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2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教材的編寫是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的,二者理應存在一定的一致性.SEC一致性分析模式提供了一種相對客觀公正的方法評價教材質量.研究結果表明現行不同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書與課程標準均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肯定了各教科書編寫團隊的成果.
關鍵詞:課程標準;高中物理教科書;SEC分析模式;一致性分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1]2018年以核心素養為綱領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正式出爐。
物理教育論文幼師物理教學設計研究
隨后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普通高中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包括:由彭前程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發行的《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以下簡稱“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由廖伯琴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發行的《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以下簡稱“魯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由束炳如、何潤偉主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發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以下簡稱“滬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由熊建文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發行的《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以下簡稱“粵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2]
呈現出“一標多版”的現象.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科書在各個方面都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但由于編寫者的主觀因素以及地域差異,教科書中的內容編排有所不同.而一致性分析是一種相對公正和客觀評價教科書質量的研究方法.在一致性研究中,對認知分類,學者主要依賴以行為動詞作為標準提取教學目標,[3,4]這在2003版課程標準及其對應的教科書中是可行的,但2017版課程標準以及現行教科書都是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綱領研制和編寫的,因此本研究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標準提取教學目標來進行一致性研究,從而評價新教材的質量和指導新教材的使用.
1研究方法
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一致性分析模式有Webb模式、[5]TheSurveysofEnactedCurriculum模式(以下簡稱SEC模式)[6]和Achieve模式.[7]SEC模式是AndrewPorter和JohnSmithson通過對Webb分析模式進行批判和發展得到的,它彌補了Webb模式知識種類維度的缺陷,Achieve模式偏向于測驗———標準的一致性分析,并不適用于教材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分析.以上分析表明SEC模式是適用于教材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分析的.
2研究過程
2.1研究樣本
研究樣本為人教版、魯教版、滬教版的高中物理教科書及對應教師參考書“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對應章節.選取這一部分內容作為研究樣本,是因為該部分知識體系相對獨立,在一致性研究中可作為一個較好的案例.教師參考書是對配套教材的解讀,體現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
2.2數據編碼
內容的分類根據課程標準與教材在“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所在章節的劃分,將其劃分為“曲線運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向心力”5個維度. 認知水平的分類依據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1)對課程標準的編碼.使用內容分析法對課程標準進行編碼.提取課程標準中知識點數的同時,劃分該內容的認知維度,構建“內容主題×認知維度”的二維表格,并進行歸一化處理. 兩位編碼者對《課程標準》獨立進行編碼,用SPSS軟件處理編碼所得數據,計算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924,表明兩個編碼結果在犘=0.01水平上顯著相關.[9-11]兩位編碼者就分歧點進行討論.
(2)對教材的編碼.與上述對課程標準的編碼相同,提取教科書中知識點數的同時,劃分該內容的認知維度,構建“內容主題×認知維度”的二維表格,并進行歸一化處理.兩位編碼者對人教版、魯教版和滬教版物理教科書獨立進行編碼,用SPSS軟件處理編碼所得數據,計算皮爾遜相關系數分別為0.988、0.831和0.961,表明兩位編碼者在人教版、魯教版和滬教版物理教科書編碼結果各在犘=0.01水平上顯著相關.兩位編碼者就分歧點進行討論.
3數據分析
課程標準和教科書都注重發展學生的“物理觀念”.對于“物理觀念”這一維度,課程標準的比率值高于各版本教科書的比率值,且各版本教科書的比率值相近.對于“科學思維”這一維度,課程標準的比率值低于各版本教科書的比率值,其中滬教版教科書的比率值最高,魯教版教科書的比率值最低.對于“科學探究”這一維度,課程標準與各版本教科書的比率值幾乎一致.對于“科學態度與責任”這一維度,課程標準的比率值低于人教版和魯教版教科書的比率值,高于滬教版教科書的比率值,其中魯教版教科書的比率值最高.
4研究結論
教材的編制是以課程標準為綱領的,二者之間應該存在一致性.通過SEC分析可以發現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版)》與人教版、魯教版和滬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科書“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對應章節中,雖然從知識內容和認知水平上二者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整體而言存在一致性.其中魯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最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J].人民教育,2001(1):17-19.
2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EB/OL].中華人名共和國教育部,2019.
3余瀟杭,張軍朋.基于SEC模式的教材課后習題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分析———以“人教版”初中物理為例[J].物理教師,2015,36(07):36-38.
4牛春虎,李新鄉.高中物理教材習題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J].物理教師,2013,34(04):2-4.
5NLWebb.Alignmentofscienceandmathematicsstandardsandassessmentsinfourstates[J].Education,1999,289(3):559-569.6RKBlank,ACPorter,JSmithson.Newtoolsforanalyzingteaching,curriculumandstandardsinmathematics&science[M].Washington,DC:CouncilofChiefStateSchoolOfficers,2001.
作者:王玎鈴武艷紅馬蘭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