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09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2006年H協會受王某委托,作出《J省T礦山資源儲量普查報告》。J省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作出《評審意見書》。J省自然資源廳經合規性檢查,認為評審機構及評審專家符合相應資質條件,報送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材料符合備案要求,同意《評審意見書》予以備案,并作出儲量評審備案證明。王某不服該儲量評審備案證明向復議機關提起行政復議申請,并提交了《J省T礦山資源儲量普查報告》存在借用資質和弄虛作假的證據材料。隨后,王某請求復議機關撤銷該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處理結果:本案的焦點問題是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由于提交申請材料中存在材料不真實、弄虛作假等情形的,是否應當撤銷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出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
一、行政機關作出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行為,屬于行政確認行為依據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認定辦法》(已于2020年5月27日廢止)第四條“國家對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認定實行統一管理。國土資源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礦產資源儲量評審認定管理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辦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工作并負責認定”和《關于加強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監督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03〕136號)第三條“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在完成評審后,應及時將評審意見書和相關材料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四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對評審機構報送的評審意見書和相關材料。
礦產資源評職知識:礦產資源領域sci期刊有哪些
就評審機構、評審專家及評審程序等進行合規性檢查,對符合要求的,出具備案證明”的規定,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和相關資料進行合規性審核認定后作出的備案證明,屬于行政確認。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屬于其管理范圍的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備案均具有監督管理的法定職責。筆者認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及相關材料經審核后作出同意予以備案的行為,即是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可。
二、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存在弄虛作假應當予以撤銷
依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管理若干事項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0〕26號)中“……九、已評審備案的,經查實申請材料不真實或存在弄虛作假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按照程序撤銷評審備案結果,并充分保障申請人的陳述權、申辯權。……”的規定,如發現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中存在申請材料弄虛作假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按程序撤銷評審備案結果。
同時,依據《行政許可法》(2019修訂)第六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的規定,對于采取欺騙等不正當方式取得的許可事項,亦應當予以撤銷。本案中,王某向復議機關提交了一份H協會出具的《情況說明》,該證據能夠證明編寫《J省T礦山資源儲量普查報告》時存在編寫人員借用H協會資質和依據不實地質資料的情況,存在材料不真實和弄虛作假的行為。
因此,J省自然資源廳在對《〈J省T礦山資源儲量普查報告〉評審意見書》進行備案審查時,沒有對礦產資源普查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沒有履行審查義務。綜上,J省自然資源廳作出的《〈J省T礦山資源儲量普查報告〉評審意見書》備案證明,應當予以撤銷。筆者認為,針對涉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監管法定職責的復議案件,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把握和處理:一是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是行政機關對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報告進行審核認定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是在辦理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相關復議案件中,經查發現備案過程中確實存在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的,可以依法作出撤銷、確認違法、限期履行法定職責等復議決定。三是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是有關技術單位進行的一項技術性審查,不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資源部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自然資規〔2019〕7號)已明確規定,簡化歸并評審備案和登記事項,縮減辦理環節和要件,提高行政效率;不再對探礦權保留、變更礦種,探礦權和采礦權延續、轉讓、出讓,劃定礦區范圍,查明、占用儲量登記,礦山閉坑,以及上市融資等環節由政府部門直接進行評審備案。這是自然資源部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管理的重要措施,也將大大減少礦業權人的經濟成本。
作者:楊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