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3月2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一、調查意義和目的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普及下,農村小學也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但是在這種大好前景下,目前的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本人就近年從事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經歷,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進行淺薄分析以及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再者,作為未來的信息技術型人才,我們有責任對農村中小學做調查研究,這樣可以使我們較清楚地認識到當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面臨的問題,進而為解決問題提供理論和事實上的依據,同時也為以后投身于教育事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那么,在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很少有人作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因此,調查分析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目前的狀況及面臨的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為相關部門作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原因,我覺得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研究顯得的迫不及待。鑒于此,我進行了農村信息技術課教育的調查。力在通過調查,對各類學生進行分析,剖析學生學習的現狀,找出影響信息技術課堂秩序各種因素,尋找出課堂評價的策略,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
二、方法及內容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資料收集法。分別針對教師、學生和家長幾大群體設計了三種不同的問卷。同時,還收集了10所農村鄉鎮學校的教師工作量情況調查統計表,以便更好的掌握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教育現狀。
本次調查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大的方面: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的配備現狀;信息技術教學的管理體制和考試考核制度;信息技術教師資源以及自身的信息素養;小學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以及學習現狀;小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認識以及看法等。
三、調查結果
(一)教育主體方面
1、教師方面
教師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參差不齊。經過對教師問卷的匯總,可以看出63.16%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自己不解的問題;31.58%的教師認為除了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外,最主要的是培養他們運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工具的意識;當然也有5.26%的教師認為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為他們的將來做準備。
2、學生方面
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與應用各不相同。關于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這個問題,通過我的調查整理得知,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所占的比例雖然很高,但是多數小學生只是停留在“玩過”這一層面上。教學點的情況就不太理想,從調查中反映出的現狀是教學點學校的設備陳舊落后,僅有的幾臺電腦都配置較低,難以適應學習的需要。
3、家長方面
家長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與看法眾口不一。調查得知,60%的家長很愿意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但是有40%的學生家竟然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技術教育。他們覺得小學階段學號語數英等“主要課程”就行了,不要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所以這部分家長不愿意滿足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需求,認為沒有必要。
(二)教育客體方面
通過調查分析,目前農村中心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很好,甚至出現資源過剩,但是對資源的利用情況不容樂觀。部分農村教學點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雖然單薄,資源有限,但利用率卻很高。特別是一些教學點僅有的幾臺電腦一天在工作著。
四、對調查結果的討論及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1、從領導到教師要加強對信息技術課的認識,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
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待教師喂的“鴨子”,而新型的教學形勢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要具有一個相當的水平,這一點就需要教師首先具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認識;其次要對計算機知識有相當的認識。這不僅要求教師對計算機的操作有相當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對計算機在教學中所具有的真正價值與意義之所在有明確的認識;
2、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要加強在職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就需要教師通過各種的學習或是培訓方式對信息技術知識方面進行學習與加強,以在信息技術方面達到一個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平,而這就要通過各種培訓方式進行學習了。培訓后的教師具備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懂信息技術、懂信息化教學,他們將學到的信息方面的新型知識應用到課堂演示上,并且能夠熟練的將計算機作為他們的備課工具。進而在這新型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熟練的利用信息技術這個新工具推動教育的發展。
3、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
改變認識觀念,提高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就當前小學生在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上存在的偏差。首先學校應該對學生開展一門信息技術學科導引課程,讓中小學生正確的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本質所在,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指引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其次家長應該在孩子的信息技術學習上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的學習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最后學生自身要深刻了解信息技術的價值,把信息技術當作今后學習和生活的一種必備技術。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自身探索創新、團結合作的精神。
4、改善家長對子女信息技術教育問題的幾點嘗試。
就當前信息技術教育中家長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各個鄉鎮可以利用農村成人技術教育學校這個大好平臺,對學生家長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特別是一些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鄉鎮。這樣不僅有利于引導教育子女學習信息技術,對家長的教育宣傳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學校應該向家長說明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長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家長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可以起到監督和引導的作用。
5、協調好學校、家庭、社會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營造全社會良好的信息技術氛圍。
要鼓勵計算機專業、信息技術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到學校從事信息技術教學。有條件的家庭,盡量讓學生早點接觸電腦,購買家用電腦,從小培養們對電腦的興趣和愛好,提高他們對電腦的認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社會各界也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機會從不同渠道接觸電腦,主要是做好宣傳工作,營造輿論,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6、學校領導要正確看待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應合理分工,讓已有的信息技術老師發揮其專業特長,承擔學校信息技術教學及研討工作。
建議學校一定要讓專業的信息技術老師上信息技術課,師資力量有限的學校可以對教師進行適當培訓后,讓其承擔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再也不能隨意指派一名老師上信息技術課了。
7、信息技術培訓、信息技術教研要做到位
信息技術學科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學科。很少有人關注和研究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有效性,這樣是很不利于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的。所以,教研部門在組織公開課或送教下鄉等活動時,可以把信息技術學科也納入范圍,帶動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
8、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制定有效的信息技術考核方案。
由于信息技術課程沒有升學和考試的壓力,領導對該學科普遍認識不足,缺乏重視,所以也就從來沒有制定相關的考試考核方案。各級教育部門可以成立信息技術教育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負責制定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規劃、政策,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經費投入、設備配置、軟件開發、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統籌領導與協調。
信息技術論文范例: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
總之,我們要從根本上改變形式主義的信息技術課教育模式,從教育結構上推進信息技術課教育質量,讓學生真正領略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欲望結合教學要求,不斷更新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提高教育的質量。
作者:張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