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3月05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sci初審顯示reject and encourage to resubmit是什么意思?這個結果比直接拒稿要好一些,這代表著你的投稿論文雖然被拒絕,但只是因為內容不適合它所提交的期刊。但是,期刊編輯感覺你投稿論文的內容還是不錯,這家期刊編輯已經幫你找到了一個他們認為合適的替代性投稿期刊,幫助你去重新投稿。
reject & resubmit和major revision是否有區別?
在某些學科領域拒稿重投和大修是一碼事,只是叫法不同。也有期刊認為reject and resubmit稿件被接受的幾率略低于大修,但仍值得一試,因為“編輯不會建議一篇完全沒戲的論文作重投,那只會給自己增加工作。”
一般來說,reject and resubmit理論上是同等major revision的待遇,寫作功底較差的那些文章極大可能性會被分流到reject and resubmit。因為稿件較差的質量使得審稿人不能完整理解整篇文章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審稿人還是編輯都會選擇reject and resubmit,更為保險。
實際上,只要審稿人沒看懂,他就不可能選擇接收你的稿子。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請不要氣餒,更不要無端猜測。編輯很可能純粹的就是期待你下次表達清晰思路明確的稿件而已。不過,比起major revision,reject and resubmit不存在deadline的硬性要求,所以時間上更為自由主動。
重投論文需要注意什么?
重投論文同樣需要提交cover letter,除了常規的作者信息、文章標題,還應寫明首次投稿的稿件編號。以便期刊能追溯到過往的檔案,多數時候編輯會邀請同一批審稿人查閱修改后的稿件,某種程度上讓流程更順滑。
同時還要學會分類、有序回答:
審稿意見時常多達幾十、上百條,作者在回復時養成標號習慣,對自己復核、或出版方閱讀都有利無害。
此外,學會拆解復雜的審稿意見、再分類后統一回復也是更聰明的做法。比如審稿人或編輯指出的分布在稿件各處拼寫、標點錯誤,只需在回復信中將它們標號、分類至“拼寫與語法錯誤”一項,再用“編號涉及的語法錯誤均已修改”作為統一回復即可。
如果你在重投前用了潤色服務,不妨利用這個機會提一下,同時請編輯和審稿人查看投稿材料中的潤色證明,為再投稿的語言質量作個背書。
總之在初審時收到reject and encourage to resubmit結果,不要沮喪,這可能是編輯部給出的返修機會,作者一定要抓住利用,積極的修改,論文也是有被接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