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02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自很多年來,很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為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的發生,人們對食品消費的擔憂,使一些食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受到嚴重影響。此外,食品問題的出現也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我們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此本文做了一個簡單的食品安全問題調查,僅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安全;解決措施;現狀原因
引言
不論是什么樣的食物,它都是我們生存的物質基礎,一旦在食品安全發現問題,就會對我們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現如今,食品安全問題還是不斷的發生,從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我國還提出了相應的食品安全對策,以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食品品種不斷增加,依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筆者通過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以尋求提高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對策與措施。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有多種含義,食品安全組織在1996年提出的食品安全概念是“保證食品的制備和消費不會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現在這個概念已經很流行。具體而言,是指在食品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為保證人體正常劑量、正確攝取食物,不發生急性或慢性傷害,而添加有毒、有害物質,或對食品生產和消費過程不造成特殊傷害的因素。這些損失包括對投資者自身及其后代的不利影響。世界各國對糧食安全的認識也經歷了從糧食安全到糧食安全的動態發展,糧食安全的定義也在不斷演變和完善。燃料安全由于食品消費者是一個非常自由的經濟體系,因此,人們關注食品安全主要是關注食品質量和安全。
二、我國目前食品安全現狀
在我國,二十世紀80、90年代食品安全面臨著新的問題。80年代以前,我國食品產業化程度較低,食品行業發展的比較緩慢。自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食品行業以來取得了長足發展,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隨著人口的增長而增加,進而食品工業得到了發展。食品產業化程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提高。90年代,食品工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尤其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使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認識也更加深刻。食品問題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危害,不僅危害很大,而且可能危及人們的生命。因此根據這些危害應采取相對應的有效措施,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盡量提高食品生產和使用的安全性,使人們的飲食更加安全。
三、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
1部分生產廠家缺乏誠信,相關激勵機制存在不足。
針對我國目前食品生產加工的現狀,逐步將多種現代工藝引入到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不管是添加劑還是抗生素,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如果企業缺乏誠信,那么食品中就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旦出現,會影響人體健康,但是,中國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導致許多追求經濟利益的食品生產者的誠信缺失,是造成食品問題的最根本原因。此外,食品安全需要有一定的監督和保障機制,而我國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缺乏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督和評價,不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食品安全法規不健全,社會監督力度不夠。
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一系列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但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這些法律法規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對食品安全的細化、不夠全面、不夠系統,有的法律法規局限于流水線作業,對不清楚食品來源的供應商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限制,甚至對食品中的某些添加劑也沒有明確的規定,使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存在。此外,我國相關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缺乏必要的協調與配合,同一類食品有兩個法定標準,在檢驗中相互矛盾也很普遍。
3信息平臺建設滯后于現實需要。
非對稱信息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而信息透明則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關鍵。在我國,由于起步晚,技術不成熟,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信息網絡建設滯后等原因,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
四、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措施
1國外的經驗及其啟示。
在美國,多達20個部門參與了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其中5個部門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察員,動植物衛生監察員,環境署,海關邊境管理局。多元化經營被視為美國可怕的“官僚庇護”。要重視食品安全源頭控制,做到最大限度的銜接,確保食品安全。應當指出,無論行政機制或組織的性質如何,都采用了社會問責、監督、調查和非線性政府授權。
2我國應制定的規制措施。
2.1 推動政府和企業、中介等多方進行的良性互動。
國家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必須體現發展和強化政府的整體功能,市場和社會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將發揮主導作用。同時,由于政府的經濟動機和有限理性,它無法獲得所有代表其立場的食品安全信息,也就是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效率低下。
2.2 實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
什么是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是指對全過程進行信息查詢和追溯企業責任。將農產品分離,加工和銷售終端分離,產業融合,從而實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將不安全對象的原始傳遞關系替換為已定義的傳遞關系,以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3完善食品安全監管
改革安全標準體系,農業、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組成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考慮到行政機關的數量眾多,制定單一計劃的目的在于:首先,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管理的立委,而衛生管理機構、在食品領域開展活動的質量監督機構和其他有關行政機關則可以派人參加立法委的工作,參與食品法的制定和修改。采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提出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應包括以下內容:從以產品為核心的要求到以產品安全為核心的要求,使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接軌。制定強制性和非強制性的標準文件,統一實施食品安全標準,同時規范強制性標準,特別是食品生產過程中的衛生問題。此外,化學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物等產品應:認真制定基本標準、產品標準和工藝標準,并考慮到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從制定協調標準和第三方檢驗程序標準的角度出發,對運輸、消費、生產環境等過程的安全要求。
整體而言,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應包括:食品安全重要標準、食品檢驗檢疫標準和檢驗程序、食品安全一般與綜合管理基本標準、食品安全重要標準、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等方面的標準,各執法部門應認真貫徹執行,確保食品安全機制的有效運行和落實。可在大型食品加工園區設立試點工業園區,達到相關安全標準。應當看到,中國在國際經貿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的糧食進出口也必須得到重視。首先,中國應繼續履行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義務,特別是在《TBT協定》和《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定》方面,首先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其次,要加強國際標準的采用,要考慮到糧食生產小規模分散措施的具體情況,以及相應的過渡或分類標準。
4清理并完善現有法律法規
首先,應加強立法工作,要以立法手段規范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指安全質量控制標準以及與食品生產、流通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體系。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法律狀況受制于20世紀90年代產生于臺灣地區的《食品衛生法》、《食品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以及20世紀90年代頒布的關于食品衛生的一系列法律法規,這些法律規范了中國的集體法律形式,是我國目前最全面的食品衛生安全法規,但我國現行的生命健康立法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食品衛生法》規定,13類食品,包括谷類食品,可使用433種農藥,總數為4140種,但現在,食品和食品加工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更新也越來越快。
其次,加強法制建設,嚴格執法,并建立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根據現行《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對違法者的處罰相對容易,基本上就是罰款,第一步就是不怕處罰,所以,要結合修改現行法律法規,加大處罰力度,對食品安全的處罰要從嚴。此外,從執法部門的角度看,主要負責人要統籌規劃,與不同的執法部門協調配合,并與其他相關部門負責人按照各自的職責,積極接受公眾和第三方組織的監督,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網絡覆蓋范圍。
食品論文投稿刊物:《食品安全導刊》雜志是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及北京肉類食品協會聯合主辦,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的一本全面關注食品安全政策、標準、技術、信息的行業期刊。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助于我們找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途徑。改善。但這個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為保證食品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監管機構設置不合理,監管方式不科學,監管手段不合理,監管主體不合理,問責機制不健全,可操作性差,造成了不利于起訴和監管缺位。改變監管的本質,實現制度整合,從長遠來看,改變現狀是最有效的措施,從短期來看,通過完善立法、加強監管、提高質量,可以減少這一現象。
參考文獻:
[1]林創鑫.廣州市增城區食品安全監管中的跨部門協同問題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9.
[2]蘇旸.食品安全危機管理問題探究與應對——以云浮市云城區為例[D].甘肅:蘭州大學,2017.
[3]楊華.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在旅游區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7,38(1):190-192.
作者:肖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