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精品中文字幕-亚洲女同japan-亚洲女人网-亚洲女人天堂a在线播放-极品小帅哥连坏挨cao记-极品销魂一区二区三区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姿勢控制訓練及效果評價研究

時間:2020年04月1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對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運動員姿勢控制能力進行訓練和評價,為后期的專項訓練實踐提供指導和參考。方法:對13名國家運動員(男性6名,女性7名)進行3種不同的姿勢控制能力訓練,利用METITUR平衡能力測試系統在訓練前后對13名國家運動員進行平

  摘要:目的:對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運動員姿勢控制能力進行訓練和評價,為后期的專項訓練實踐提供指導和參考。方法:對13名國家運動員(男性6名,女性7名)進行3種不同的姿勢控制能力訓練,利用METITUR平衡能力測試系統在訓練前后對13名國家運動員進行平衡能力測試,一個訓練周期后,對2017年和2018年兩個賽季運動員的技術動作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通過METITUR平衡能力測試,13名運動員靜態平衡能力在前后方向上(Y軸向)的穩定性升高,說明運動員在控制重心能力上有所提高。通過訓練前后運動員的動態平衡能力測試人體重心曲線圖,運動員訓練后在支撐面左右方向的自動態平衡能力有所有提高。技術動作對比分析的結果顯示,運動員的著陸成功率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結論:通過為期6個月的姿勢控制能力的訓練,運動員的靜態平衡能力在支撐面前后方向上明顯提高,動態平衡能力在支撐面后的左右方向上有顯著提升。

  關鍵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姿勢控制;平衡能力

滑雪運動

  0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我國正逐步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中國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的舉辦權,冬季項目在我國蓬勃發展,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已成為我國的優勢項目[1],屬于難美項目,動作要求“穩、準、難、美”,是滑雪技術和空中翻騰的完美融合[2]。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動作是由助滑、起跳、空中翻騰和落地4個部分構成,要求運動員在38°的著陸坡平穩站立并滑出[3]。因此,運動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姿勢控制能力,才能順利地完成每一個技術環節,為自己的比賽動作贏得高分。

  近年來,國內外對于姿勢控制應用于不同人群的研究已引起較多學者的關注[4-8]。姿勢控制是一項基于動態感覺運動過程相互作用的復雜技能,其主要功能包括姿勢定位和姿勢平衡。姿勢定位與軀干對齊以及重力有關,而姿勢平衡涉及運動策略的相互協調[9]。在直立姿勢中,人類處于連續調整狀態,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肌肉控制和反饋機制對抗重力的影響。為了保持平衡,姿勢控制傾向于在穩定的基礎上維持身體的壓力中心(COP),這種調節是通過感覺感受器(軀體感覺、前庭和視覺)、肌肉骨骼系統和環境條件的整合來完成的,這些因素共同維持了身體的直立姿勢[10]。

  目前,針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的姿勢控制能力專項訓練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較少,該項目在每4年一屆的奧運周期和每年的4個季節內,究竟該如何安排專項體能和技術訓練方法和手段?針對國家隊重點運動員、一般運動員以及不同性別運動員又該如何進行專項訓練?針對運動員的項目個性特點、關鍵技術環節、身體素質、身體形態、協調性、靈活性、平衡性、控制能力以及項目選材的提高等方面的問題又該如何進行專項訓練?該項目作為高危險項目,運動員損傷風險如此大,又如何為運動員進行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這一系列問題是影響我國該項目發展的重要瓶頸。所以,研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的專項訓練方法與手段已成為目前該項目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本研究運用METITUR平衡能力測試系統,對運動員施以姿勢控制能力的訓練,從訓練前后平衡能力和技術動作分析的角度,研究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的平衡控制能力,為制訂該項目的平衡能力專項訓練提供可靠依據,為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運動員勇創佳績提供科學保障。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13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7人,男運動員6人。從1到13號隨機為13名運動員編號。受試者在訓練和測試期間無運動損傷,競技狀態良好。

  1.2研究方法

  1.2.1姿勢控制的訓練方法

  1.2.1.1感覺系統的控制能力訓練

  其訓練手段的應用時間為春季、夏季、秋季。運動員每周訓練3次,每次30min,蹦床和蹦極訓練交替進行,主要訓練運動員前庭功能的半規管和橢圓囊、球囊的旋轉感覺能力。小蹦床空翻著陸訓練,要求運動員進行空翻后落在比較軟的海綿墊上,每周進行3次,每次訓練30min,主要訓練運動員的本體感覺和前庭功能的橢圓囊和球囊的直線感覺能力。為自動態平衡能力訓練,要求運動員控制壓力中心到達指定的位置,并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短的距離來完成,每周3次,每次30min,主要訓練運動員前庭功能直線感覺以及神經肌肉的本體感覺控制能力。要求運動員采用睜眼和閉眼兩種站立在不穩定的平衡墊上,通過對膝關節的彈力帶進行拉伸干擾運動員的站立,每周進行3次,每次30min。主要訓練運動員視覺以及本體感覺的控制能力。

  1.2.1.2落地技術環節的控制能力訓練

  雙手叉腰,腳尖著地行走訓練。主要訓練小腿三頭肌的離心收縮功能。在腳尖著地行走過程中,體重完全由腳尖部位來承擔,此時需要小腿后部肌群進行強有力的收縮,但是在人體行走的過程中,小腿后肌群是很難承受住整個人體體重的,這將導致小腿后肌群做相應的離心收縮。每周3次,每次訓練4~6組,共30min。

  利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進行薄弱肌群的向心、離心訓練。該系統將設計與測試相結合:首先它根據技術動作過程中各個運動環節的主要肌群參與情況和收縮方式對運動員進行診斷;其次針對運動員薄弱肌群的屈肌群和伸肌群的比值范圍、左側和右側肌力力量的配布情況是否符合項目的專項力量特征和落地技術動作中主要關節肌肉的收縮方式(向心收縮或離心收縮)等情況,為每個運動員提供相應的訓練建議。

  (1)肌肉力量診斷空中技巧項目在助劃、出臺、空中動作和落地過程中的不同時段,對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助劃階段對運動員的下肢肌肉力量要求很高,過去在小腿訓練中強化了小腿三頭肌而忽視了脛骨前肌的訓練;在出臺技術和空中動作中對腰背肌肉方面強化了腰腹肌的慢肌訓練而忽略了快肌訓練、強化了腰腹肌訓練而忽視了背肌訓練,在出臺和落地技術動作中對下肢肌群強化了屈伸肌群訓練而忽視了內收外展訓練,強化了下肢向心訓練而忽視了離心訓練。

  (2)制定訓練計劃時間分為3個階段進行,前8周為第一階段,第9周至第16周為第二階段,第17周至第24周為第三階段。第一階段每周進行2次訓練,每次30min,以髖關節慢速收縮為主,進行內收外展和屈伸訓練,訓練負荷為60°中等強度,每次訓練3組,每組10次。第二階段為每周3次,每次40min,進行髖關節和膝關節的向心力量訓練,訓練側重點以膝關節慢速肌肉力量為主,以髖關節快速肌肉力量訓練為輔;訓練負荷為膝關節30°中等強度訓練,每次為3組,每組12次;髖關節60°中速3組和180°一組,每組12~15次。第三階段為每周3次,每次40min,進行膝關節的離心力量訓練,以股四頭肌的伸肌群離心力量訓練為主,以膝關節的屈肌群和髖關節屈伸訓練為輔;這個過程則根據運動員的實際肌肉力量設定相應的負荷進行訓練;每次為4組,每組12次。

  1.2.2實驗法

  1.2.2.1靜態平衡能力測試方法

  應用芬蘭METITUR平衡測試系統進行平衡測試。要求受試者測試時進行5min的熱身活動,然后按照相應的測試要求進行相應測試準備。要求在4種站姿下進行測試,測試時間均為20s。(1)睜眼雙足支撐平衡:受試者雙足并立于平衡測力臺上,雙手叉腰,雙眼平視前方。(2)睜眼雙足線性支撐平衡:受試者雙足線性立于平衡測力臺上(右腳在前)受試者姿勢同上,雙眼睜開平視前方。

  (3)閉眼右足單支撐平衡:左足提起在測力板前上方約20~30cm,雙手叉腰,雙眼閉上。(4)閉眼左足單支撐平衡,右足提起在測力臺前上方約20~30cm,雙手叉腰,雙眼閉上,持續20s。組間歇為30s。測試可得重心在左右方向(X軸)及前后方向(Y軸)移動的距離、移動速度和速度矩等平衡能力評價指標。靜態平衡能力指標選取及測試指標定義:X方向平均值:測試者重心在X方向移動的平均距離(即重心的左右方向的移動距離)。Y方向平均值:測試者重心在Y方向移動的平均距離(即重心的前后方向的移動距離)。X軸方向移動距離:測試者重心在X方向移動的總距離(即重心左右方向的移動距離)。

  Y軸方向移動距離:測試者重心在Y方向移動的總距離(重心前后方向的移動距離)。X軸方向平均速度:測試者重心在X方向移動速度(即重心的前后方向的移動速度)。Y軸方向平均速度:測試者重心在Y方向移動速度(即重心的左右方向的移動速度)。曲線覆蓋區域半徑:在圖形窗口中,覆蓋指定百分比的重心移動曲線所需的圓形的半徑。水平距離:給定包含重心曲線X坐標的距離范圍。

  1.2.2.2自動態平衡能力監控方法

  在METITUR平衡測試系統的動態測試模塊內,系統在前、后、左、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8個方向分別規定8個方框,要求受試者控制人體重心,以最短的移動距離和最少的時間來完成,受試者在每個方向所用的移動距離和時間越短,表明在該方向上控制人體重心的能力越強。

  1.2.2.3兩賽季運動員技術動作質量對比分析

  將不同時期的研究成果隨時反饋到國家隊教練員并開展訓練,在此期間,長期保持1~2名成員跟隨國家隊進行相應的訓練方法和手段的指導工作。通過一個周期的訓練,對2017年和2018年兩個賽季的技術動作進行統計分析。

  1.2.2.4數理統計法

  應用SPSS17.0,對訓練前后運動員平衡指標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當P<0.05,表明訓練前后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靜態平衡能力監控評價

  在靜態平衡能力測試中,由于運動員在整個運動中,均為雙腳同時控制重心,故選擇雙腳睜眼情況下的平衡能力進行評價。通過本賽季訓練,13名國家隊運動員在雙腿睜眼的站姿下,靜態平衡能力在支撐面左右方向(X軸向)移動距離和移動速度明顯提高,說明運動員在控制重心能力上有所提高。13名運動員在4種站姿下的靜態平衡能力在支撐面前后方向上(Y軸向)的穩定性普遍升高,表明運動員姿勢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2.2自動態平衡能力監控評價

  針對自動態平衡能力,可通過訓練前后運動員的人體重心曲線圖來進行檢驗。運動員訓練前后自動態平衡能力重心控制曲線圖,要求運動員以最短距離、最快速度的控制身體重心去經過每一個相鄰的方框,黃色曲線代表身體重心經過的路徑。運動員在支撐面后側左右方向較差,技術訓練后自動態能力明顯提高。

  2.3動作質量完成情況

  對2017年和2018年兩個賽季的技術動作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國家隊重點運動員女子徐××、張×,男子齊××、賈××的動作完成質量均有所提高。5名運動員在世界杯比賽中落地成功率均有所提高,特別是女子運動員,其落地成功率分別提高了28.79%和24.44%,男子運動員齊××的落地成功率提高21.25%;賈××的提高指數較低,原因可能為難度系數在本賽季大幅度提高,與在賽季后期造成受傷有關。

  3討論分析

  3.1姿勢控制訓練對運動員的影響

  身體姿勢控制體現了人體骨骼、肌肉、內臟器官和神經系統等各個組織的力量關系[11]。錯誤的姿勢可引起肌肉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甚至韌帶的損傷[12]。人體的姿勢受遺傳、年齡、性別、環境條件、情緒狀態和身體活動六大因素影響,其中身體活動對后天的姿勢改變尤為重要[12]。倪維廣等對13名平衡能力不足的網球運動員進行了一系列個體化的姿勢控制訓練,發現姿勢控制訓練對運動員的肌肉力量恢復效果較好,康復周期變短,平衡能力得到改善[13]。郭世欣對不同運動等級運動員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進行研究,證實肌肉力量訓練可提高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并指出在今后運動員的選拔和訓練中應當更加重視運動員的姿勢控制和平衡協調能力[14]。

  本研究首先對運動員進行了感覺功能的控制能力訓練,主要目的是訓練運動員的前庭功能和本體感覺。前庭是控制人體姿勢平衡的重要器官,分為橢圓囊、球囊和3個半規管,是反映身體(或頭部)旋轉運動的感受器。前庭覺又叫平衡覺,能夠反映人體姿勢和地心引力的關系,與人體的本體感覺密切相關。婁彥濤研究了前庭功能感受器對空中技巧運動員向左右側旋轉后的平衡控制能力,得出右側旋轉后的運動員在前后方向上的落地穩定性稍差,提出了應加強運動員的前庭功能訓練的想法[15]。

  感覺功能在空中技巧項目的助滑、出臺、騰空、落地4個技術中貫穿每個技術環節。如運動員做3周臺動作時在助滑階段,運動員以19.5m/s的速度通過過渡區后滑向跳臺,出臺時在16.78m/s的速度下要求保持178°體位角度騰空,空中動作第二周要求在0.8s內完成360°空翻加720°的轉體動作,落地時在騰空高度為17.5m高空下,高速著陸在37°著陸坡后平穩滑出。其中在空中動作階段為開放式運動鏈,運動員在處于頭部朝下方向時為閉眼狀態,部分運動員在整個空中動作中一直處于閉眼狀態,每周的動作時機是否在12點完成空翻加轉體,完全由前庭系統和本體感覺來決定[16]。

  研究表明人體在頭部后仰50°~55°時,對前庭功能影響較大,當運動員在空中處于頭部后仰時,空中姿勢控制幾乎由本體感覺和肌張力來決定[6]。本研究對運動員進行了肌肉的離心訓練,離心收縮是指肌肉在收縮產生張力同時被拉長的收縮方式。離心運動可以使關節維持更好的穩定性,防止各種傷病的發生[17]。劉洋比較了腘繩肌的離心訓練和徒手單腿硬拉對足球運動員的平衡穩定性影響,結果顯示離心訓練后運動員的姿勢穩定性恢復更好[18]。吳鳴淵比較了離心訓練和日常活動訓練對籃球運動員爆發力和靈敏素質的影響,進一步證實離心訓練對運動員快速力量和專項速度的產生有較大提高[19]。本研究在訓練運動員前庭功能的同時,又配合肌肉的離心訓練更加提升了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和穩定性。

  3.2平衡能力對運動員的重要性

  平衡能力又稱穩定性,是調控人體的支撐面(BOS)和人體質心(COM)關系的一種能力[3]。空中技巧三周臺運動員著地時地面的反作用力是自身體重的5.22~6.02倍[7],在著地環節因地面作用力的強大,對運動員的姿勢控制要求尤為重要。人體平衡分為靜態維持固定姿勢和動態調整維持姿勢,其中動態又分為自動態(無外力作用下進行各種自主運動重新獲得穩定狀態的能力)和他動態(受到外力干擾時恢復穩定狀態的能力)兩種類型。空中技巧項目的動態平衡能力主要來自于自動態平衡能力[20]。

  閆紅光研究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起跳和著陸時足底壓力的變化特征,發現二周臺的bLT動作在起跳和著陸階段整體穩定性最好,而bLF動作整體穩定性最差,提出要針對性加強運動員下肢平衡能力訓練的建議[20]。豐力對空中技巧運動員的助滑階段進行了動力學和運動學分析,發現蹲踞下滑和直立起身階段,運動員的髖關節以及平滑舉肩階段運動員的肩關節對雪面的反作用力起到重要作用,提出應當加強運動員的平衡控制能力和對姿勢與速度的感知能力的想法[21]。

  本研究分別在姿勢訓練前后對運動員的靜態平衡和自動態平衡進行對比,在靜態平衡方面,13名運動員在前后方向上(Y軸向)的穩定性普遍升高,表明姿勢訓練后運動員的靜態平衡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人體骨骼肌正常收縮時,肌纖維交替收縮使肌肉處在一個持續緊張的狀態。腱梭和肌梭作為兩個張力感受器,當人體進行一系列姿勢訓練時,肌肉收縮、放松或拉長,它們都會對感受器產生一定的興奮和刺激,大腦皮層被激發,中樞系統通過反饋和分析感知身體各部分關節、韌帶以及器官的工作狀態,再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反饋機制使身體重心保持在相對平穩的狀態,最終使身體達到平衡[9]。靜態平衡能力的提升為運動員完成4個技術環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筆者認為尤其是在助滑和起跳階段運動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為在助滑階段運動員需要一定的靜態平衡能力來獲得穩定的出臺速度,從而保持固定的姿勢,以精準的方向進入起跳臺和過渡區[3]。

  而在起跳階段,運動員也需要一定的靜態平衡能力來維持自身的剛性制動,獲得合適的體位角以達到騰空的遠度和高度。另一方面,13名運動員在左右方X軸上的穩定性普遍降低,表明姿勢訓練后運動員在左右方向上的穩定性有所下降。這種左右不對稱的靜態平衡能力的降低,可能會在運動員的轉體階段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對運動員轉體時上肢姿勢的擺動影響較大。在自動態平衡方面,13名運動員完成姿勢訓練后,在支撐面后側的左右方向平衡能力有所提升。自動態平衡能力與人體的本體感覺、身體活動度和肌肉控制有關。運動神經元是負責將脊髓和大腦發出的信息傳到肌肉和內分泌腺,支配效應器官活動的神經元。

  它能夠程序化地控制肌肉進行收縮、舒張,姿勢訓練是將人體原有的平衡狀態打破,建立新的平衡狀態的訓練,它會使人體中層和深層的小運動神經元先被募集,再讓淺層的大運動神經元后被募集,姿勢控制訓練有利于深層的核心肌群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從而提升自動態平衡能力[22]。本研究所采取的姿勢控制訓練中,尤其是離心訓練,對運動員的核心肌群產生收縮、拉伸以及放松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自動態平衡能力[9]。

  在13名運動員中發現有5名重點運動員在兩個賽季的世界杯比賽中落地成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說明長期的姿勢訓練對運動員的靜動平衡能力都有提高。因運動員在著地后會有一段高速滑行的階段,運動員既要行使前庭功能來保持靜態平衡的能力,又要具備一定的本體感覺維持動態平衡,平衡控制能力不足的運動員會導致著地的成功率降低,更為嚴重者將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因此長期的姿勢控制訓練可提高運動員的平衡控制能力,也進一步提升了運動員的比賽成績。

  4結論

  通過為期6個月的姿勢控制能力的訓練,運動員的靜態平衡能力在支撐面的前后方向上明顯提高,動態平衡能力在支撐面后的左右方向上有顯著提升。運動員通過姿勢控制能力的訓練后,平衡控制能力取得了較好的專項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馮其斌,吉喆,國英男.世界自由式滑雪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J].湖北體育科技,2019,38(9):811-815.

  [2]閆紅光,馬毅,婁彥濤,等.國家優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下肢肌力特征與靜態平衡能力關系探討[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31(3):9-12.

  [3]婁彥濤,郝衛亞,王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平衡控制能力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6,52(4):113-126.

  [4]郄淑燕,王叢笑,汪杰,等.平衡姿勢控制訓練聯合核心穩定性訓練治療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的臨床療效[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33(12):1416-1419+1439.

  [5]WilliamsD.S.,MurrayN.G.,PowellD.W.Athleteswhotrainonunstablecomparedtostablesurfacesexhibituniqueposturalcontrolstrategiesinresponsetobalanceperturbations[J].JournalofSportandHealthScience,2016,5(1):70-76.

  體育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體育科技雜志》創刊于1959年,本刊為雙月刊,主編:田野。國內統一刊號:CN41-1105/R,國際刊號:ISSN1002-9826。 由國家體委科研所、情報所主辦。該刊介紹體育科研成果、交流訓練經驗,溝通國內外科技信息。主要讀者對象:體育系統各級管理者,各級教練員、運動員、體育教師、體育科研人員及體育專業學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 琪琪伦伦影院理论片 |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 同时被两个男人轮流舔 | 欧洲最强rapper潮水喷视频 | 爱情岛论坛免费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天堂 | 晚夜免费禁用十大亏亏 | 亚洲日本乱码中文论理在线电影 |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久久无码 |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看视频 | 0855福利|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 四库影院永久国产精品 | 亚洲AV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 免费果冻传媒2021在线看 | 日本熟妇乱妇熟色A片蜜桃 日本熟妇多毛XXXXX视频 | 亚洲精品色情APP在线下载观看 |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在线播放 | 共妻肉多荤文高h一女n男 | 色多多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 天天槽任我槽免费 | 亚洲色欲色欲www474ee | 青青草色青伊人 | 国产亚洲精品黑人粗大精选 | 久久视频精品38线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天堂 | 精品亚洲午夜久久久久 | 老师好爽你下面水好多视频 | 欧美另类极品videosbest | 国产AV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父亲猜女儿在线观看 | 久久内在线视频精品mp4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日做夜夜欢狠狠免费软件 | 国产精品在线手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