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5月1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和義務教育的普及,我國人民的整體素質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義務教育的升華——高校職業教育成為社會和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的支柱。我國真正的現代土木工程建設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發展迅速。此后,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與現代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協調發展。特別是近20年來,發展非常迅速,隨著高等院校的專業教育對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土木工程的整體施工和設計、施工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融合
引言
在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知識,技術技能比賽,檢驗,測試儀器的改進創新實踐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為培養創新型本科人才非常重要。基于實施實踐教學創新模式的理念,對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實踐研究和成果分析,為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的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土木工程評職知識:土木工程學報被sci收錄了嗎
1.土木工程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土木工程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程應用專業,該專業的實踐環節包括認識實習、勘察實習、地質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除了調查實習、地質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學校都可以自己解決,其他的實習都必然與企業相關。特別是生產實踐時間最長,離開企業是根本無法完成的。此外,畢業生最終會進入社會。除了創業或進入公務員,他們中的大多數會進入企業。然而,企業追求的是經濟效益最大化,所以他們希望畢業生一到公司就能工作。但目前的現實情況是,高校培養的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掌握較好,實踐能力較差,高校與企業之間缺乏溝通。因此,要在供應商和供應商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即大學和企業,即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校企合作滿足社會需求,與市場接軌,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實踐。通過校企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使企業獲得人才,學生獲得技能,學校得到發展;實現學校、學生、企業、社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各司其職、共同發展”的多贏結果。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具有戶外作業、影響因素和不安全因素的特點,企業在實習過程中通常會擔心學生的安全,而且一般不愿意接受,所以很難推動校企在土木工程方面的合作。根據土木工程專業的特點和實踐,促進合作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應用人才的探索和實踐,提高我們的大學主修土木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培養了一批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扎實的專業知識,適應市場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2.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創新創業教育在各高校中正不斷深入推進,但在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尚處于探索階段,目前還存在著影響本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一系列問題。
2.1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認識不足
稱為雙重打擊的國家背景下,各大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全面展開,但一些高校創新教育的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開展教育的方式通常是一個單一的、創新創業教育片面理解等成立公司或打開一個商店,等等,創新創業教育與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缺乏有機結合。顯然,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專業教育背景下培養具有基本創業素質的人才。
2.2師資隊伍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土木工程專業作為一個傳統的工程專業,擁有一批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以及一批教育水平高、學術能力強的教學科研人才。然而,既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又具備創業實踐經驗的人才仍然缺乏。在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大部分教師以往主要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背景,難以滿足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因此,加強以土木工程創新創業教育為背景的師資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2.3人才培養目標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融合不夠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據統計,我國已設立了400多所土木工程本科培訓機構。高校的定位和學科、專業方向不同,土木工程人才的培養目標也應有所不同。這些高校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研究培訓學校和教學類型,其中的大多數學校的教學模式培養土木工程應用人才為目標,但在人才培養目標的表示,大多數學院和大學并沒有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創新的目標任務,創新創業教育難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2.4課程體系設置有待優化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需要依托有效的課程載體轉化為教育實踐。目前,我國現有的土木工程課程體系主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缺乏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基于基本的想法,創新和創業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高校需要建立更合理的創新和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以提高創新和創業精神的普及教育專業。高校應將在土木工程課程體系中增加創新創業課程作為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方面,形成適合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2.5課堂教學模式有待優化
課堂教學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形式,目前還存在一些有待優化的問題。從教學內容、創新創業教育往往被視為某種技能學習,獨立于開放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專業教育也更加關注創業技能培訓,和專業教育內容相對單一,更多的是專業知識,缺乏創新的專業教育課程教育思想的滲透,教學內容的安排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薄弱環節。從教學方法上看,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組織模式仍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不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不突出,直接導致了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的不足。
3.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途徑
針對存在的問題在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作者通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研究結果,結合創新教育實踐在我們的大學主修土木工程,以下從教育理念、教學人員、培訓目標、課程體系、從融合等幾個方面提出了教學對策。
3.1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建設
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意味著要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放在突出的位置。創新創業教育要想取得實效,需要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來完善高校教育理念,需要把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到與專業教育同等的意識水平。在開展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要正確認識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關系,改革土木工程專業傳統的教育觀念。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土木工程教育中?有必要集中精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并專注于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以建立集成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創新和創業精神。
3.2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只要有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和創新創業精神,就能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熱情。首先,學院和大學應該定期開展創新和創業培訓活動,加強土木工程創新和創業意識的教師,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并將它集成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以建立一個高質量的教師團隊的創新和創業教育學院和大學。其次,高校一方面應該加大力度引進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聘請土木工程行業具有豐富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的優秀校友為客座講師,傳授大學生創業實踐經驗。第三,美國科學和工程管理的人員應定期組織接受相關培訓,以反映學生管理創新的內涵,為學生構建一個階段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并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創新和創業活動。
4.結束語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一種快速的短期教育行為,而是一個循序漸進、持續不斷的教育過程,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之中。在土木工程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突出專業特色和創新創業教育向土木工程人才培養體系,更新的概念,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提高教學的質量,為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創造性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龍起.轉型發展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一課雙融”體系構建[J].四川建材,2017,43(9):219-220.
[2]吳青松.淺探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高教學刊,2016(23):16-17.
[3]紀常鯤,紀常虹,陳艷明,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研究和實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11):148-149.
作者:趙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