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1月0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在閱讀教學中,對課文標題的品味、琢磨可以深入一些,可以多維度一點,咂摸的方式可以多樣化變通處理,這樣可以對學生有啟思益智的作用,更可以充分發掘課題標題的教學價值。本文試就課文標題教學價值的發掘方式作一番梳理與探討。
一、刪字法
運用刪字法分析、探究課文標題,可以起到明重點,篩材料,析情感,梳文脈的作用。通過刪除標題中的某個詞語,將刪除前、后的標題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分析、辨別,可以探討前、后標題的重點有何不同?在材料運用上,如何篩選?如何確定詳略?在情感表達上,如何確定側重點、強化點?在文章結構安排上,會有怎樣的變化?利用刪字法分析、探究標題,可以開闊學生思維,從課文中借鑒方法。
例如學習毛澤東的新聞報道《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可以采取刪字法,先刪除“橫”,再刪除“百萬大軍”,分別讓學生分析、探討。學生通過揣摩、討論,可能會加深對“橫”字的認識,它表現出人民解放軍無懼頑敵、不怕犧牲的勇氣,奮勇爭先、無可阻擋的銳氣,排山倒海、撼天動地的聲威;標題中加上“百萬大軍”,能夠突出壓倒敵軍的氣勢與實力,戰勝敵軍的自信與豪情,當然也能夠表現人民解放軍突破長江天險的戰線之長、人員之足、準備之全、謀略之精。這樣,通過刪除法,可以讓學生在對刪除前、后的標題比較分析中,把握報道的側重點,理解作者指揮若定、成竹在胸、必然取勝的樂觀、豪邁之情。
例如學習葉圣陶的《蘇州園林》,運用刪字法,刪除“蘇州”,讓學生比較分析,學生自然就能夠明確,本文重點介紹蘇州的園林,突出蘇州這個地方園林的主要特點,而不是泛泛介紹園林,也不是比較各地園林的不同特點。那么蘇州的園林有什么總特點,它有哪些具體表現,這或許就是文章側重介紹的內容。例如學習茅盾的《白楊禮贊》,運用刪字法,刪除“禮”字,成為“白楊贊”,它與“紅梅贊”“紅梅頌”“光明頌”“紅旗頌”一樣,其實就是一種謳歌、贊美某類物、某類人突出特點、精神品質的散文。
為什么加一個“禮”呢?通過比較分析,可能會讓學生明白,加一個“禮”字,更凸現對“白楊樹”崇敬的情感。那么文章必然要從不同方面回答白楊樹能夠令人崇敬、贊美的原因,讀了文章,自然就知道了,作者從白楊樹生長環境的不平凡,白楊樹外在形象的不平凡,白楊樹內在精神的不平凡三個方面,邏輯嚴密地揭示出白楊樹值得“禮贊”的原因,尤其是最后由物及人,借物喻人,水到渠成地揭示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從而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北方抗日軍民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斗爭精神與意志。
二、換字法
運用換字法,將課文標題中的某個字詞,用另外一個字詞去替換,兩相比較,分析、探討兩者的區別所在。這樣,可以讓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體裁、重點,甚至行文思路。例如學習《左傳》中的節選課文《曹劌論戰》,將標題中的“論”用“參”替換,換字之后兩者大有區別。到底有什么區別呢?學生對此的探討熱情必然高漲,先讓學生小組討論,自由言說;學生暢所欲言之后,再請各小組選派代表在班上交流,自然會打開學生的思維。
相信學生能夠理解到“參戰”主要是敘事,應該是記敘文,文章要交代曹劌參戰的原因、參戰的過程、戰斗中的表現與戰斗最后的結果,那么文章表現的重點應該是曹劌主動參戰的責任擔當,戰斗中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勇敢無畏與高超的戰術能力。而“論戰”主要是對戰爭的議論,應該是議論文,文章應該是借某一場具體的戰爭來表現曹劌的軍事思想與軍事才能,那么文章表現的重點應該是曹劌戰前對戰爭取勝的原因了然于心,為此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同時要對戰時的各種突發情況洞察清楚,能夠準確做出恰當的應對策略,諸如什么時候才是最佳的攻擊時機,什么時候才是最佳的追擊時機等等。這樣,通過用“參”替換標題中的“論”,可以讓學生明白換字前、后,文章的體裁與側重點是明顯不同的。再如學習《戰國策》的節選篇目《鄒忌諷齊王納諫》,將標題中的“諷”替換為“勸”,一字之易,大有變化。
到底替換前、后有何變化,讓學生討論、辨析,自然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與學習興趣。通過集體討論、交流,學生會明白,“勸”雖也是見出鄒忌的忠誠、耿直,但因為過于直接、直白,可能會導致齊王的不悅甚至惱怒,最終事與愿違,得不償失。而原文標題為“諷”,足見鄒忌對齊王的委婉諷諫采用的是講述自己的生活遭遇,現身說法,以事喻理、類比說理、由小推大、迂回出擊的方法,深入淺出,以理服人,令齊王幡然醒悟,愉快接受鄒忌建議,并立即付諸行動。
三、填空法
運用填空法,將標題中的某個詞抽去,讓學生猜想、嘗試填空,看可以填哪些詞,為什么要這樣填寫。通過嘗試填空,回答為什么這樣填寫,可以讓學生活躍思維,積極思考,能夠收到以讀促寫的效果。例如學習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采用填空法,將標題中的兩個地名“百草園”“三味書屋”抽去,讓學生嘗試著去填一填。當然,這兩個橫線上,可以填時間名詞,可以填地點名詞,還可以填特定稱謂名詞,也可以填數詞,任由學生去填寫。
在學生填寫之后,要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說明為什么這樣填寫,這對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是最有價值的。如填寫數詞,“從三到萬”,馬南邨就寫過這樣一篇文章,“三”代表簡單,“萬”代表復雜,“三”代表基礎、低級,“萬”代表頂端、高級,那么,《從三到萬》這篇文章應該是論述學習知識、從事研究要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規律,強調要虛心,打好基礎,注重積累。
魯迅的原標題,在橫線上分別填的是“百草園”與“三味書屋”,這是兩個地點名詞,那么,這兩個地點,應該分別代表兩段不同的生活,“百草園”代表入學前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有趣生活,“三味書屋”代表入學后緊張辛苦倍受約束壓抑的枯燥生活。那么,作者寫兩段不同地點(實際上也是兩段不同人生時段)的生活,有何用意呢?通過預先猜想與讀文探究,學生就會明白,作者意在通過對比,揭露封建教育制度的各種弊端,包括教學內容的陳腐落后、教學手段的簡單粗暴、教學效果的微弱低效。例如學習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也可以運用填空法,讓學生嘗試著去填一填,可以讓學生理解到課文側重以惡劣的自然環境烘托惡劣的社會環境,從而表現駱駝祥子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表現駱駝祥子不屈服于命運、有所追求、敢于抗爭的性格。
四、換序法
運用換序法,將課文標題中的某兩個詞調換一下位置,讓學生比較調換前、后有何不同,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通過探討、交流,會讓學生明確課文的側重點,甚至行文思路、情感表達上的特點。例如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運用換序法,將標題中的兩個名詞詞語對換位置,變成《冬天的濟南》,行不行?“濟南”是地點名詞,“冬天”是時間名詞。換序后的標題,“濟南”是中心詞,“冬天”是修飾、限制詞,標題表明文章限定寫冬天中的濟南,濟南是敘述、描寫的對象,而且必須扣住“冬天”這個特定季節來寫,內容應該是相對單一的。
原標題中,“冬天”是中心詞,“濟南”是修飾、限制詞,標題表明文章重在描寫濟南的冬天景象。一年四季中,冬天相對而言是比較無趣的,荒涼寒冷,漫長難熬,而春天、夏天、秋天三個季節自然有生氣、有情趣一些,能帶給人們以希望、溫暖與收獲。這樣一想,專寫濟南,容易千篇一律,難出新意,而寫冬天,易從自然之景中映現獨特的個性、志趣,易于“以吾手寫吾心”,自然易出新意。例如學習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柯巖的《周總理,你在哪里》、劉紹棠的《本命年的回想》等,都可以運用換序法,將標題中的詞序調換一下,自然可以激活學生思維,明了課文的敘寫重點、結構安排、情感抒發、表現手法的選用等。
五、追問法
追問法,適用性最廣,很多課文標題都可以用追問法,在學習課文之前,首先就課文標題拋出幾個問題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猜想、去閱讀、去主動求解。運用雙關修辭的標題,完全可以采取追問法,通過追問,讓學生于簡單中看到復雜,于淺顯中看到深奧,讓學生由漫不經心變得聚精會神、緊張投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學習阿累的《一面》,可以追問:“一面”是什么意思?課文中記敘“我”與魯迅意外相遇的經歷,算是“一面”嗎?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作為工人的“我”對魯迅能夠有全面的了解么?
能了解魯迅的全面嗎?那么本次偶然相遇,“我”對魯迅的哪一面有了真切的了解呢?你能給課文標題“一面”作一個準確的解釋嗎?例如學習契訶夫《變色龍》,可以追問:“變色龍”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課文中的警官奧楚蔑洛夫有什么特點?他與“變色龍”有什么相似之處?課文重點寫的是奧楚蔑洛夫,但以“變色龍”為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例如學習彭荊風《驛路梨花》,可以追問:文中寫“驛路”上的梨花,僅僅寫了自然中的梨花嗎?為什么要讓一個女孩叫“梨花”?這種花人合一的寫法很有特色,但能夠稱得上“梨花”的人,僅僅只是名叫“梨花”的姑娘嗎?解放軍戰士、梨花姑娘的姐姐、梨花姑娘、瑤族老人與“我”與老余,其實都是“梨花”,那么這個“驛路”,可不可以改叫“一路”。將標題諧音為“一路梨花”,你覺得本文重在表達怎樣的主題?
沒有使用雙關手法的課文標題,當然也可以采用追問法,同樣能夠激活學生思維,開闊學生思路。例如學習魯迅的《拿來主義》,可以提問:標題是“拿來主義”,作者為什么從“送去”的現象寫起,“送去主義”有何特征與危害?為什么要提倡“拿來”?怎么“拿來”?“拿來”有什么意義?這些提問其實就是引導學生遵循“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這樣做”“這樣做有何作用”的思維邏輯去思考問題。
這些問題探討清楚了,學生在日后的閱讀與可以養成“析原因→談措施→明效果(前景)”的縝密思維。例如學習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可以追問:“套子”有何特點?別里科夫何以有這種種“套子”?怎樣才能消除這些“套子”?抓住標題中的關鍵詞“套子”進行追問,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能夠促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多層面多角度理解課文,綜合分析探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廣闊性思維。
教學方向論文范文:網絡媒體標題黨失范問題誘因及解決建議
在如今網絡媒體出現的標題黨失范問題十分嚴重,現在各大網站也頒布了相應的措施來予以改善,但是效果卻不明顯,仍然有很多的標題黨利用法律漏洞對標題進行濫用,這就讓網友及相關政府十分關注,為此本文也是對此展開了研究,探究現階段網絡媒體標題黨的失范問題存在的原因,并針對這些誘因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從而規范網絡媒體標題,促進新聞媒體市場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