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2月11日 分類:技巧指導 次數:
論文小修后什么時候出最終結果?論文提交后往往會有大修,小修的審稿意見,這還不是最終結果,小修是相對好的意見了,作者對論文進一步修改,還是能夠很快收到最終結果的,比如在不到1個多月就可以錄用。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審稿流程,國內核心,國際核心審稿速度比較快,有的可能還有快速審稿通道,編輯效率和處理速度也對整體時間產生影響。小修后的論文從提交修訂稿到獲得最終結果,比較快的可能1天就下來了,慢的可能需要半個月甚至1個月時間,這都是常見的審稿流程時間,具體情況也是因人而異的。
論文小修后錄用還不是最終的結果,錄用只是論文得到了雜志社的認可,后面還有見刊發表,sci論文要正式發表,之后還有論文檢索環節,論文能在wos平臺上檢索到,開具出檢索證明,往往才算走完了發表流程,是有效的加分材料。你還可以閱讀:論文錄用通知有用嗎
論文小修后錄用還是比較快的,作者提交稿件前就應該明白整個審稿周期,可能在雜志主頁就會顯示,審稿周期與雜志的收稿量直接相關,一般收稿量大的雜志審稿較快,最快的2周左右,如BBRC,JBC等高質量的雜志,審稿效率也較高。sci期刊投稿到省級或是國家級刊物,審核時間為一周。核心期刊審核時間一般為3個月,須經過初審、復審、終審三道程序。
大部分sci期刊審稿周期較慢,而且對文章審查非常嚴格,影響因子高的期刊或是冷門的研究方向更是如此,較為知名的Nature雜志,在過去十年來審稿周期從85天增長到150天以上,由此可見,審稿周期是很長的,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反復修改的時間,一年多兩年才能見刊也是很常見的。有數據顯示,偏低(IF<1)或非常高(IF>30)的影響因子審稿時間最長,影響因子在4-10分的雜志審稿最快。
當然,具體還要看期刊審稿效率和SCI論文水平。收到錄用證明后要及時繳納費用(為防止時間太久被認為自動放棄發表了)時間可借鑒: 12.22 投稿 02.09 返回,大修 03.16 大修提交 04.04 返回,小修 04.15 小修提交 04.30 接收 錄用-見刊:一般一個月多點。
關于論文小修后什么時候出結果就介紹到這里,作者能做的就是提前安排,還要考慮錄用到檢索這段時間,為避免時間問題影響論文使用,建議提前1年準備,給自己留下充足的時間,作者發表論文心態也是很重要,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還可以與專業機構合作,掌握更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