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3月2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開設綜合實踐課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當前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帶來了較大限制,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不利于其綜合成長。因此,小學綜合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的難點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綜合特征制定有效的對策,確保綜合實踐課程的有序開展,本文就小學綜合實踐課中讓學生“活”起來的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課;讓學生“活”起來;有效策略
在我們國家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之下,小學階段的綜合實踐教學也在不斷進行變革,融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尤其是在現階段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人們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重視度越來越高,而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落實以生為本理念,有效解決實際教學重難點問題,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展開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動”起來,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與效果,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綜合實踐課的難點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具體可行的教學對策。
一、當前小學綜合實踐課的難點
現階段的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諸多難點,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為綜合實踐課程的有效實施帶來了影響與阻礙。首先,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材標準難以統一,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也會有所不同,導致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的開展比較混亂,無法有效進行綜合性的開展。
其次,雖然當前階段大多數的小學都已經設置了綜合實踐課程,但是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已經根深蒂固,導致許多教師的重視度不夠充足,缺乏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熱情,并且難以有效體現出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導致了綜合實踐課程的價值難以獲得有效體現。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推動其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具體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導致了教學的意義難以體現出來。因此,教師需要結合現階段的小學綜合課程教學難點進行分析,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活”起來,進而確保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質量提升。
二、小學綜合實踐課中讓學生“活”起來的策略
(一)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新的教育改革中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考,給予學生充足的表現機會與展現平臺,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教育的宗旨,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與良好發展。因此,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實際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全面將學生在整體教育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有效實現教學的目標。
例如,在進行“餐桌禮儀”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組織學生們進行了實踐操作,將課桌拼成了一個大餐桌,引導學生們思考自己在參加家庭聚會的時候,分別有什么人?這時候學生們分別表示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等等。然后,筆者引導學生們展開了角色扮演的活動,結合學生們所說的人物,合理分配角色,提醒學生們在吃飯之前應先洗手,并且在入座時應請長輩先坐,自己才可以入座,在入座之后需要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的座位下。
然后,筆者請一名學生用餐盤練習用餐的姿勢,其他同學應認真觀察,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見,再展開全員練習。如此一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有效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們在角色扮演活動當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進行了練習,幫助學生掌握到了餐座上的禮儀,進而有效強化了學生的記憶與理解程度。
(二)展開合理教學引導
雖然現階段的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當中提倡讓學生“動”起來,但是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比較小,具體到實踐活動參與的過程中依舊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這樣才可以確保整體教學活動的質量與效果提升。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方向,還需要適當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當中。
例如,在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為了有效調動學生們的自主思考能力,提出了:一旦發生火災,你知道怎樣報警嗎?你能說出幾種逃生方法嗎?校園防火應注意什么?怎樣正確使用液化氣、煤氣?如何正確使用電器?有哪些火災撲救方式?人身著火的時候應如何自救?樓房著火應怎樣逃生?然后,筆者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展開了想象,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能夠自主動腦思考,并且要求學生們作出回答、總結。
最后,筆者再結合學生們的回答作出補充與指導,這樣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記憶與掌握程度,并且合理組織學生們開展火災逃生演習活動,要求學生們將掌握到的消防安全知識應用起來。如此,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有效轉變了傳統的講解模式,讓學生“活”起來。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小學階段開展綜合實踐課程主要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并且能夠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知識、應用知識。鑒于此,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組織學生們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當中強化自身綜合素養。
例如,在進行“相冊制作”教學的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們掌握到用PPT新建相冊,在幻燈片中插入音樂背景、圖片,并且設置動作按鈕的技能知識以后,筆者結合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征等引導其進行了比較合理化的分組,為各小組布置了一個相關的課外任務,讓小組之間合作完成。如此一來,這種教學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主動性,同時還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西部素質教育》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主管/主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師進修分會指導的教育類學術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國教育界,以“重點反映我國西部地區素質教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介紹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秀教育成果,反映我國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動向與經驗,打造西部地區素質教育研究與交流平臺,推動西部地區教育進步”為辦刊宗旨,恪守“追蹤教育研究前沿,關注教育實踐熱點,探索創新教育理念,傳播教育教學信息,總結教育實踐經驗”的辦刊理念。
總而言之,隨著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不斷變革以及課程標準的不斷完善,對于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重難點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活”起來,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有效推動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東麗.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241.
[2]張秋霞.淺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探索[J].科技視界,2015(20):215.
作者: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