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6月19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當前,我國開始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借此契機實現了爆炸式增長。不斷涌現出的共享模式為消費者帶來了許多便利,大大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如今,我國經濟開始步入新常態,發展共享經濟有助于經濟成功轉型以及保持中高速增長,其意義廣泛而深遠。通過統計數據可見,我國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在 2017 年已經達到了 5 萬億元人民幣。當前,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為時尚短,但規模擴張速度非常快。本文首先分析了共享經濟的內涵。然后,本文分析了共享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本文探討了共享經濟發展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共享經濟 發展現狀 對策
一、共享經濟的內涵
共享經濟主要表現為不同的組織以及不同的人之間分享社會生活中的服務以及商品。從實質上看,共享經濟模式表現為,資源提供者借助共享平臺從而提供大量的共享資源,始終秉持著交易成本最小化以及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則,對于那些資源使用者也會進行合理地收費。不僅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運用,也可以實現資源享用者以及提供者之間的互惠互利。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物品浪費現象嚴重,物品利用率并不算高。共享經濟借助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大大提升閑置物品利用率,人們生活品質也持續上升。現階段,我國仍然處于一個初始階段,伴隨著信息科技以及移動互聯網的不斷完善,我國共享經濟的發展速度以及規模也會持續上升。
二、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現狀
(一)共享經濟規模持續增長
自從 2016 年以來,我國共享經濟經歷了爆炸式地增長。雖然發展時間非常短暫,但發展速度仍然不容小覷。我國 2015 年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僅僅為 1. 95 萬億元。然后 2017 年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 5 萬億元。在全體勞動人口當中,共享經濟服務人員大約占據了 5. 5%。我國已經有超過 5 億人間接或直接地參與到共享經濟服務當中。分享經濟在未來五年的年均增長速度將會達到 40%。預計到 2020 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將會占據 10%的 GDP 總額。當前,我國正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經濟轉型,共享經濟的發展動力以及發展空間無法估量。此外,共享經濟可以幫助更多人紛紛加入社會化大生產,創造的就業機會高達一億人次,為我國社會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民生價值以及經濟效益。
(二)共享經濟范圍不斷擴張
當前,我國共享經濟范圍也處于不斷擴張的狀態當中。相較于過去價格較高的固定資產,共享經濟發展范圍已經擴張到價格較低的非固定資產,從過去的有形產品擴張到無形資源。然后,伴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向前發展,共享經濟朝著床位、服裝等低價值領域不斷發展。此外,共享經濟對象也延伸到時間、技能、數據以及經驗等方面。在地域這一方面,過去一段時期共享經濟主要在發達地區發展,如今也逐漸蔓延到欠發達地區。共享經濟離不開智能硬件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因此,發達地區得益于智能終端、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共享經濟發展程度較高,F階段,伴隨著欠發達地區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互聯網技術普及率的逐步提升,共享經濟也逐漸釋放了強大的市場潛力。
(三)共享經濟促進投資消費增長
在共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投資活動始終扮演著主要的角色。依據數據統計可見,全球投資機構從 2009 年至今,在共享經濟這一方面的累計投資達到了 70 億美元以上,主要涵蓋了房屋租賃以及汽車等領域。對于共享經濟而言,消費結構升級為其發展帶來了比較充足的內生動力,F階段,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居民的消費能力不斷增長,物質產品越來越多元化、不斷豐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注重個性化的消費體驗。面對這一現實情況,傳統的消費結構無法充分適應。共享經濟誕生以來,消費者有機會享受到品質化、多元化的消費內容,因此獲取了快速地發展。
三、我國共享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共享經濟對傳統經濟造成沖擊
當前,隨著共享經濟的迅猛發展,政府并未針對共享經濟制定合法化運營以及監管的法規政策。因此,一部分共享經濟企業趁此機會投機取巧,借助各種手段來逃避社保以及稅收,沖擊了傳統經濟從業者,與其形成了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傳統經濟與共享經濟之間的矛盾不斷深化,甚至是難以調和,社會影響非常惡劣。舉例來說,在我國部分城市,出租車司機為了抵制滴滴打車,發生了集體罷工事件,會對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造成極大地阻礙。
(二)尚未構建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
為了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共享經濟必須構建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若是缺少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共享經濟的順利發展自然是無稽之談。受到歷史原因的影響,我國信用環境亟待提升。居民缺乏足夠的信用意識,在開展市場經濟活動時會經常發生失信行為。除此之外,我國當前的信用體系仍然非常滯后,缺少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規,信用機構之間尚未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針對信用市場,政府缺少高效的管理以及統一的規范,從而損害我國公民的個人權益。
(三)法律監管嚴重缺失
由于共享經濟具有網絡化、跨行業以及跨區域的顯著特征,當前法律條文無法與共享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無法解決稅收監管、從業人員養老保險以及社保方面的問題。依據當前的規定,共享經濟從業者大多涉嫌到“違規”,可能會被隨時叫;蚴鞘艿叫姓幜P,法律法規已經無法對其進行合理地監管,市場健康運行以及創新會受到不小的阻礙。除此之外,由于第三方平臺準入門檻不高,監管出現缺失,部分平臺并未嚴格地審查用戶資格,頻頻出現安全保障漏洞。若是消費者利益被損害,共享平臺無法為其提供有效的保障,也難以將責任一一厘清。
(四)共享平臺時常發生信息泄露
共享平臺自身的數據庫十分龐大,涵蓋了海量的消費者數據信息。因為我國共享經濟發展仍然不成熟,缺少嚴格的監管。因此,共享平臺時常出現信息泄露現象,其后果十分嚴重。共享平臺若是無法保障客戶信息的安全,必然會造成客戶的反感,客戶的信任度也會下降。共享經濟若是不具備穩定的群眾基礎,也就無法走的更遠,發展速度也會面臨不少障礙。
四、我國發展共享經濟的對策
(一)引導傳統經濟與共享經濟深度融合
如今,我國高度重視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利用共享經濟,從而不斷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以及傳統行業的轉型發展。因此,促進傳統經濟以及共享經濟之間的深度融合無疑是大勢所趨,共享制造能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領域。為了推動互聯網與中小企業制造資源之間的深度結合,必須加快促進那些制造環節共享經濟的高速發展,進而實現傳統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有助于我國經濟實現穩步發展以及轉型升級。
(二)加快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發展
市場經濟離不開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從而促使陌生交易者之間快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我國政府必須與企業深度合作,對失信行為進行懲戒、約束以及監督。通過個人與政府的通力合作,不斷提升失信行為的成本,針對失信行為不斷提升其懲戒力度。對于那些作假失信、誠信缺失得人,必須受到全社會的懲戒與監督。此外,共享平臺有必要與第三方征信機構之間展開深度合作,管理以及完善每一位用戶的信用檔案,用戶之間共享以及對接信息,加快緩解共享經濟的不良現象。
(三)對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不斷完善
現階段,對于共享經濟,許多國家傾向于采取固有法律法規,認為共享經濟對法律法規有所違背,共享經濟的正常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必須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因此,政府必須考慮到共享經濟的顯著特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其打造一個完善的發展環境。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政府監管部門必須構建一個嚴格的問責機制以及高效的監管機制,不可以為了既得利益集團利益而肆意打擊共享經濟,也不能過于放縱共享經濟。
(四)強化共享平臺信息安全管理
我國政府必須聯合多部門,建立一個高效的監控系統,有效地避免信息外泄,共同維護共享平臺信息安全。首先,必須不斷強化網絡信息安全的宣傳工作,不斷提升居民的上網安全意識,從而使網絡安全深入人心。此外,有必要加快研究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一套網絡管理系統,從而與共享經濟的發展充分適應。從技術層面出發,嚴格避免發生信息外泄的不良狀況。此外,可以組建一個網絡管理行業協會,不斷督促互聯網行業做到自律,防控信息泄露事件。最后,必須加快建立健全各項網絡法律法規,從制度層面上加強管理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馬強.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6(10):20-24.
[2]鄭志來.共享經濟的成因、內涵與商業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3):32-36.
[3]彭岳.共享經濟的法律規制問題——以互聯網專車為例[J].行政法學研究,2016(1):117-131.
[4]唐清利“.專車”類共享經濟的規制路徑[J].中國法學,2015 (4):286-302.
[5]王喜文.萬眾創新何以可能——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物理共享經濟[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12):25-31,91.
作者簡介:黃雅雯(1998-),女,漢族,籍貫:福建廈門,本科學生,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學。
更多共享經濟方面論文題目可以查看共享經濟論文范文。共享經濟論文發表可咨詢編輯了解可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