旅游路線,其中金威啤酒、海鷗手表、伊利乳業、北疆電廠、中新藥業、北疆電廠、康師傅印象館、應大皮衣、夢莊園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天津海出海觀光10個工業旅游景點已經成為成熟的工業旅游目的地。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定位,濱海新區推出了特色工業之旅。如中線“永正制衣——奧的斯——康師傅印象光——中新藥業”企業參觀路線;東線“天津港博物館——東疆金沙灘——郵輪母港——出海觀光”港口與工業景點結合的路線。天津濱海新區在工業旅游方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2 天津市濱海新區未來發展思路與戰略
2.2發展原則
2.2.1 加強合作、互惠共利
最大化發揮天津濱海新區的有利因素和優勢特色,增強外資的利用水平,努力爭取與國內外知名旅游城市和大型旅游集團合作和開發建設,不斷加強對外的溝通和交流。最終實現互惠共利,合作發展的局面。
2.2.2突出優勢、打造品牌
利用各區的優勢特色和濱海新區的發展規劃,將塘沽區建成濱海新區的中心商務區,漢沽區將建成休閑為主的濱海旅游度假區,東疆港則要建成中國北方最大的游輪海港。根據各區不同的區位優勢,因地制宜,作出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
2.2.3借助政策,聯動創新
緊抓國家政策支持的良機,政企聯手、區域聯盟、加大宣傳,努力提升天津濱海新區的形象和吸引力。借助國內外各種會議、論壇、比賽在濱海新區舉辦的機會,倡導優質服務,完善各種配套服務設施,打造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2.3 發展戰略
2.2.1 堅持科學發展觀領導發展濱海新區旅游業
科學發展觀就是要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和已于自然的和諧發展、統籌對外開放和國內發展,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領導濱海新區旅游業發展,就要提高水域、土地等所有與旅游業相關的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和資源,創新工業旅游,把濱海新區旅游業的發展納入到濱海新區循環經濟體系中去。創建環境友好型的濱海新區。
2.2.2構建城市旅游項目體系框架
根據濱海新區各旅游景點的優勢和特色,可把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為生態宜居型國際港口城市、休閑濱海,樹立現代濱海城市風貌,以東疆港、塘沽區為核心項目;城市特色旅游定位為游輪旅游、海濱特色旅游、工業旅游等,其核心項目包括津海灣、濱海航母主題公園、潮音寺、郵輪母港、北塘休閑漁港等;城市環城游憩帶主要是濕地、湖泊、溫泉休閑度假為主,以東麗湖旅游區、北大港水庫官港森林公園、塘沽海森林公園為核心項目;城市游憩商業區定位為現代服務區和商務商業區,以響螺灣商務區、塘沽新洋貨市場、于家堡金融商務區、濱海國際會展中心為其核心項目;旅游產業集群主要是旅游服務、工業觀光。海濱休閑等,其核心項目主要有中新生態城現代服務業集群、濱海新區CHD、工業觀光旅游產業集群等。構建濱海新區特有的旅游項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