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5月1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在分析了當前軟件工程專業教育現狀之后,發現軟件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自身實踐能力并不高,不能符合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在分析了我國工程教育研究后,得知軟件工程專業要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緊跟教育事業改革的步伐,制定出具體的教學改革策略,培養出全面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
關鍵詞: 軟件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認證是專門機構為工程類專業開展的一系列專業認證,最早起源于美國,是工程專業教育質量的保障,同時也是工程專業畢業學生取得國際互認的重要標桿。工程教育認證以產出作為評估標準,專業的畢業生要達到一定的標準,這要求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考核方式和教師隊伍素質等做出相應的改革,使得培養出的工程專業學生成為可以在國際流動的專業人才。
1.我國軟件工程專業的教育現狀
1950年6月8日,我國召開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接受蘇聯模式下的教育模式。蘇聯的專業阿爾辛杰夫認為新中國的大學是培養國家工程師的地方,樹立并穩固了工程類專業的地位。
基于長期以來發展資源的傾斜,我國工程教育的規模遠比文科教育壯大。我國工程教育規模在世界范圍內可排第一,由于政府及社會的重視,工程教育的專業設置和結構已形成比較成熟合理的體系,針對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新專業和新課程。在整個高等教育中,工程教育無疑占據著重要地位,超過90%的本科大學開設工程專業,為廣大學子提供廣闊的選擇空間。
計算機技術給整個社會的發展帶來質的飛躍,計算機技術日益受到重視,軟件工程成為熱門專業,各大高校陸續開設軟件工程專業以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但是,軟件工程教育卻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清晰,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切實掌握相應的技術能力,與社會的要求脫節,在實際的工作場景中不能很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二是軟件工程教育的實踐教育不足,教學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傳授,實踐平臺和機會少,學生的動手能力沒有得到鍛煉;三是教師隊伍缺乏專業的社會實踐經歷,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四是軟件工程尚缺乏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其考核體系尚待完善。
2.我國關于工程教育的研究
工程教育由于所學知識具有共同性,沒有人文學科的文化背景差異,因此工程人才可以在全世界流動,其教育經驗具有全球借鑒意義,國內外眾多一線教師和學者都對工程教育改革做了相關的研究。J. Fudano非常推崇工程教育認證,認為其通過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來改革工程教育,使學生切實掌握工程科學知識而不只是停留在書本學習[1]。
A. Rynearson看到日本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進行的大學教學改革,眾多高校認可CDIO,認為其能夠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秀工程人才,并對日本高校進行教學改革的路徑進行探討[2]。A. Chuchalin認為CDIO使得俄羅斯工程教育現代化,其基于問卷結果得出的教學評估顯示CDIO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對不同程度的學習者都有很好的啟發意義,這種通過學習者反饋的機制也有利于教學問題的暴露,從而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3]。宋強提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載體主要是專業課程,專業課程要圍繞讓學生滿足畢業要求進行設計,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進行適應性改革,側重于通過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來推進教育認證[4]。
閆愛斌以軟件項目管理課程為例,認為該課程要達到工程認證標準,需要對課程的三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的教學工作做出改革,并從軟件項目管理的十大知識領域出發,分別對具體領域的教學實踐提出建議[5]。張子陽發現數據庫系統教學的實際情況與社會的要求脫節,學生難以真正成為符合企業工作要求的數據庫人才,因此,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要求,對數據庫系統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包括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參考方案。
大數據時代讓人們體驗到生活便利性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升,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激發人們更廣闊的欲望;“互聯網+”讓人們看到專業+技術的潛力及由此帶來質的飛躍;智能化時代也在慢慢醞釀,智能機器人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讓人們對計算機等技術產生更多的期待。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需求,工程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軟件工程專業應抓住時代的契機,對本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行深度的思考。
3.軟件工程的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對任何一所高校而言都是艱難的,因為改革涉及多個層面,需要相關各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軟件工程的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質量的主要評估數據,改革要圍繞當前存在的相關問題及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來開展,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只有明確了學生的培養目標才能夠更明確清晰地開展教學改革。軟件工程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掌握過硬的計算機知識和基本的軟件設計技術的學生,在理論知識上對計算機知識形成比較系統的框架,在動手實踐情景下運用掌握的技術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工作情景中運用軟件工程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教學手段
傳統的課堂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及時回應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索,培養發散思維,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技術問題做出直接的指導。但在信息時代,僅通過傳統課堂來獲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何況軟件工程這種日新月異的專業,時時都發生著知識的更新。以PPT為主的課堂講解必不可少,同時也要運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讓學生掌握最新的資訊和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
(3)課程體系
軟件工程作為工程類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必須在軟件工程的專業技能與其他專業的學生有所區別,專業的主干課程應該圍繞能夠讓學生掌握深入地把握設計原理和掌握基本的編程技術的目標開設。此外,為了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具備全面的知識,能夠更快適應企業的工作,還應增加管理類的課程,建立次要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工作環境,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各高?梢砸罁陨淼默F實條件,為學有余力的軟件工程學生提供雙學位課程。
(4)考核方式
軟件工程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現有的試卷考核迫使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對。一味強調理論知識會阻礙學生在專業技能上的提升,因此,軟件工程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要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考核方式上不能過于強調對原理知識的考核,更要通過實際場景的模擬等方式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
(5)校企合作
在創新創業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的當下,軟件工程可以搭上創新創業的便車,通過把創新創業的理念融入教學以推動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高校可以探索與企業合作的途徑,通過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專業實習的機會和發揮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去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獲得實踐經驗,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也可以進一步發現自己的不足,做出更有針對性的短板突破。
4.結語
隨著技術的發展,軟件工程專業在未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一技之長的軟件工程學生會成為企業越發需要的人才。為了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符合發展的需求,各大高校要重新定位軟件工程教育,吸取國際社會的教學改革經驗,并做出相應的改革措施,調動多方力量全面譜寫軟件工程教育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Fudano J.. W-05 The CDIO Experience: Why the CDIO Initiative?(International Session)[C]. JSEE annual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session proceedings. Japanese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7:36-39.
[2]Rynearson A, Songer R.. W-11 Bringing CDIO to Japan[C]. Jsee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Session Proceedings. Japanese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7:60-64.
[3]Chuchalin A, Malmqvist J, Tayurskaya 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ssian HEIs’ management and faculty in CDIO standards appli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6, 41(4):426-437.
[4]宋強,彭鶴,姚彥博.依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改革工科專業課程教學[J].廣東化工,2017,44(5):184-185.
[5]閆愛斌,程凡,崔杰.面向工程認證的軟件項目管理課堂教學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16):120-122.
相關閱讀:軟件工程師職稱評審有什么投稿要求
軟件工程師是從事軟件職業的人員的一種職業能力的認證,通過它說明具備了工程師的資格。軟件工程師是從事軟件開發相關工作的人員的統稱。軟件工程師評職稱同樣要發表論文,那么哪些期刊可以投稿軟件工程相關的論文?投稿論文有哪些要求呢?這還要看期刊,不同的期刊有著不同的投稿要求,但大體上的要求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