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2月0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商品混凝土雜志輸水隧洞灌漿和混凝土的缺點 給大家介紹本站高品質期刊:《商品混凝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摘要:混凝土缺陷是水工建筑物經常發生的事,灌漿技術是水利工程中基礎處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大壩壩基防滲、岸坡處理及輸水隧洞圍巖處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輸水隧洞灌漿與混凝土缺陷處理的方法應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達到預期效果,滿足建筑物的安全穩定與防滲要求。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雜志,滲漏,裂縫,灌漿,缺陷
引言
隧洞灌漿主要是指用于水工隧洞、豎井、斜井和其它地下洞室的圍巖或混凝土(鋼襯)支護結構加固、防滲的灌漿工程,較多使用的有回填灌漿、圍巖固結灌漿和接觸灌漿。此外還有在隧洞掘進過程中遇地下水豐富的地層或十分破碎的地層時,用于阻水和臨時支護的超前注漿;用于加強結構、改善受力狀態的預應力灌漿等。在隧洞中還可能進行其它用途的灌漿,如帷幕灌漿、深層巖體固結灌漿等,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模板固定不牢、模板拼接不嚴,模板安裝不規范、模板因欠修欠保養,造成面板凹凸變形,混凝土振搗不足、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混凝土缺陷。
一、混凝土缺陷在輸水隧洞工程中的表現形式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由于體積龐大、施工周期長、結構及運行條件復雜等特點,使其在施工及運行過程中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缺陷,如裂縫、滲漏、沖磨破壞等。對于輸水隧洞洞壁有裂縫滲水,表現為局部潮濕或間斷性滴水;砼襯砌伸縮縫處滲漏滴水及洞底板有涌水等現象。輸水隧洞所產生缺陷的概率是很高的,幾乎每一座輸水隧洞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種或幾種缺陷,而且隨著一大批輸水隧洞的老齡化,缺陷問題也日益突出。對缺陷的處理過去都停留在一些傳統的施工工藝及材料上,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有效地處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使輸水隧洞工程正常地發揮其效益,消除隱患是水利科研人員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開展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處理水工混凝土缺陷的應用與研究,在輸水隧洞工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輸水隧洞灌漿與混凝土缺陷的關系
混凝土材料以其抗壓強度高、耐火性好、使用靈活,施工方便等優點成為當今世界用途最廣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在建設事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混凝土是一種多相非均質的脆性材料,其抗拉強度低、韌性差、在外荷載(如靜、動荷載)、結構次應力、變形變化(溫度、收縮、不均勻沉陷)等作用下很容易產生裂縫。水工混凝士建筑物出現裂縫后,不但有損外觀,而且有的裂縫降低了結構的整體剛度、耐久性和防滲能力、影響其使用功能。對于輸水隧洞產生裂縫后,都會進行混凝土缺陷修補,針對混凝土裂縫的不同成因、是否貫通和危害程度不同等因素,采用的裂縫處理方法也不同,常用方法有表層處理、封填柔性材料、灌漿處理等。而對輸水隧洞,常常除一般的強度要求外,還要有一定的防滲性,貫通性裂縫不僅會引起輸水隧洞滲漏水,而且長期滲漏水的存在還會引發構筑物的變形和破壞。因而輸水隧洞裂縫常用灌漿處理進行防滲堵漏和補強,以確保結構物的防滲和安全。而裂縫處理所采用的處理方法、選用的灌漿材料、灌漿工藝手段、設備等是修復工程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因素。另外,對于輸水隧洞巖石比較破碎,巖石存在較大裂隙、漏水通道等情況下也需要用灌漿的方法來解決。
三、輸水隧洞灌漿與混凝土缺陷處理方法
(一)裂縫滲水的處理方法
對于縫寬<2mm的裂縫,在裂縫表面采用Pcs-3柔性抗沖磨涂料進行表面封堵處理。
對于縫寬2mm<4mm的裂縫,采用鑿槽、嵌填GBW遇水膨脹橡膠條,用柔性聚合物水泥砂漿回填。
對于縫寬>4mm的裂縫。采用開槽嵌填柔性止水密封材料,用聚合物水泥砂漿表面覆蓋,內部進行化學灌漿處理。化學灌漿作為混凝土內部的第一道防水.可沿裂縫開鑿深約4cm的u形槽,槽內嵌填柔性防水密封材料,灌漿孔一般采用斜孔布置。嵌填材料采用GB柔性止水密封條作為第二道防水,為保護嵌縫材料。在距槽口表面約3cm的槽內用聚合物水泥砂漿覆蓋。最后在表面涂刷lcm厚的PCS柔性防水涂料作為第三道防水。
(二)伸縮縫滲水的處理方法
伸縮縫滲水處理方法是沿縫鑿寬30cm,深15cm的矩形槽,將鑿開并清洗干凈的砼表面涂刷聚合物粘接劑,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抹平槽底面,如果滲水,先用堵漏粉進行堵漏,如果有局部射水點,需要打排水孔,并安裝臨時排水管。安裝三元乙丙板復合CB的止水帶,并用不銹鋼壓板條及膨脹螺栓固定止水帶,涂砂漿界面劑,回填配好的聚合物水泥砂漿,將聚合物水泥砂漿沿中部切縫,以適應結構縫的自由變形,表面抹平,表面涂刷加強型PCS柔性防水涂料。
(三)冒水情況的處理方法
此種情況多發生在巖溶地區和混凝土中有特大缺陷的地方。應針對出水點,根據出水量的大小,首先在涌水處四周砼上進行鑿毛處理,用快凝水泥封堵漏水處并同時埋設一段適當直徑的注漿管和導水管,將水集中引到導水管中導出,再將周圍可能冒水冒漿的巖縫和孔洞封堵好,然后從注漿管中進行反壓灌漿,反壓灌漿的壓力為P=PI+P2,其中,P1為孔口管關閉后的水穩定壓力,P2為正常情況下的灌漿壓力。或待封堵砼達到一定強度后,沿注漿管進行化學灌漿,待導水管流出濃漿后將其堵塞。再在四周鉆孔進行補強化灌。
(四)裂隙巖層中灌漿處理方法
在一般的裂隙巖層中灌漿,多數情況可在1—3h之內結束灌漿,當出現吸漿量大,灌漿難以結束時,應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一般按以下原則進行處理:
1.降壓。用低壓甚至用自流式灌漿,待漿液逐漸充滿裂隙,水泥達到初凝時間后再逐漸提高壓力.按漿液變換原則進行常規灌漿。
2.間歇灌漿。在灌注一定數量水泥或灌注一定時間后,停止灌漿一段時間。每次間歇之前,水泥灌漿量或灌漿時間根據地質情況、灌漿目的確定。間歇時同通常為2—8h。
3.濃漿灌注。當某級漿液的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30min,而壓力和注入事均無改變或改變不明顯時,應改濃一級水灰比,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加濃。
4.加速凝劑。在濃度最大的漿液(一般為0.5:1)中摻入水泥用量的3%一5%水玻璃、氯化鈣速凝劑。
5.灌注水泥砂漿。根據灌注情況,也可選用水泥漿液中摻質地堅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摻砂量不宜大于水泥重量的200%,砂的粒徑不大于2.5mm,細度模數不大于2.0,S03含量小于l%,含泥量不大于3%,有機物含量不大于3%。
以上各種漿液中加入摻合料和外加劑的種類及數量都要通過現場試驗進行確定,達到設計壓力下結束灌漿。
結束語
上述灌漿與缺陷處理方法各有優缺點,吸漿量情況的處理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施工快捷等優點,但有時可能因漿液擴散過遠造成漿液浪費。但體現了保證處理效果又可節約材料、減少投資的目的,滿足工程運用和設計要求。總之,灌漿與缺陷處理應參考同類工程的實踐和灌漿試驗成果進行。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采取一種或多種措施進行處理,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釗編著.大壩基巖灌漿.[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黃國興.陳改新.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補技術及應用[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