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3月19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 要 在目前的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著主題不明、思路不清、選材不當、表達混亂等問題,這些問題從表面上看是寫作問題,實際上是反映出學生思維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缺陷,因此,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幫助學生提升思維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寫作思維的訓練方法進行了粗淺的探索。
關鍵詞 寫作教學;寫作思維;教學方法
“雙減”政策落地,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校外學科類培訓到校內的教學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革,也對教學主體提出新的要求。當培養目標和教學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深度學習”理論更加凸顯出巨大的實踐價值。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堂教學,在內涵延展和課堂學習環節兩個方面構建起“雙減”政策實施后“教”與“學”的新型對話關系。“深度學習”這一概念最早由人工智能領域興起,科技人員在研究機器學習的機制時提出了多層次網絡學習的算法。這一新的研究熱點由科技界溢出,蔓延至教育學領域,成為一個熱點。時至今日,時代政策的變化要求深度學習的內涵要隨之適應。筆者以為深度學習的內涵延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課堂教學過程中課題探究的高效發展。傳統的課堂是教師拋出一個課題,學生進行合作探討,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彰顯。但缺陷也是明顯的,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巨大時間成本之上的,學生就一個復雜的課題進行討論可能會持續半節課的時間,同時在實操階段也會牽涉教師很多的組織、管理精力。“雙減”背景下,總體學習時間縮短,對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便是更加高效,更加講求邏輯性。教師不僅要拋出課題,而且要為學生設計出課題探究的路徑,使學生的討論有一個大致的思路,避免無效討論,在有限的時間內具備課題研究的縱深性。
在寫作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就某一話題闡述自己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僅是在完成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同時也是在幫助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競爭所必須具備的技能。在高中寫作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理清寫作思路、提高寫作效率和文章質量。
一、高中寫作教學的現存問題
1.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課本上規定的題目和寫作方向作為寫作教學的內容。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主要通過給定題目和材料讓同學自選角度進行寫作訓練,展示優秀學生作文,引導學生背誦教輔材料上的經典作文等方式展開教學。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的是如何運用既定的結構和語言完成一篇文章的方法,而不是通過思考題目、構思文章來有針對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2.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學習中,作文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許多學生視作文為畏途。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通過背誦范文、套用模版的形式來應付寫作學習任務。而很少能圍繞作文主題展開自己的思考,更不會想要借助作文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認知和情感態度。學生也很少在課文學習和課外閱讀時有意識地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方法。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被動地完成寫作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方式無益于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寫作思維訓練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高中階段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寫作作為一種表達自我思想和情感的載體,已經成為學生在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本領。在高中寫作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教會學生通過寫作有條理地分析問題、表達思想,讓學生明白寫作文不是為了“寫”而寫,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就某一問題闡述自己觀點的積極性,以此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寫作是人們借助文字這一工具交換思想、表達感情的過程。對高中學生而言,培養和提高寫作思維就是將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知識轉化為在書面表達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注重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是在培養和提高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條理地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本領,同時,通過寫作思維的訓練,有利于使學生具備將語文知識轉化為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借助文字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三、高中寫作思維訓練的策略
1.借助思維導圖,理清寫作思路
高中寫作訓練,是在考察和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和文字運用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寫作教學中,學生寫作的主要文體形式是議論文,這種文體就是訓練學生就某一社會現象或思想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以此考察學生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圍繞某一話題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就一段材料找到可以闡述自我看法的論點,然后通過給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來組織語言,結構文章,使自己的論點更具有說服力。基于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要教會同學在分析論點、構思文章的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來明晰寫作思路和寫作框架,同時,使學生的寫作思維得到了系統的訓練。
例如,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單元寫作任務是讓學生在閱讀《燭之武退秦師》和《鴻門宴》兩篇課文的基礎上,找到文中學生自己認為值得進一步探究的點進行分析論述,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篇評論型文章的寫作要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構思文章的過程中繪制出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來完成整篇文章的寫作,以此理清自己的思路,使文章更有條理性。
在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思維導圖包含的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學生自己選擇的論點,以及學生圍繞論點進行闡述分析的不同方面,還有在文章說理過程要用到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通過這樣的課程設計,在教會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列出寫作提綱的同時,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學會的不只是一種構思文章的方法,更是一種就某一現象發現問題,進而展開深入分析的能力。通過這樣的訓練形式,學生自然就能提高寫作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
2.通過仿寫,總結寫作構思技巧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指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教師還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學會用語言清楚明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就要求教師在寫作訓練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掌握寫作構思的方法。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對一些經典課文進行模仿寫作,讓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體會作家謀篇布局和語言運用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七單元的寫作任務是根據這一單元的課文,要求學生完成一篇散文的寫作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寫的不同散文類型,提供不同的散文范文讓學生進行仿寫。如學生想寫一篇寫景散文,教師可以讓其仿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讓學生學習文章中觀察景物的角度和作者描寫景物時所用到的語言和技巧。
如學生想寫一篇寫人記事的散文,教師可以指導他們仿寫魯迅的《少年閏土》,學習其中通過外貌描寫、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過人物在不同時間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行為來表現人物內心情感隨生活現實而發生改變的寫作技巧。在這樣的仿寫過程中,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起來,對經典文章進行深入的思考和仔細的揣摩,將其中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寫作能力。通過對經典文章構思方法和寫作技巧的深入學習和仿寫練習,有利于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寫作思維。
3.加強閱讀引導,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閱讀是寫作素材的來源,同時也是寫作思維訓練的基礎。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教師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閱讀引導,在為寫作思維訓練積累素材的同時,也能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一定的文章構思方法和語言組織技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全過程進行必要的引導,在學生閱讀完以后,教師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動,使閱讀真正成為寫作思維訓練的動力和保障。
例如,對于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六單元學寫敘述文(發揮想象創造一個故事)的習作要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閱讀莫泊桑的《項鏈》、魯迅的《狂人日記》和沈從文的《邊城》等短篇小說。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講明閱讀的要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梳理文章結構,整理文章中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內容,總結文章中所用到的寫作方法,并將這些內容整理成讀書筆記。
讓學生在閱讀名家名篇的過程中對敘述文有一個更加清晰具體的認識,并將文章內容轉化為可以為己所用的寫作素材,同時通過對這些經典作品的閱讀,讓學生對這類文章的結構形式和寫作方法形成深入的了解。在學生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對文章中所涉及的寫作素材、構思方法和寫作技巧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和總結,幫助學生將閱讀學習內容內化為自身的寫作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的寫作學習積累素材,為學生的寫作思維訓練提供保障。
總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訓練學生寫作思維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使學生形成高效正確的寫作思維方式,教師要在加強閱讀引導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基礎上,從習作構思方式、文章整體布局以及具體的語言運用技巧等方面對學生加強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從選題立意、謀篇布局、寫作方式等多個角度形成正確高效的寫作思維,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朱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