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0月29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今天SCI已經成為學校排名,科研項目評審,科研申報,科研人員評獎的重要標準,而在生命科學,數學,物理,計算機等領域也有眾多的SCI刊物,這些領域科研人員評比也是看重sci發文數量,期刊影響因子排名等指標,今天在這里分享生命科學領域sci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第一階梯、CNS (cell, nature, science)—科學界的三大金剛
CNS是科學界的頂級期刊,尤其是在生命科學領域,對CNS的推崇更甚。
Science屬于權威的綜合性期刊,影響因子為47.72,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發表領域包括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考古,天文,生態等,其中以生命科學領域刊登的文章比重最大。Science發表周期比較快,如果被接收,不需要反復嚴格排版即上線。
Nature也屬于綜合性期刊,影響因子為49.962,發表的題材包括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形式,研究領域涉及到生命科學、物理,天文學和化學內容,其中,生命科學領域的文章占比重約一半以上。Nature發表周期較長,基本上讀者看到的發表的文章都是前一年投的稿。
Cell屬于生命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影響因子為41.584,一向以嚴謹著稱,有一個非常強的編委團,文章的最終接受率大概10-12%左右,好處是Cell的審稿周期很快,大概在一個半月作用。
第二階梯、影響因子稍低的生命科學sci刊物
1、《TRENDS IN NEUROSCIENCES》期刊影響因子:19.972
神經科學趨勢(TIN)一直是神經科學所有學科中鼓舞人心的評論和評論的重要來源。該雜志傳播了令人興奮的大腦研究進展,為全球神經科學界發聲,并強調了神經科學研究對醫學和社會的貢獻。
2、《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影響因子:15.126
自1896年成立以來,《實驗醫學雜志》(JEM)的目標一直是發表醫學生物學方面的杰出和持久研究。在許多領先的出版集團正在建立專題期刊之際,我們認為,通過提供一個獨特的場所來發表整合發病學領域學科的研究,補充這一方法至關重要。
3、《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 OGY》期刊影響因子:8.792
當前的免疫學觀點旨在激發科學基礎、跨學科、多尺度的辯論和思想交流。它包含精練、簡潔和及時的評論和意見,特別強調過去兩年發表的文章。除了描述最近的趨勢外,鼓勵作者對討論的主題發表主觀意見。
4、《PROGRESS IN BIOPHYSICS&MOLECULAR BIOLOGY》期刊影響因子:5.379
生物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進展是一本國際性評論期刊,自1950年推出以來,涵蓋了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之間的領域。它向物理學家指出了生物學和醫學中有待關注的各種各樣的未解決問題。
5、《QUARTERLY REVIEWS OF BIOPHYSICS》期刊影響因子:5.211
生物物理季度評論涵蓋實驗和計算生物物理領域。實驗生物物理學跨越不同的物理測量,如光學顯微鏡、超分辨率成像、電子顯微鏡、X射線和中子衍射、光譜學、量熱法、熱力學及其綜合用途。計算生物物理學包括理論、模擬、生物信息學和系統分析。這些生物物理方法用于發現從細胞、細胞器、膜、蛋白質-核酸復合物、分子機器到分子的各種復雜生物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生理學。
第三階梯、醫學界的“四大神刊”—《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
在醫學界一直流傳著“四大神刊”的傳說,一是因為影響因子適中,科研單位認可;二是這些期刊每年發文量大,又對創新性沒有過高的要求,發表相對容易。
《Oncotarget》在2018年已經被SCI剔除,已經走下了神壇,在此不多做介紹。
《Medcine》的影響因子為2.023,研究領域涉及到醫藥科學方向,包括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神經發育、遺傳、代謝相關疾病等各類疾病藥物,投稿周期3-5個月作用。
《Scientific Reports》為Natrure出版集團旗下的綜合性科學期刊,對文章創新性沒有過高要求,但要求一定要數據嚴謹,影響因子在4.12,投稿周期快則兩周,慢則一年不等。
《Plos One》,屬于3區的綜合性期刊,影響因子為2.77,審稿周期在2-3個月。
上述就是生命科學領域sci期刊影響因子排名,也是醫學界比較受重視的刊物,無論是求職,升職加薪,研究生畢業、博士生畢業都可以選擇相關的期刊,而且發表有一定的難度,建議各位科研學者盡早的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