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04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新時代事業單位工商管理工作方法創新》論文發表期刊:《現代企業》;發表周期:2020年第10期
《新時代事業單位工商管理工作方法創新》論文作者信息:李艷峰(作者單位: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四地質大隊)
我國事業單位有其獨有的體制特點,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明晰了自身與經濟發展之間和諧統一的關系,逐漸摸索出了如何高效地指導市場經濟發展的工作模式。但是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新的經濟模式的出現,給工商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相關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促進新經濟時代下工商管理的創新性發展。
一、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體現
1有助于對國家宏觀經濟進行調控。工商管理作為經濟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關事業單位通過制定工商管理政策,可以有效地落實國家的方針與要求,強化經濟環境的有序性,保障市場主體能夠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引導與保護下參與市場競爭。在新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新型市場主體出現,并且沖擊著市場經濟的傳統模式,這就更需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調研,對新經濟時代的特點與市場發展模式進行梳理,加強對市場主體的監督與管理,完善工商管理的權限范圍,提高市場經濟秩序的穩定性。
2對市場體系的完善也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原有的消費模式,也給市場經濟的轉型與創新帶來了契機。事業單位加強工商管理的相關工作,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新的市場主體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注冊與風險管理,防止出現秩序混亂,監督不力,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發生。及時高效的工商管理,可以積極地促進市場體系的完善,維護每一位市場經濟的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二、新經濟時代事業單位工商管理工作的現狀
1.管理體制不健全。我國工商管理起步較晚,但是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管理體制方面也有了較大程度的完善與提升,但是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原有的管理體制無法有效的實施監管。新的市場主體在經濟發展的孕育下不斷出現,給工商管理的管理體制帶來了較大的挑戰。事業單位的工商管理工作甚至出現了不清楚“能不能管”與“該不該管”,對于新的市場主體的經營管理職能出現了空白。
2.管理人員專業素養不足。管理人員由于接受的專業教育有一定的滯后性,再加上對新經濟時代的發展接觸較少,很難要求從業人員隨時跟隨時代的變化及時調整管理模式,由于我國事業單位體制的特殊性,任何政策的實施與頒布都必須建立在充分的市場調研與民意調查的基礎上。因此難免對出現管理的空白點。這就對管理人員在工商管理工作過程中對新問題,新發展的把握產生了較大影響。
3·執法力度較弱。工商管理如果沒有執法權就無從談管理,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事業單位在監督和指導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壓力非常大,甚至也會出現人員不足,監管力度不足等問題,也直接導致了執法力度被削弱,無法有效地在大環境中形成工商管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4.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發展緩慢。我國工商管理系統在長期的市場管理工作中已經形成了固有的體系與組織結構,工作模式也相對固定,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工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相較于其他事業單位而言有一定的滯后性,很多系統還沒有實現全國聯網,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這給工商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三、新經濟時代事業單位工商管理工作的方法創新隨著新經濟時代的來臨,事業單位也要積極地開展探索,對工商管理工作的方法進行創新,既要符合工商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又能適應現階段的經濟發展狀況,為工商管理工作的持續性,時代性提供有利的探索。
1,健全工商管理體制。從制度的層面開展工商管理的新時代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各種各樣新職業的出現給市場經濟帶來了活力,同時也給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內容。從長遠的角度看,健全工商管理機制對于應對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全新的商業模式,有序的競爭環境等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健全工商管理體質是當前的首要工作。
首先要完善市場管理機制,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應該認識到新職業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要積極的接納新的市場主體,以鼓勵和幫扶為工作重點,盡快幫助新的市場主體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并且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其次要加強事業單位之間的協作交流,在市場管理的過程中,相關事業單位要互通有無,共同學習,共同交流,盡快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管理能力,減輕時代發展給正常工作帶來的壓力,做好市場經濟的服務者與管理者,盡可能的為市場主體提供一個良好有序的經濟環境。
2加強人才培養。重視工商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升,相關事業單位要為職工提供培訓的機會,讓職工在工作之余有機會接觸到新的市場信息,了解時代發展變遷。引進現代技術型人才,帶動全體職工開展技術學習,營造良好的業內氛圍。相關事業單位還可以根據職工的具體情況,組織技能比賽等活動,提高職工的學習熱情與參與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職工的思維方式與思想觀念與時俱進,并應用到日常的工商管理工作中。另外,相關事業單位還可以與當地的高校建立實訓基地,既便于職工的日常培訓更加體系化,又能在高校中遴選優秀人才,補充當前專業人才缺乏的現狀。事業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也可以聯系周邊地區的相關部門,組織進行人才交流與互培等創新教育方式,盡可能的擴展職工的事業,提升職工的專業能力,促進整個部門的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
3提高執法力度。提高執法的力度是工商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切實將執法的工作落實到位,才能維護相關政策發揮的權威性,實現工商管理的目的,促進工商管理工作順利的進行。當然工作人員在執法的過程中,要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對于合理化的建議要積極地向上級反映,同時也要考慮到人民群眾的現實困難,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的為人民群眾提供便利。比如當前正在開放的“地攤經濟”
不但搞活了當地的經濟氛圍,而且有效緩解了新冠疫情對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工商管理部門在監督與管理的工作之余,也要盡可能的為人民群眾提供“擺地攤”的便利,維護市場的正常運營。
4加快信息建設,積極推動我國工商管理信息化進程。當前各行各業都在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工商管理工作也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的程度,不僅是體現在對外窗口的智能化、信息化,也包括在信息查詢、信息存儲、信息變更等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設的加強。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減少人力的浪費,增強人民群眾查詢,辦理相關業務的速度,提高人們的工商管理的滿意度。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還可以更加便捷地進行考核與監督,工商管理部門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技術手段,實現實時監督,異常預警等,有效地提升了監管的范圍與效率。因此,在新經濟時代的背景下,工商管理工作要注重信息化建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進程。
工商管理工作應該積極的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始終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規范市場秩序,引導市場有序競爭,從而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相關事業單位不能墨守成規,不能一味地堅持傳統的工商管理模式,應該提升自身的管理專業素養,提高政治覺悟,切實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