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0月2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農林刊物嚴控煙草病毒病的發生推薦刊物:《農村新技術》,《農村新技術》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主管,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主辦,報道種植、養殖等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術,傳遞農村新的政策法規及市場信息,為“三農”服務,與農家交心,幫農家致富,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為早日實現小康社會作奉獻。
摘要:本文介紹了煙草病毒病的發病癥狀、侵染循環特點,分析了其發病因素,總結了其防治技術,以期為煙草病毒病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林刊物,煙草病毒病,發生特點,防治技術
黃煙是韶關市的重要經濟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逾2萬hm2,主要集中在南雄、樂昌、始興等縣,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煙草病毒病俗稱煙草花葉病,多年來是韶關市煙草生產上分布較廣、發生較為普遍、危害較重的一大類病害[1]。煙草感染病毒后,減產幅度可達20%~60%,還嚴重影響煙葉的內在品質,上等煙比例減小,品質變劣,使煙農收入和財政收入大大減少。近年來,通過開展病毒病的發生規律研究和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較好的增產增收效果,F將其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發病癥狀
一是煙草普通花葉病毒病。煙株感病后,表現為整株系統癥狀。在高溫強光條件下,5~7 d內就表現癥狀。幼苗感病后,先在新葉上發生“明脈”,葉脈組織變淺綠色,對光看呈半透明狀。后蔓延至整個葉片,形成黃綠相間的斑駁。幾天后,葉片局部組織葉綠素褪色,形成濃綠和淺綠相間的“花葉”癥狀。早期發病煙株節間縮短、植株矮化、生長緩慢。接近成熟的植株感病,只在頂葉及杈葉上表現“花葉”,有時有1~3個頂部葉片不表現花葉,但出現壞死大斑塊,稱“花葉灼斑”,植株中下部葉片常有1~2片葉沿葉脈產生“閃電”狀壞死紋。二是煙草黃瓜花葉病毒病。此病發病流行速度極快,來勢迅猛,常在移栽后團棵期發生,造成煙株生長發育停滯,嚴重減產。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苗床期感染,移栽后開始發病,旺長期為發病高峰。發病初期表現“明脈”癥狀,后逐漸在新葉上表現“花葉”,病葉變窄,伸直呈拉緊狀,葉表面茸毛稀少,失去光澤。有的病葉粗糙如革質、發脆,葉基部常伸長,兩側葉肉組織變窄變薄,葉尖細長,有些病葉邊緣向上翻卷。病株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化,遇干旱或強光曝曬,極易引起“花葉灼斑”癥狀。
2侵染循環特點
煙草普通花葉病一般在茄科作物(番茄、辣椒等)及雜草上越冬,成為主要毒源。田間感病的煙株是大田再侵染的毒源。此病主要靠植株之間的接觸及農事操作時手、衣服、工具等與煙株的接觸傳毒。黃瓜花葉病毒一般侵染煙草種子、雜草種子,并隨種子越冬,也能侵染多年生植物和雜草,并隨這些寄主在田間越冬(如蔬菜、多年生樹木及農田雜草)。帶毒種子及田間寄主和雜草是主要侵染來源。在自然條件下主要由蚜蟲傳播,此外,病害的擴散和加重也和農事操作等機械傳染有重要關系[2]。
3發病因素
煙草病毒病的流行及其強度,主要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關鍵是氣候條件。據觀察,吹干風、驟冷驟熱、久雨后曝晴、久晴后突然連續低溫陰雨等不良氣候的出現會導致發病流行速度極快,發病急劇加重。吹干風天氣促使煙田早晚無露水,煙田水分喪失快,使葉片相互摩擦,造成病毒傳染。驟冷驟熱和連續低溫陰雨天氣使煙株生理機能受到干擾,導致抗病能力相應降低。移栽時,煙農往往不注意,將病苗栽入大田后,長勢很弱,葉色黃綠,植株矮小,葉片小而薄,側芽大部畸形,在煙田管理中,病毒傳到健株上,使煙株發病。連年種植煙田和與茄科作物、蔬菜混種煙田,田間病毒源豐富,使病毒病發生重。病毒病的發病輕重和早遲與蚜蟲發生程度和發生時期有著密切的關系。
4防治技術
由于煙草病毒病的病毒種類多,且多為混雜侵染,傳播途徑廣,因此對煙草花葉病毒病的防治,需嚴格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搞好農業、化學等綜防措施。實行水旱2年輪作,不種重年田煙,不與茄科作物和蔬菜混作[3]。選用抗病品種,既能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又有利于抗病品種推廣。加強苗床管理,培育無病壯苗。苗床要盡可能遠離菜地、烤房、晾棚等場所,床土及肥料不可混入病株殘屑,清除苗床附近雜草。嚴格無毒操作規程,操作時要用肥皂水洗手,嚴禁吸煙,盡力減少操作工具、手、衣服與煙株接觸。及時間苗、定苗,合理施肥澆水、有效地控溫控濕。適當提早播種、盡早移栽。地膜覆蓋、主攻頭煙、不留或少留二茬煙。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提高煙株抗病力。結合整地增施有機肥料、磷鉀肥、微肥和生物菌肥,注意及時追肥、培土、澆水,使煙株盡快通過團棵、旺長這2個最易感病的階段。打頂抹杈要在雨露干后進行,并注意病株打頂、抹杈要最后進行。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防病首先要治蚜,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4]。防治上可使用銀灰色地膜避蚜和藥劑防治。栽煙前應把附近茄科作物及雜草上的蚜蟲噴藥殺滅,避免有翅蚜遷飛傳毒。栽煙后40 d內采用黃皿器誘蚜預測,在皿中發現有翅蚜時,田間可立即噴藥防治。
5參考文獻
[1] 童雪霞.煙草病毒病的發生與防治措施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22):160-161.
[2] 丁識伯,禹海鑫,楊建新,等.黃淮煙區有翅蚜發生動態與病毒病流行的關系[J].河南農業科學,2010(1):63-67.
[3] 馬國勝,何博如.煙草病毒病的發生與防治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2005(4):42-46.
[4] 陳德鑫,王鳳龍,李多川,等.山東煙草病毒病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中國煙草科學,2007,28(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