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9月28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 要】 伴隨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就必須創新“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本文分析“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創新
在“互聯網+”時代,要想滿足讀者的需求,使讀者能夠在圖書館館藏資源中找到符合需求的圖書,圖書館就必須結合“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與圖書館采購特點,積極對“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進行創新與優化。
圖書館論文范例: 東北財經大學圖書館用戶借閱記錄數據集
一、“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首先,“互聯網+”時代數字化使圖書資源增加。為了促進我國各行業發展,國務院頒布“互聯網+”行動計劃。要想實現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就需要在圖書館管理中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從而使圖書館發展實現與互聯網的有機結合[1]。在圖書館管理中,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使得圖書館的館藏中數字化資源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互聯網+”改變了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布局,并在管理過程中不斷加強數字化資源建設。
其次,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圖書館的數字館藏資源逐漸增加,一些紙質的圖書館館藏資源受到時效性的影響,使用價值、經濟價值與使用率逐漸降低。讀者更加傾向于通過在線閱讀獲得文獻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需求逐漸增加,沿用傳統圖書采購模式很難滿足讀者的需求。最后,圖書館服務重心發生轉移。與以往的圖書館服務內容相比,“互聯網+”時代,圖書館服務不僅要提升信息加工水平,還要加強對圖書館的信息挖掘、高附加值信息發掘與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圖書館的服務中心發生轉移,也就意味著在圖書館圖書采購中,必須根據服務中心內容不斷創新,構建更加合理的圖書采購模式。
二、“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創新策略
(一)構建圖書館云服務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中應用了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構建一體化的圖書館信息平臺,并不斷改進圖書館的圖書采購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圖書館的圖書采購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專業化圖書服務。在圖書采購工作中,通過應用大數據挖掘技術、云計算等技術,從而使得圖書采購工作突破以往空間、時間等要素的限制,拓展了信息服務領域。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2],“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對讀者的需求信息分析更加深刻。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館內圖書借閱服務平臺提供的數據,并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圖書采購流通數據信息進行加工,從而使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工作人員獲得實時、全面、合理的圖書采購信息,保證圖書館采購決策科學性。
(二)以學科為依據創新圖書采購模式
圖書館采購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更新與補充圖書館館藏,這也是加強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科建設實力,專業、豐富的學科圖書館藏資源也可以支持高職院校的教師、學生開展各類科研活動。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圖書館中的學科圖書資源,獲取學科文獻資料,從而使得學科研究更加科學、全面。這就需要在圖書采購工作中,將學科作為依據創新圖書采購模式,并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圖書采購策略[3]。圖書館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本館的學科信息進行系統分析,科學統籌圖書采購工作。為提升圖書采購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還可以充分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從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圖書采購體系。
(三)以讀者需求為基礎創新圖書采購模式
圖書館應該將讀者的需求作為提升服務質量的切入點,必須保證圖書館圖書采購的科學性、合理性,從而使得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更加豐富,這也可以有效地提升讀者的滿意度。因此,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的創新,可以應用線上調查問卷、圖書館入口信息收集等多種途徑了解讀者的需求,在充分了解讀者需求的基礎上,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圖書在線訂購,這樣讀者就可以將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及時反饋到圖書館信息管理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將圖書采購的決定權賦予讀者,使讀者能夠在參與圖書采購決策中提升圖書館管理的人性化水平[4]。
某高職院校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在圖書館在線登錄的入口設計了電子問卷,對讀者的圖書需求進行征集,應用大數據技術對讀者需求進行統計、分析后,結合本館的館藏情況制定圖書采購計劃。通過應用“互聯網+”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也可以使讀者與圖書館溝通更加長效、科學,提升讀者參與圖書館圖書采購決策的積極性。在數字化圖書館管理平臺中及時反映圖書資源需求、圖書利用情況,從而提升圖書館的圖書采購質量,滿足需求。
三、“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構建的建議
(一)協調圖書館圖書采購數量與質量
在“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工作要充分應用數字化資源,從而實現紙質圖書資源與數字化圖書資源比例合理分配,并通過增加圖書館購買數字化資源的比例優化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結構,從而有效地提升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保障水平。圖書館圖書采購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滿足需求,并不局限于擴大館藏規模。這就要求圖書館在有限的圖書采購經費允許范圍內,統籌規劃圖書采購工作。圖書館采購工作人員不僅要關注本館的圖書采購范圍[5],還要關注影響圖書采購的各方面因素。圖書館圖書采購工作人員需要對采購圖書價值、用戶需求綜合考量,盡可能地選擇用戶急需且與本館圖書資源建設相符的圖書,從而有效地提升讀者滿意度。
(二)加強與圖書供應商的合作
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應該與圖書供應商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樣能夠在第一時間與圖書供應商取得聯系,并獲得先進、優質的圖書資源,滿足圖書館的資源建設需求。一方面要求圖書供應商能夠為圖書館提供圖書資源,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圖書供應商。要經過大量的市場調查與比較,選擇一些信譽良好、品牌形象優良、渠道寬廣的圖書供應商,從而有效提升圖書館館藏資源質量。可以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與圖書供應商的溝通,并通過在線服務平臺了解圖書采購進度。圖書供應商將準確、完善的圖書信息上傳平臺,從而能夠使讀者與圖書產品實現直接連通,從而能夠使圖書館的圖書采購成本降低。
(三)加強圖書采購信息的反饋與調整
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工作根據教師、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科類型,存在明顯的采購周期差異。圖書館需要將讀者的反饋信息進行匯總與分析,并結合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圖書采購成本分析結果,及時對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工作調整。針對一些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必需但是讀者使用率較低的圖書,可以酌情減少采購量;針對一些圖書采購成本低且使用率較低的圖書,如果圖書館的圖書采購資金比較緊張,則可以不再采購。
為了能夠使圖書館資源建設更加科學、合理,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圖書館可以將圖書采購權下放,這樣高職院校的教師、科研工作者能夠根據學科知識研究需求采購一些圖書館尚未采購的圖書資源。通過應用創新的圖書采購模式,可以使以往圖書館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解決,滿足科研人員對高端圖書資料信息的需求。
總而言之,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會對圖書館館藏資源數量、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伴隨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需要進行不斷創新與優化,從而使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更加豐富,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圖書館也要結合互聯網技術、圖書館讀者需求持續創新、改善與優化圖書采購模式。
【參考文獻】
[1]鄭燕平.“互聯網+圖書采購”模式辨析及其發展策略探討[J].圖書館研究,2018,48(05).
[2]黃綠汀.大數據與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購的供應鏈管理研究[J].高教學刊,2019(07).
[3]王麗.“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協同創新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20(08).
作者:陳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