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1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考察探究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四種主要活動方式之一,是學生從自身生活、自然及社會現象中發現和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假設,自主選擇實踐的方法,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去研制工具、搜集資料、獲取證據,并對資料進行分析,從中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小學考察探究活動的有效實施需要因地制宜選擇主題,把握關鍵要素深入開展,客觀公正的實施多元評價。
【關鍵詞】考察探究 組織實施 有效
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指出:考察探究是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在觀察、記錄和思考中,主動獲取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如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研學旅行等,它注重運用實地觀察、訪談、實驗等方法,獲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1]。
考察探究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但從目前的實施現狀來看,很多學校并沒有突破以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單一層面,例如針對傳統節日的考察探究,仍停留在搜集“古詩詞”“習俗”“傳說”等活動,甚至有的學校為了追求檔案的規范,給學生設計統一的表格,讓學生采用填空的方式完成所謂的“研究”;看似開展熱鬧非凡的研學旅行活動,很多仍然停留在走一走、看一看的淺表體驗層面,既沒有經過集體的食宿,又沒有開發一定的課程,卻打著“研學”的旗號一路高歌。
基于當前現狀,結合筆者思考,對組織開展考察探究活動從關注主題選擇、深入開展、多元評價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一、因地制宜選擇考察探究活動主題
開展考察探究活動時,要注意因地制宜的選擇活動主題,確保活動的可行性。首先,要考慮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特點,立足學校環境特色選擇主題。例如南京孝陵衛中心小學開展的中山陵、明孝陵研究,南京赤壁路小學開展的民國建筑研究;其次,要立足學校師資情況及學校社區人力資源特色開發主題。例如北京東路小學的娃娃科學院、蘇州立達中學的父母講師團均體現這一特點;第三,要立足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課程整體規劃研發主題。例如海陽市亞沙城小學的“走進亞沙展館”“沙畫制作”“探秘海洋”等系列課程均與學校的辦學特色有機結合。
學校周邊及所在地的課程資源是學生開展考察探究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可以采用雙方聯合協作的方式,構建平臺,開發資源。例如城市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博物館、科技館等文化教育資源;農村學校則可以充分挖掘當地民間習俗、風土人情以及山川、河流、林地等資源。
二、把握要素深入開展考察探究活動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指出“考察探究活動的關鍵要素包括:發現并提出問題;提出假設,選擇方法,研制工具;獲取證據;提出解釋或觀念;交流、評價探究成果;反思和改進。”[1]考察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把握好關鍵要素。
為了確保探究活動的深入開展,教師要在實施各階段把握關鍵要素,做到合理引導、有效指導。提出問題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身邊的世界,認真思考生活中的現象,積極討論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選擇方法,研制工具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明確研究方向,制定活動整體方案及小組具體活動計劃,為研究活動做好準備;獲取證據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采用適宜的研究方法、運用多樣化的研究方式開展實證研究,多途徑獲取證據;展示交流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進行反思,提煉成功經驗,總結失敗原因,并提出進一步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把活動權與支配權交給學生,引領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在活動中感悟,在反思中升華,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強加給學生;還要注意鼓勵引導學生在研究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將考察探究活動推向深層次延伸。
三、客觀公正多元評價考察探究活動
活動評價是考察探究活動必不可少的要素,應該堅持指導性、客觀性、公平性等原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多元化實施,既要重視活動過程評價,又要重視活動成果評價。在評價的主體上一般分為自我評價、伙伴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以及活動涉及的社會層面相關人士的評價。教師要注意評價引導,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檔案袋評價法是考察探究活動比較常用、實效性強的評價。引導學生將參與活動的照片、收集的資料和數據分析、研究報告等材料裝入檔案袋,評價時依據檔案袋中的材料,綜合分析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現,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考察探究活動。為了體現公平性、客觀性的評價原則,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根據活動主題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中小學論文范例:機制創新引領中小學法治教育
總之,考察探究活動為學生構建了開放的學習環境,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是綜合實踐活動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活動方式,是每個學生都應參與和經歷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生活、社會中的小問題著眼選擇課題,要以“童眼觀世界”的理念,敢于把小問題做大、做深。同時,教師要轉變指導方式,注意不能包辦,要成為學生探究過程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這樣才能確保考察探究活動獨特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1
[2]趙霞.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指南.濟南:明天出版社,2018.5.
作者: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