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0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在初中地理的學習當中,初中地理按照類別分為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比自然地理而言,人文地理更具備感性,人文地理通過研究種族、宗教、文化、人口、經濟、語言等方面來了解人文的色彩和價值。初中地理教學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往往抓不住人文地理教學的主干,對于人文地理的講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知識的講解和傳授都是書中各種文字描寫的堆砌。為了探究人文地理教學的正確方法,本文從初中地理教學的角度學習認識人文地理,旨在掌握正確的人文地理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的角度;人文地理
與自然地理的教學不同,人文地理更偏向于感性的學習和認識。現行的初中地理教學一直采用自然地理教學的方法來講解人文地理的知識和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背離了人文教學的真正價值和意義。人文地理以“人”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同的種族和人口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人文地理存在的價值就是對人類的發展形成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這點在區域地理教學當中最為突出。
初中人文地理知識的概述
人文地理知識的范圍
在初中地理的學習當中,人文地理研究的主要是與人發展有關的各種要素。像是宗教、人口、文化以及語言等都是極具代表性的與人文地理相關的知識。這些知識的研究范圍往往集中在某個區域,經過漫長的發展,人類依靠自然環境摸索出了一套生存法則,受地理、氣候以及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人們又會形成不同的生活習慣。從辨證法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受自然地理的影響,同時人文地理又會反過來影響和改造自然地理,二者是相互區別,相互依存的關系[1]。
人文地理與教學的聯系
從學科的角度上講,一個學科要具備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架構,還需要有各項科學研究去證明相關的知識。人文地理的知識涉及內容面廣且知識點較為繁雜,一般人很難找到其中的內在聯系。而在地理學科的發展當中,人們規定了自然地理到底要學什么內容,而且怎么樣學習這些內容。自然地理開始以區域為單位,研究不同區域的產物、人口、農業、民族等相關概念,這些要素是人文地理學科的基本構成要素,研究和學習這些內容能夠找到一些人為現象發生的原因。而具體學習的過程需要以當地的物產為主要線索。從中拓展經濟和文化等其它的學科要素[2]。
初中人文地理知識的特點
趣味性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大多是一些抽象的理論和概念,期間也會涉及到一些運算。特別是復雜的地理圖片如等高線等不容易讓學生理解。人文地理多是講解與人們生產生活有關的概念,其中往往涉及到某一地區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點,這些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探索和了解某個地區的機會,尤其是當課本配有生動的圖片后,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用性
在人的生活當中,免不了與人溝通和交流。在漫長的歷史更替和發展過程當中,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們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習俗。對于這些區域人民來說,有些事認為是不幸的、有忌諱心理。當去這些地方旅游時,學到的人文地理知識就能避免與人發生沖突。“入鄉隨俗”這一詞就是對人文地理功用最好的文字描述。人文地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實際生活[3]。
從教學的角度認識初中人文地理知識
利用情境教學法認識人文地理知識
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大都來源于生活。這些知識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講解人文地理知識時,不能單單局限于課本。若是割裂了書本與生活的聯系,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習就會變得抽象。情境教學法是教學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能幫助學生建立對人文地理知識的認識。像是當人文地理知識講解某個地區的宗教信仰和人口組成時,光從文字描述來看,是蒼白的且缺乏說服力,這時教師需要設立教學情境,播放與其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輔助學生學習。
正確把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聯系
由于地理條件的不同,造成了處在不同地區的人民有著不一樣的文化習俗。生產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地理因素的影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國勞動人民所編寫的節氣表,充分現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內在聯系。不同節氣進行不同的生產活動,還說明了二者存在必然的聯系。二者的聯系需要學生認真把握,并同時還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人文地理承載了人類的文明
人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會彼此形成大大小小的群體。而這些群體又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文化、種族、語言等人文地理因素造成的,研究人文地理還能解釋人類發展的文明現象,這對人類日后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地理教學論文范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結語:總的來說,人文地理是初中地理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文地理應當和自然地理結合起來學習,同時還要聯系生活實際,增加學生的感悟,進而提高人文地理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田華靜.從初中地理教學的角度學習認識人文地理[J].讀天下(綜合),2018(19):170-170.
作者:藍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