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9月0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通過分析微課在課堂教學的優勢并分析目前教師制作的狀況,根據教師制作微課時視頻文件后期制作存在的困難,結合筆者的一些相關實驗,論述后期制作的一些方法、參數,就視頻格式和分辨率的組合選擇進行分析,幫助教師制作出能適應各種設備條件的最佳微課。
關鍵詞:微課,視頻文件后期制作,策略
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已全面走進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了課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微課能幫助老師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現課堂上無法直接感受和直接操作的內容,也可以記錄下教學中某個知識點和環節的講解,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反復觀看學習,是現代化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輔助資源。
大部分中小學日常教學中都頻繁使用微課,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微課憑著直觀、靈活、吸引學生等特點受到老師們的歡迎,但微課制作中的視頻文件制作技術往往成為老師的絆腳石,眾多的視頻制作參數使部分非信息技術專業老師無所適從,本文探討如何最大程度簡化視頻制作的各類參數,論述視頻文件在不同使用環境的設置與制作方法。
1微課制作的現狀
1.1微課在教學中的優勢
微課最大特點是動態和真實,通過信息技術將對象某段時間的行為完全紀錄下來并生成為媒體文件,再通過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向學生重新播放展現出來,使到學生能夠直接地通過動畫、聲音,直觀、形象地感受到這一個過程,比如南方學生在學習下雪課文的時候,通過課文的描寫只能很抽象地了解雪是什么,使用教學圖片能有效提升學生對雪的認識,但如果通過微課觀看下雪的過程,則可以最大程度從視覺和聽覺上了解到下雪的情景,所以微課可以在課堂讓學生直接感受一些傳統教學沒法感受的內容,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資源在教學中的優勢在近年教學實踐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且隨著教學信息化的高速發展,日常課堂教學模式從傳統的課堂模式向學生自主學習模式逐步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微課靈活與開放的優勢進一步展示出來。在分層教學的理念下,老師可以將微課分類后通過多媒體設備分派給班級學生,然后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自主學習。微課通過網絡環境,還能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老師只需要利用現有的各類免費視頻或者社交網站和軟件,在網絡上對微課進行整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選擇不同知識點的學習內容反復進行鞏固和加深學習。
1.2微課作品的要求
微課文件使用的環境,往往就是微課的制作要求要素,根據對老師進行多媒體教學的調查發現,使用微課文件都是在三種環境下進行,第一種環境是老師在講臺上通過多媒體平臺向全班同學進行廣播,第二種環境是學生通過校園網絡和學習終端進行自主學習,第三種環境是學生通過互聯網在學校或者在家里面對微課進行點播,三種不同環境下微課的制作要求也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就是基于不同的網絡環境下播放出最清晰和最流暢的視頻效果,所以不同網絡環境下的帶寬決定了微課制作時視頻所選擇的格式和參數。
1.3微課作品后期制作存在的問題
微課在多媒體教學中已有著不可缺失的地位,其優點與作用也得到了廣大老師的認同,但老師們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作自己的微課時,面對微課后期制作時視頻文件的一大堆各類參數無所適從,面對困難,有的老師選擇放棄,從而選擇使用現成通用但卻不能體現自身教學特點的微課,另外一些老師經過努力成功制作出微課,但有時會發現在不同環境下使用起來的效果也會出現差異,例如有的老師制作好一個清晰的微課,在電腦上和在教學平臺上播放沒有任何問題,但放在校園網上面進行點播就會發現視頻出現很卡的現象,放在互聯網上進行在線播放更加是完全播放不了。
2微課作品后期制作工具
微課的制作就是錄制視頻文件,最常見的是電腦錄屏、錄像機拍攝和手機拍攝三種方法,電腦錄屏有許多工具可以選擇,如CamtasiaStudio、錄屏大師,這類工具通常自帶編輯處理功能,操作簡單方便,制作出來的視頻文件格式和分辨率等參數可以直接進行設置;但錄像機和手機進行拍攝出來的視頻往往都會比較大,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播放環境進行播放,所以就需要用電腦軟件進行后期的編輯處理,如果是簡單的格式和分辨率轉接可以使用格式工廠、貍窩視頻全能轉接器等免費軟件就可以方便完成,但如果需要復雜的處理,如添加特效、封面和字幕等則需要一些如會聲會影、premiere較專業軟件,但這類軟件新手使用前則需要先學習如何操作。
3微課作品后期制作方法
老師們在制作微課時應當結合自身使用的教學環境前提下,然后以效果清、體積小、兼容性好三個目標原則來制作自己的視頻文件,但許多老師從技術上不明白怎么樣設置編輯才得達到這樣的效果,各種不明所以的參數令老師們止步。其實,我們并不需要認識太多的視頻參數,只需要根據教學環境的網絡情況調節視頻格式和視頻分辨率這兩個最基本的參數就可以達到最好的視頻觀看效果。
3.1選擇合適的視頻格式
視頻格式通俗理解就是視頻文件的一種制作規范,也是視頻播放軟件為了能夠播放視頻文件而賦予視頻文件的一種識別符號。而我們從教學環境上來分,可以將視頻格式分為適合在講臺上播放的本地影像視頻和適合在校園網絡或者互聯網中播放的網絡流媒體影像視頻兩大類。后者播放的穩定性和播放畫面質量上可能沒有前者優秀,但其網絡兼容特性更加符合我們日益發展的信息化教學趨勢。
根據一項對老師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視頻文件調查發現,老師們最常用的視頻文件格式分別是AVI、MPEG、MP4、WMV和FLV幾種視頻格式,這幾種格式里面AVI和MPEG為比較常用在本地影像視頻,而MP4、WMV和FLV為網絡流媒體影像視頻,首先筆者對于這幾種常見的視頻格式做了一項實驗對比,將同一段3分鐘的視頻文件分別轉制成對應的格式,分析得出結果,AVI和MPEG的視頻格式視頻清晰效果是最好的,但其文件體積是最大的,MP4和WMV視頻清晰效果是較好的,文件大小比較適中,最后FLV視頻效果雖然較差,但它的文件是最小的。
根據上面的實驗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老師們在制作微課視頻文件中,應首先根據使用的環境進行選擇,在常規課室的講臺上通過電視投影設備向全班學生廣播的情況,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感知效果,應該使用清晰效果最好的AVI格式或者MPEG格式,如果是在校園網絡或者區域網絡等網絡環境較好的教學環境下,可以使用MP4和WMV這類效果比較好而且體積比較適中的視頻格式,最后在互聯網這種環境網絡下,城市高速完善網絡環境下也是使用MP4和WMV視頻格式,城鄉等網絡環境不完善的地方考慮網絡因素可以使用FLV這種體積比較小的視頻格式。以“貍窩視頻全能視頻轉換器”為例,導入視頻后,只要在設置里面選擇對應的視頻格式,然后生成新視頻文件。
3.2選擇合格的視頻分辨率
我們常說的視頻是多少乘多少的分辨率,其實是指視頻圖像的精密度,也就是指視頻的顯示像素有多少。直接點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制作的教學視頻文件分辨率越大,像素就越多,畫面就越精細,所以在視頻制作當中分辨率是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
在選擇分辨率前,首先要理解不同分辨率的視頻文件精細度到底有多大的差異,這里我們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家庭電影來對比幾種最常用分辨率,早年家庭電影院采用的VCD光盤,觀看效果讓人感覺勉勉強強,它采用的分辨率為352×240,然后技術發展了,家庭影院都改用DVD光盤,觀看效果令人滿意,它采用的分辨率為720×576,近年大家在家看電影都愛看高清電影,效果很讓人舒服,它采用的分辨率為1280×720(720p),還有一些對畫面要求高的人看電影要看全高清的電影,畫面很震撼,因為采用的是1920×1080(1080p)的分辨率。所以可以看到,我們在制作教學視頻文件時,使用分辨率越大學生得到的視覺感知效果越高。理論上說越高分辨率的視頻文件越好,但是我們在制作和使用當中會受到我們教學設備和網絡帶寬所限制。
筆者對荔灣區的中小學校學生電腦作了一項調查發現,荔灣區86%的學生電腦使用的是19寸的顯示器,而19寸顯示器一般使用的分辨率是1440×900,也就是說我們在制作教學視頻文件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使用1280×720(720p)或以下的分辨率。
同時,在運用網絡點播微課時,我們點播的視頻是否流暢將受制于網絡帶寬,因為分辨率越大的視頻文件容量也會越大,要求網絡的帶寬則越大,所以,制作基于網絡環境下播放的教學視頻,首先我們要了解其運行的網絡環境,在校園網、區域網或城市高速寬帶這種網絡環境比較理想的環境下,可以直接使用1280×720(720p)的分辨率制作視頻,如果是城鄉互聯網較差環境下則只能使用720×576的分辨率。同樣,以“貍窩視頻全能轉換器”為例子,也是導入視頻后,直接在設置里面的視頻尺寸進行選擇,最后直接生成新視頻文件就可以了。
4視頻格式和分辨率的組合選擇
根據上面的各項數據分析和總結,可以看出在制作教學視頻文件時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選擇輸出不同的視頻格式和分辨率,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分析結果和制作經驗,筆者列舉出幾種常用的教學環境的視頻制作設置組合方式。
4.1普通教室下多媒體平臺播放模式
利用教室多媒體平臺播放的微課通過電視機或者投影機將視頻進行播放,在這種環境下整班學生觀看微課的距離和角度都是不一樣的,同時,這種環境下的視頻都不依賴網絡點播的。因此,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制作和播放的微課應該盡量使用畫面效果和清晰度最好的設置參數,比如視頻格式可以選擇AVI或者MPG格式,視頻分辨率可以選擇1280×720(720p)以上,可以基本忽略視頻文件的容量限制,制作出最好效果的視頻,讓全班的學生都可以欣賞到精美的微課,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4.2校園網絡環境下的視頻點播模式
利用校園網或者區域網通過電腦、移動設備進行微課點播環境下,雖然校園網的帶寬非常大,但在多個學生進行同時點播時,過大的視頻文件還是會造成一定的網絡堵塞,因此,制作視頻教學文件在保證視頻效果達到一定清晰度的同時,也不能把視頻的容量制作得太大,比如視頻格式可以選擇MP4或者WMV格式,視頻分辨率直接可以選擇1280×720(720p),在這種設置制作出來微課,學生都可以在自己電腦或者移動終端上面通過校園網絡流暢地點播,同時較好的視頻效果也能完全滿足教學需求。
4.3互聯網絡環境下的視頻點播模式
電腦和移動設備通過家庭網絡、4G網絡及公共熱點訪問互聯網上的微課,可使學生在任何地點對知識點進行反復地學習和鞏固,在這種模式下制作的教學視頻文件要充分考慮網絡帶寬因素,盡量地將視頻文件的容量進行瘦身,容量小的視頻文件更適合互聯網點播,比如,視頻格式選擇MP4、WMV甚至FLV格式,視頻分辨率選擇720×576,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在家里面用電腦或者在其他地方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就可以流暢地播放較清晰的微課。
5結語
微課憑借其短小精悍、重點突出、針對性強、沒有任何地域限制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時代跨越。而微課制作者在制作、在積累微課資源的時候,除了要設計一個好微課,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網絡環境利用后期處理因地制宜地制作出不同格式和效果的微課,在不同的播放環境和網絡環境上放置內容相同但格式和效果不一樣的微課,從而保障學生可以在不同環境下都可以流暢地觀看到最好效果的微課。
參考文獻:
[1]武鵬.常見視頻格式的定義及視頻壓縮技術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8(11).
[2]劉義良.基于視頻格式轉換的分析與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0(5).
[3]蔡志高.網絡化高清電視節目制作中視頻編碼格式的選擇[J].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9(6).
[4]董從斌,王靜.網絡視頻格式比較研究[J].影視制作,2014(6).
相關范文閱讀:電影新作期刊發表淺談CG技術的影視制作
在維度上,包括我們以前熟知的二維影視和具有立體感的三維作品。從動靜方面考量,既有一動不動的靜態圖畫又有活躍不止的動態幀圖。從行業的跨度來說,有為個人愛好而畫、點綴衣服的花樣、工廠里的圖紙、無孔不入的廣告,甚至互聯網上的網頁也與其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