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4月24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 要:本文將結合祁連山森林保護的具體情況,通過分析祁連山基層保護站具體的森林保護措施,為廣大基層保護站從業者提供森林保護的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祁連山;基層保護站;森林保護措施;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1 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
1.1 祁連山保護區環境情況祁連山自然生態保護區位于甘肅省的西北部,保護區面積約占甘肅省整體面積的6%,經營區面積219.0萬hm2。祁連山生態保護區屬于高山深谷地貌,區域海拔為3000m~4000m,具有大陸性氣候,地區氣候受到青藏高原氣候的影響,氣溫變化較為劇烈,降水量分布不平均,保護區氣溫以及降水量隨著海拔的變化有著明顯的區別,降水量自東向西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雪線自東向西增高。保護區內海拔2500m~3300m的區域范圍為森林草原帶,常年氣溫都在0℃之下,在極端條件下最高溫度為28℃,最低溫為-36℃,年降水量為300mm~500mm,通常在6月~9月份集中降水,相對濕度為50%~70%,平均年蒸發量為1200mm[1]。
1.2 祁連山保護區生態情況祁連山山區徑流主要是由天然降水以及冰川融化形成的,在山麓北坡內陸河源頭的冰川數量有2194條,冰川每年消融能夠補給河水約10億m3,地表水資源70.45億m3。祁連山保護區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野生動植物分布廣泛,其中,維管植物共1044種,含有48種喬木,145種灌木,851種草本。保護區內有脊椎陸棲動物229種,其中國家珍稀保護動物51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4種,二級保護動物37種,此外還有51中遷徙性鳥類在祁連山季節性棲息。
1.3 祁連山森林群落類型以及分布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是典型的水源涵養林,常見的樹種包括了青海云杉、祁連圓柏,零星分布有楊樹和樺樹林。青海云杉以純林的形式分布在2300m~3300m海拔范圍內,生長在陰坡或者半陰坡區域,而陽坡主要生長著灌木以及高山草原,零星還有祁連圓柏分布。蘚類的青海云杉林是祁連山主體頂級群落,灌叢云杉林是亞頂級群落,入侵成林的主要種群為干性的灌木林,其具有耐干旱耐貧瘠的特性。當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干性灌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2300m以下的地帶,是荒漠草原和喬木林過渡的林型,通過改善小氣候以及立地條件,為喬木林生長的環境創造了條件,為灌叢林耐蔭和喜濕的祁連圓柏幼苗提供了生長的條件。濕性的灌木林分布在海拔較高的區域內,是祁連山生態保護區高寒凍土區域的頂級群落。
2 加強對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
2.1 森林資源保護的意義在我國1998年開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之后,天然林資源保護工作從探索階段逐漸具有經驗,從最初力量薄弱發展到如今的全民參與,已經獲得了非常顯著的進步。森林資源保護工程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全局性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工程,其目的在于讓當前環境惡化的趨勢被遏制,加強對物種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多樣性的保護,讓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文明也能得到保護和發展,使得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既能夠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創造生態效益[2]。
2.2 我國政府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做出的努力在森林資源保護的過程中,我國政府表現出了堅決和積極的態度,為森林保護事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支持,讓森林資源保護的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同時也加強了立法,將相關方面的法律文獻進行完善,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森林保護工作順利的實施。此外,國家各級的財政部門還為森林保護工作下撥了專用的款項,讓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工作能夠有充足的資金保障。
2.3 森林資源被破壞所帶來的影響森林資源中的天然林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出現了破壞,生態將難以恢復,想要恢復則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即便是人造林場,從造林到林區成熟,也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天然林的自然生長和更新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更新的速度和地方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的需求時常存在不符的現象,很可能對森林資源的再生性以及區域生態環境的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嚴重時還會引發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等自然災害[3]。
2.4 我國森林資源保護的方向我國堅定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社會各界都在貫徹綠色發展的理論,強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是貫徹這些理念和理論的重要措施與途徑,我國各級林業部門都在加大工作力度,以生態環保作為導向,將科技創新作為動力,深入挖掘生態資源的潛力,加快林業的發展,讓林業能夠為地方人民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為推進地方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穩固全面小康的局面做出了重要貢獻[4]。
3 基層保護站在進行森林資源保護中所做的探索由于祁連山林區處于嚴酷的天然環境以及天然林資源管護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祁連山基層保護站在進行林業保護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林業工作者和人民群眾共同思考和努力,構建出了具有祁連山山區特色的、層次機構豐富的、具有高效能的林業生態經濟系統,讓森林保護工作落實得更加到位,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3.1 加強宣傳工作,積極調動群眾的力量通過做好宣傳工作,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從而讓人民配合基層保護站的工作,讓基層保護站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對于基層保護站來說,在進行森林資源保護之前,應該加大對森林資源保護相關工作的宣傳,通過符合實際、貼近民生的宣傳,讓民眾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是必須的、不容懈怠且刻不容緩的,讓基層群眾能夠認可保護站的工作,從而讓群眾也能參與到森林資源的保護當中,讓保護站和人民形成合力,共同將森林資源進行保護。
在進行森林資源保護宣傳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林場以及護林工作的重要意義進行宣傳,讓人民意識到基層森林的建設與保護和自身生活的質量和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通過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發生的概率和規模,能夠讓當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得到保障。在宣傳的過程中,應該使用多樣化的宣傳手段,基層保護站作為基層組織,應該發揮其獨有的優勢,主動貼近基層、貼近群眾,深入到群眾當中,通過召開村民會議,利用廣播、宣傳標語、公告欄通知等相關的途徑,讓群眾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森林資源保護的公益廣告。
在村鎮的廣場等人流量密集的區域,還可以通過定點宣傳、派發宣傳單頁和資料的方式進行宣傳。除了傳統的宣傳方式之外,基層保護站工作人員還應該善用新媒體和網絡技術,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群眾常使用的平臺上進行相關的內容宣傳。通過開展線上的有獎問答、轉發送禮等活動,對森林保護相關的知識進行宣傳,讓群眾能夠加強對森林保護的意識,從而能夠自覺地遵守規定,協助基層保護站工作人員共同投入到天然林保護的工作中[5]。
基層保護站作為林業部門的基層組織,必須要充分發揮優勢,加強宣傳,讓人民群眾對森林資源保護的意識和熱情能夠被激發,讓保護站與人民之間形成合力,讓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共同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2 健全基層保護站隊伍,加強網絡化管理基層保護站對森林資源保護的工作難度較高,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工作量較大,是一項社會性政策較強的工程。在開展森林資源保護的過程中,僅依靠基層林業站工作人員的努力是不足的,同時還應該充分的發動群眾力量。基層保護站具有充分的群眾基礎及社會基礎,工作人員對所管轄轄區內的民情、社情等情況非常的熟悉。基層保護站工作人員應該積極牽頭,發動轄區內群眾參與到森林保護的工作當中。
除了要積極發動人民群眾參與到森林資源保護的工作當中,還應該將基層保護站的人員專業素質進行提升,從工作人員中選拔出部分專業知識豐富、工作能力強的人員組建專有的隊伍,將基層保護站內的網絡化體系進一步進行健全,從而讓保護站管理工作能夠更順利地進行。
首先,應該要明確基層保護站在進行森林資源保護的過程中所承擔的職責和任務,明確工作人員在森林保護工程中的職責和任務,將轄區內天然林保護的工作進行確定,定崗位責任人,將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進一步進行細化,將責任明確的具體的工作人員,使得基層保護站工作開展更具保障。同時,基層保護站還應該加強監督管理的意識,通過加強巡視管理,避免出現人為破壞森林資源的情況。其次,應該加強對森林保護區的網格化管理。
基層保護站應該在群眾中挑選具有強烈資源意識,工作認真負責的,在轄區內具有一定權威的居民代表作為一級網格員,讓社區居委會中工作人員擔任二級網格員,基層保護站內工作人員擔任三級網格員,按照這種方式,形成森林資源保護的網絡,構成多層次、嚴密的保護網絡,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展開團體護林的活動,讓基層保護站的工作切實的影響到地方居民,讓護林的效果能夠實現最大化[6]。
最后,基層保護站做好現場實際勘測工作,在此基礎上,將森林保護工程森林資源管護作業進行認真的設計,根據森林資源分布的情況以及管理的難易程度,將管護的責任區進行劃定,對具體工作進行細分,在林區內設置重點的監控區域,在該區域做好病蟲害防控的工作,將防控站大部分的設備安排在重點防控區域,及時安排工作人員進行輪值,設置長期防控觀察點,以便于對區域開展及時的管護工作。
3.3 加大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內資源非常豐富且地域廣闊、環境復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投入,才能確保管護工作能夠落實到位。
因此,在實際進行森林資源保護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讓資源進行優化,對森林資源保護的范圍進行明確的區劃,實行動態化管理的方式,讓人力資源能夠充分的應用,使得管理有效性能夠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森林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保證基層保護站人員、設備及保障物品的費用齊全,讓森林保護工程的資金運營更加合理,能夠有效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的效率,解決其后顧之憂。
此外,基層保護站工作人員的基本待遇也應該進行合理的提升,避免出現工作人員流動率較高、無法安心工作的局面。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有著廣闊的涉及面,防護站必須要長期有防護人員進行駐守。
此外,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管護人員實際的待遇,對其薪資和福利待遇進行適當的提升,使其在工作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使得隊伍管護能力能夠更加的穩定。對于在工作中有著出色表現,或者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工作人員,基層保護站應該基于其更多的物質和精神建立,對其突出貢獻予以一定的物質及精神方面的建立,對其在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做出的貢獻進行表揚,讓其他工作人員能夠將其作為榜樣,繼續堅持奮斗,爭取做出更大的業績。
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應用的專項資金不能隨意使用,更不能非法挪用,必須經過嚴格的計劃,在制度規定之下應用好資金,最大化發揮資金的效益。同時,基層保護站還可以積極思考其他的資金籌措措施,豐富資金的來源,讓工作更順利的開展[7]。
3.4 加強基層保護站的建設,讓其關鍵作用充分發揮就我國目前森林資源保護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護林工作都是由基層保護站進行落實的,其在基層森林資源保護的工作中有著巨大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其工作實效,讓其助力森林保護工作,發揮更大的成效。應該將基層保護站工作職能進行強化,加強對基層保護站工作人員的管理,讓林業工作者和護林人員的專業素養能夠得到提升,使其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得到提升。基層保護站應該和其他單位部門以及社會公益組織聯合進行行動,聯合開展公益類型的護林活動,將活動的效果進一步擴大化,在群眾中挑選具有責任心的、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并熱愛林業事業的人,讓其兼職或者專職擔任護林員,做好對護林工作的建設。
4 結束語
基層保護站是保護森林資源的主要組織者與落實者,在對森林進行保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基層保護站在森林保護工作中的重要性,通過加強宣傳,調動群眾,優化保護站結構,健全管理人員隊伍,加強網格化管理等方式,讓基層保護站的關鍵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讓森林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促進我國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蘇挺.淺析基層林業站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作用[J].河南農業,2021(20):33-34.
[2] 朱智忠.關于基層林業站如何保護天然林資源的思考[J].種子科技,2021,39(5):129-130.
[3] 覃文鋒.充分發揮基層林業站在森林生態保護與修復中作用[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1):89-90.
[4] 楊光梅.關于基層林業站如何保護天然林資源的思考[J].種子科技,2020,38(14):124-125
.[5] 王立國.祁連山自然保護站森林保護和經營措施探討[J].農家參謀,2020(12):120.
[6] 李友根.分析基層林業站在保護生態林業方面的工作模式創新[J].農村實用技術,2020(4):158.
作者:郝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