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9月1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高等院校通過建立實習實驗中心,從而有效的開展實驗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這樣也是為了培養具備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為此下面文章就首先闡述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建設的目標、內容、教師隊伍建設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實踐證明通過系統的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的建設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理論結合實踐能力以及應用創新能力,可以更好的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質量保障。
關鍵詞: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建設
根據國家《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為指導,以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鍥機,以及安徽“千億元硅產業”區域資源優勢和我院學科專業優勢;依靠校企產學研合作項目基礎,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對建設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的建設進行實踐探索[1-2]。
1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建設的的目標與內容
1.1建設目標
根據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要求,著力培養“基礎知識厚、敬業精神強、實踐能力強、創新意思強”的應用型人才的指導思想[3],安徽科技學院與與蚌埠玻璃設計院、安徽方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石英砂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好思家涂料有限公司、安徽省鳳陽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等單位合力共建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其目標是:
1.1.1資源整合,高效運轉
通過資源整合,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既緊密聯系又相對自成體系的教學模式,有效整合了以前分散建設,甚至重復建設的實驗室,實行實驗教學平臺型集中建設,集中管理。實現資源共享,中心平臺高效運轉的目標。
1.1.2理論指導實踐,提升學生競爭力
緊密結合國家化工和材料行業工程師鑒定考試的實驗能力要求,在實驗教學中以理論指導實踐為指導思想,在實踐中升華理論,在實踐中獲得能力,在實踐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以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注重基礎,強調能力,保證面上質量,擇優拔尖培養,確立以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和進一步深造為目標的實踐實驗教學體系。
1.1.3教師引導,教學模式開放
改變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傳統模式,加強教師引導。實行實驗課程獨立設置,配套有綜合性的課程設計,鼓勵教師開設多課程綜合、結合化學化工實際課題的實驗教學改革。實驗中心建設以多功能實用型先進性為原則,實施實驗中心逐步向開放型發展,實驗內容逐步以菜單式公布,學生實驗可自主組合選擇的以學生為本教學模式。
1.1.4對接社會需求,提升學生競爭力
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的實驗教學以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為基礎,以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體,結合化學化工實際課題進行創新研究為提升的分層次,多模塊,遞進式教學模式,遵循人的認知規律,盡最大努力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密切跟蹤社會對人才需求動向,培養基礎扎實,適應能力強,競爭能力強的社會需求人才。
1.2建設內容
1.2.1明確指導思想
以“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為核心;以當前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對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為導向;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為動力;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變過去重理論輕能力的傾向,打破人才培養與生產實際脫節局面,以實際化學工程為背景,以材料科學為基礎,以培養學生運用化學化工基本理論和實踐實驗技能為主線,通過開放型、創新型的實驗實踐教學和校企合作,著力提高學生和青年教師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造就創新能力強、適應創新型國家發展需要的化學化工與材料工程行業優秀應用型人才[4-5]。
1.2.2優化實習實驗中心實驗課程體系
中心實驗課程設計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緊緊圍繞應用型高校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準確把握實習實驗課程在涉化學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定位和作用,通過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技能訓練、課外科技活動、工廠見習、畢業實習等環節,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實驗課程模式,探索新的、更為科學的、更加開放的教學模式。
從基礎實驗技能訓練開始,以驗證性實驗為起點,加入設計性內容,以課程設計作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再以實施校內大學生創新課題等方式進行多課程,多知識面,較大型課題的設計。從而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單課程到多課程綜合的實驗教學體系,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1.2.3優化實習實驗中心實驗課程內容與模式
通過企業調研、市場調研、專業調研工作,結合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與蚌埠玻璃設計院、安徽方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石英砂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安徽省鳳陽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好思家涂料有限公司、安徽德力日用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等磋商,探討化學化工示范實習實驗中心實驗課程標準的研制—包括培養方案、實驗教學大綱、實驗課程內容、實驗實訓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探索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實踐實驗的基礎上,改進或淘汰一些驗證性的簡單的實驗,增加了設計型、創新型實驗,建立了一部分“基礎實驗能力強化訓練+研討式驗證實驗+創新性設計實驗”的教學模式。例如,綜合化學實踐周由三個方向組成,無機化學方向、有機化學方向、物理化學方向,每一個方向都涉及到基礎實驗能力,同時需要進行資料查閱與研討,最后設計可行方案確定實驗。通過三個方向的綜合化學實踐周,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基礎實驗能力,同時在討論和設計環節很好的加強了創新能力的拓展。
1.2.4實驗中心的管理與運行制度建設
實驗中心的建設和管理運行機制是實驗教學質量的保障。構建形成了實驗室管理、設備儀器管理、人員管理、實驗教學質量監控,運行經費保障的管理體系。
(1)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模式。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大學生創新課題、大學生競賽輔導等實驗教學中,提供豐富的課題和內容,增大學生的選擇自由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行選擇課題,自行設計,最終遞交設計作品和論文報告,而教師則處于引導和服務的角色,特殊時期(如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大學生創新課題、寒暑假的部分時間段)實驗室完全開放(課題內容開放,時間開放,實驗儀器設備開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學校的開放制度,靈活安排實驗工作。同時對開放實驗室實施安全、科學、有效的管理。
(2)物資保障體系:
學校將實習實驗中心建設納入學校建設規劃。每年投入一定的建設資金用于實習實驗中心的實驗室基本設施建設、儀器設備添置更新。另外,學校每年按實驗項目數下撥實驗教學經費、儀器設備維修和管理經費等。實踐基地與管理處還專門建立了大型儀器設備維修專項基金用于實驗室各種大型儀器設備的維護,為教學順利進行提供有利的保障。
2實習實驗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習實驗中心的重點工作。通過內外結合等多種方式,實習實驗中心的教師隊伍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近年來,以穩定培養現有隊伍,引進優秀人才的思路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2.1招才引智,充實隊伍
充分利用學校的人才引進政策,保證了每年都有新教師補充到實驗教學崗位,特別是引進了高學歷、高水平的青年老師充實實驗教師隊伍。在深入產學研合作的企業中,進行橫向的研發合作時拓展校企聯合培養學生合作。可以聘請在企業具有長期生產實踐經驗的高級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不斷形成學歷高、生產實踐能力強的實踐實驗教師團隊。
2.2培養培訓,提高素質
加強培訓,提升現有教師隊伍的實踐實驗教學能力。為切實保證理論教學與實驗與實踐的無縫銜接,要求專業課教師必須定期去實驗室參與實驗室管理,并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先在實驗中心擔任至少為期一輪的實驗教學,既提高新教師的自身實驗技能,科研能力,同時也培養鍛煉新教師的教學能力。
另一方面把實習實驗中心的教師派到企業進行雙能型教師鍛煉,不斷充實教師隊伍的力量與規模,并且通過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不僅加強教師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很好的體現實習實驗中心服務地方經濟的功能。實踐證明這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一個極為有效的方法。
3實踐實驗教學考核改革實踐
實驗考核不僅反應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操作的掌握,同時也能夠檢驗實踐實驗教學的實際效果。以往的考核主要注重基本操作和實驗報告,考核方法單一缺少科學合理的考核測評指標體系。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就算完成考核任務,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授課信息主要是單向流動,缺乏雙向交流和有效溝通。
這些不利因素都需要通過實踐實驗教學考核的改革予以解決。為了培養實踐能力以及綜合創新能力的實驗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的評定作為抓手。建立綜合指標體系的考核方式包括:操作、口試、報告、論文、答辯、筆試等多種考核形式,突出過程性考核涵蓋實驗前預習、實驗過程中的操作、實驗報告完成情況、考勤等整個過程的考核。
通過這樣一個綜合性的考核體系能夠整體的反應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理論聯系實踐能力。同時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的實踐實驗教學理念。通過實驗教學考核的改革,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實驗技能操作水平和實踐實驗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實踐實驗教學能力,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4結論
通過近幾年來化學化工實習實驗中心的建設,在培養具有創新性、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化學化工人才的工作中效果顯著。畢業生在實踐實驗方面的質量提升明顯,連續4年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95%以上。學生參加首屆安徽省大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1項,第七屆“挑戰杯·中國聯通”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二等獎2項,第七屆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上獲得二等獎1項。部分畢業生已經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和中層技術管理負責人。
參考文獻
[1]朱子春,楊小紅,陳建兵,等.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學化工專業實習實訓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7,44:148-149.
[2]李永雙,李德江.創建省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山東化工,2016,45(20):159-162.
[3]王菊,堵錫華,史小琴,等.應用型本科高校化學化工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建設探索—以徐州工程學院為例[J].山東化工,2016,45(8):118-120.
[4]姚路路,魏鳳玉,崔鵬,等.校內化工實習實訓基地的教學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3):165-167.
[5]李健,范曉勇,馬亞軍.化工實訓基地建設總結與教學體系的構建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10):21-22.
化工師評職期刊推薦:《山東化工》是全面反映山東省化工行業科技、生產、經濟、管理等綜合性的權威期刊雜志,國內外公開發行,客戶遍及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的化工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機關團體,國外從事化工及相關行業的機構和個人,讀者涉及決策人員、各級管理干部、技術人員、科研設計院所的專業人員以及高校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