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2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 要】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 古詩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學好古詩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古詩
古詩涉及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內涵具有重要的價值。 如何引導學生賞析古詩,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重要課題。 鑒于此,本文圍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策略展開深入分析。
一、比較“詩”“詞”不同,提高鑒賞能力
對一些學生而言,詞只是稍微長一些的“詩”,他們根本無法判斷這兩種體裁的本質區別。 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詞”,才會出現這種謬誤。 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比較“詩”“詞”異同。 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古詩之美。
語文論文范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析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四時田園雜興》時,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詩”這種體裁,教師將《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作為對比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組詩、詞的不同。 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找出了四大不同之處。 第一,題目上的不同,《四時田園雜興》只有一個標題,但是《清平樂·村居》卻有詞牌名; 第二,字數上的不同,《四時田園雜興》總共28個字,而《清平樂·村居》卻有46個字,詞比詩要長一些; 第三,結構上的不同,《四時田園雜興》屬于七言絕句,而《清平樂·村居》分為上下兩闕; 第四,結構上的不同,《四時田園雜興》每一句都是7個字,但是《清平樂·村居》每一行的字數并不固定,有的是5個字,有的是6個字。 在比較過程中,學生對古詩的認識更加清晰深刻。
“詩”和“詞”看似相似,實則有著本質的不同,而這也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 比較詩、詞異同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古詩的探究熱情。
二、鼓勵動筆創作,提升文化素養
學習古詩就是為了體會古詩中的美,感知古詩所描繪的意象。 嚴格來說,學習古詩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讓學生更加親近傳統文化。 所以,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不妨讓學生動筆寫一寫詩,或者將古詩進行改編,進一步激發學生學詩的熱情,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古詩之美。
例如,在教學王昌齡的《出塞》這首詩歌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誦讀詩歌,讓學生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以及情感。 在完成這一步后,教師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試著改編這首詩歌,可以寫成散文,也可以寫成小說,甚至可以寫成現代詩。 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的學生將這首詩歌改編成了一篇敘事散文,她是這樣寫的,“當我登上漠北的古城樓,極目遠眺,那明月如此皎潔。 秦漢時期修建的關隘、那連綿不斷的長城,在遠處的云層里若隱若現。 壯士出征,是多么壯觀的畫面,想必這里曾經糾結過很多將士! 而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他們也消失在了時間的洪流里。 假如當年飛將軍李廣仍然活著,絕不會讓胡人的鐵騎翻過陰山,犯我邊疆! ”通過動筆創作,學生可以進一步體會詩中蘊藏的愛國熱情,有利于深化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案例中,為了幫助學生感受詩詞之美,體會詩詞中蘊藏的情感,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古詩創編。 在創編的過程中,學生將和詩人換位思考,對詩中的情感、意象有更加深刻的領悟,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古詩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
三、創新教學模式,展現古詩意境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材中收錄的詩歌不僅篇幅短小,而且畫面感強。 在教學這些詩歌的時候,有的教師常常逐字逐句引導學生學習,但是這樣做并不能增添詩歌的美感,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事實上,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是藝術美的集中體現,如果用單調的方式展開學習,并不能彰顯詩歌的美。 對此,教師不妨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畫一畫所讀的詩,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意境。
例如,在教學《山居秋暝》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圍繞詩句展開創作,也可以模仿課文插圖為這句詩配上相應的圖畫。 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組合,也可以單獨創作。 多數學生選擇和他人合作,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獨立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選擇了“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一句詩,因為詩人筆下的群山在沐浴了一場秋雨后,呈現出空曠恬淡、蕭瑟清靜的氛圍,令人觀之神清氣爽、怡然自得。 為了更好地展現詩中的意境,有的學生特意畫了一座山,還在畫的上半部分精心點綴了一些雨滴,甚至用黑色的畫筆在山的中間反復勾勒,力圖呈現詩句原意。
案例中,教師在教學詩歌過程中,并沒有遵循傳統的套路,而是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發揮奇思妙想,圍繞詩歌內容展開二次創作。 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感受詩歌的魅力。
總之,詩是一首無言的音樂,更是美的化身。 在小學階段,古詩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 如何提高詩歌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愛上古詩,是每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核心任務。
【參考文獻】
[1]趙曉紅.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華夏教師,2019(27):31.
[2]周曉亮.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3):126+128.
作者:丁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