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1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國家級教育論文發表淺析校長必備的心理素質 推薦本站優秀期刊:《心理醫生》,《心理醫生》雜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國家衛生部指導,海南省衛生廳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醫藥衛生 綜合類國家級雜志。1995年創刊,主辦單位前身為海南省醫學會,為適應市場需求,規范專業期刊的行業化管理,于2011年改為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屬中華中醫藥學會系列期刊,現為半月刊。
摘要:校長是一所學校的行政負責人,肩負著領導和管理好學餃的重任。作為校長,除了應該有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大公無私、實事求是、聯系群眾的政治品質和懂得教育教學規律,長于學校管理的專業知識外,筆者以為,還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國家級教育論文發表,校長,心理素質
一、創造力
一所學校有沒有生氣,學校工作能否在原有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與校長有沒有創造力密切相關。學校工作要適應新世紀需要,必須要適應“三個面向”。要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成為有創造精神的開拓型適用人才,必然要求校長自己是一個創造型的領導者,必須充滿永不知足的開拓進取精神和銳意改革的創造活力。凡有創新意識,有創造力的校長,都能根據客觀實際“審時度勢”,不滿足于現狀,不拘于舊制,不吃老本,大膽改革,積極探索.銳意進取。然而,有的校長卻不敢越雷池半步,人云亦云,循規蹈矩,滿足于辛辛苦苦,忙忙碌碌,這樣的校長,在學校工作上恐難有重大突破和建樹。創造力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特征,它包括預見事物發展趨勢、見微知著的洞察力;觸類旁通的想象力;當機立斷的決策力和善于計劃、富有鼓動性的表達力等等。校長的創造力來自何處?首先來自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能夠深入實際,集中群眾智慧,廣開言路,從善如流。因此,校長要善于學習,博采眾長,對教育學、心理學、學校管理學、控制論、信息論等各方面知識廣為涉獵,有豐富的知識面,能不斷總結置驗,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二、判斷力
當代管理科學認為:一個完整的管理過程,應該有決策、執行、監督,反饋和總結等幾部分組成。如此循環往復,螺旋上升,使管理工作不斷臻于科學化和規范化。作為學校行政主要債責人的校長.經常要作出決定和或者說決策。這些決定、決策是否正確是同他對事物所作的判斷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攸關的。判斷失當必然會導致決策上的錯誤,從而給工作帶來損失。因此,具備敏銳、準確的判斷力對校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判斷力強的校長不受片面追求升學率思潮的干擾,堅決掘棄抓智育、沖德育、放體育的錯誤做法,自覺按教育規律辦事,指揮若定。因為他們能夠作出這樣的正確判斷:只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變升學教育為素質教育,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否則,只能是摧殘人才。同時,他們又能知人善任,對教工長善救失,用其所長,使學校充滿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因為他們能深入教學第一線,對教職工情況了如指掌,在對教職工的認識,評價和使用上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他們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干部職工的主觀能動作用。
大千世界變化多端,客觀事物紛繁復雜,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作出正確的判斷,要求校長必須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刻苦鉆研教育理論,懂得大局。另一方面,必須“沉”到教學第一線去和教職工交朋友,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才能遇事有主見,能有所為,有所不為,決策也才能正確。否則,對情況若暗若明,似是而非,不是胸無主見,當斷不斷,就是閉目塞聽,主觀武斷,貽誤學校工作。
三、持久力
學校是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其培養的是活生生的人,它的特點是周期長,影響學生成長的各種因素也比較復雜。一個教學設想的驗證,一種教學方法的改革,不能企求畢其功于一役,奢望化朝夕之功立見成效。因此,校長領導管理學校必須有科學的態度和鍥而不舍、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如果沒有信念執著的追求和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持久力,很難想象能夠取得卓著的成績。
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方興未艾,作為校長一方面思想要積極,看準一點,就改革一點,不能坐失良機,貽誤戰機;另一方面,也應看到,不論何種改革實驗,都必須到實踐中去探索,去接受檢驗。其間可能有挫折,會有風險,甚至在實踐過程中還可能會招致閑言閑語,會有坎坷曲折。一個校長,如果沒有持久力,沒有“英雄無悔”的堅強毅力和獻身精神,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和實現這一目標的堅定意向和持久努力,要想取得預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四、自制力和忍受力
校長治校,在對人、事、財、物的管理上,首先是對人的管理,對教職工來說,校長不僅是領導,而且是同志和朋友。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有句名言“正己而后可能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作為校長,只有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才能贏得廣大教工的尊敬,才有威信。一個學校要有良好的校風、嚴謹的教風和踏實的學風,要求校長治校要嚴,而嚴,決不意味著臉孔鐵板或對教工動輒嚴詞訓斥。真正的嚴是嚴在原則上,嚴在規章制度上,嚴在教育思想上,而不是嚴在態度上。當然,校長的工作對象有教師、有職工、有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們稟賦一,性格各異。校長只要能尊重群眾,赤誠相見,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是融洽的。但是有時由于工作不夠深入,或因產生誤會曲折,或因對方情緒激動,難免產生令人不愉快的場面。面對這令人難堪的偶發事件,校長要自覺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宰相肚里能撐船”表現出高度的自制力,讓理智戰勝感情,事實證明,遇事冷靜、沉著,置身于“火藥味”中而絕不放繃自己的感情,用“冷處理”的方法,用推心置腹、促膝相談的方法來消除隔閡,解決矛盾,其效果比起簡單粗暴的嚴詞訓斥來不知要好多少倍。
校長的恢宏大度、胸懷寬廣,還表現在忍受力上。忍受力,也可以說是耐壓力。在工作中,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常常是見仁見智,見解不一。有時校長的看法可能會失之片面.這就要求校長應該發揚民主作風,虛心聽取意見,擇善而從,而不固執己見,但有時校長的決策是正確的,但不被大家所理解,甚至還會聽到一些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有忍受力的校長應當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曉之利害,動之以情,以理服人。一個校長如果能大膽創新,果斷決策,嚴于律己,胸懷坦白,持之以恒,能夠做到心明、眼亮、肩膀硬、肚量大、步伐穩,那么,相信該校的各項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層樓,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