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2月08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已經是第三次文學影視改編,其主要特征可以用“舊中有新”來表示。它也充分表明了網絡文學與影視之間的可融合性。在影視中對網絡文學進行改編是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文化產業鏈,既將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特色表現出來,又體現著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本文中,首先對網絡文學與影視文化進行簡要介紹,再通過分析其二者之間的融合來總結利與弊,希望本文可以對網絡文學影視改編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文學產業;影視文化產業;影視改編;影響
文化產業論文投稿刊物:《文化產業導刊》(月刊)創刊于2010年1月,是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兩大社科名校聯袂打造的我國第一家服務于文化產業的行業雜志。 《文化產業導刊》讀者定位:各級黨和政府相關部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文化產業各領域高層管理者以及有志于文化產業投資的各類投資家和專業人士。
一、引言
將文學作品用于影視行業并進行適當改編并非一個新鮮話題。從影視行業誕生以來,文學作品就一直為影視行業提供內容資源,對影視行業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縱觀世界影視的發展歷程,眾多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被用于影視改編,甚至部分文學作品被反復改編,對文學作品進行影視改編已經成為影視行業發展的一種傳統。與之前的經典文學影視改編不同,對網絡文學進行影視改編更加具有其獨特性。網絡文學是影視文化能夠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另一方面來說,影視文化的發展使網絡文學的發展更加迅速,二者互利共贏、互相交融,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影視生態。
二、文學與影視的勾連
文學、影視可以算得上是兩種差異十分大的藝術形式。從美學角度來對二者進行解讀,文學作品的符號一般以文字為主,由字造句、由句組段、由段成篇,同時借助各種修辭手法。閱讀文學作品所能理解的程度與讀者的自身文化程度和修養息息相關;影視作品與文學作品截然不同,它是通過圖像、場景來呈現,對拍攝到的鏡頭進行剪輯與連接,最終形成完整的具象系統,影視的畫面情節直接影響著觀眾在觀看時的情緒調動。簡言之,文學作品是從主題思想里面來描繪出形象,同時描繪的形象通常會給讀者留下一些可自由發揮的想象空間;影視作品也是通過形象來表達思想,特點是直觀、生動。
文學、影視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之所以可以勾連,主要是因為工業生產中帶動著文化形態多元化發展,從而產生出新藝術種類。影視文學可以用“將文字所描繪的情節用畫面展示出來”。它是基于語言,并以此為工具來對其塑型呈現給大家,讓抽象的文字具象化。影視文學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形成,第一種是影視編劇進行創作;第二種是根據文學作品對其改編。本文主要是對第二種進行研究。改編文學作品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直接將文學作品稍加改編之后就是影視劇本,第二類是以文學作品為基礎,作為素材,對其進行拆解、組合、擴充之后成為影視劇本。
三、網絡、影視文化二者的融合互動
網絡文學影視改編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征也發生了變化,在后現代情況下,要順應時代發展,二者的融合特征就必須適應時變,演變成了網絡文學產業和影視文化產業兩大產業之間的融合互動。網絡文學是影視文化產業的素材來源,是影視改編的基礎;然而影視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也推進了網絡文學的不斷創新和進步。網絡文學產業、影視文化產業二者之間融合互動,一種全新生態的形式也就產生了。
(一)網絡文學產業
網絡文學誕生于2003年前后,當職業寫手開始將文學與商業聯系起來之后,網絡文學就開始走上了產業化發展道路。網絡文學產業,即職業寫手在文學類網站上進行,提供給讀者觀看。網絡文學產業主要有線上和線下兩大塊業務。線上業務主要是以職業寫手寫的文學作品來吸引社會各方投資商投入資金,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通過設置文學作品VIP付費閱讀制,將文學作品分為免費和付費兩部分;第二種方式是基于文學作品的閱讀量或者點擊率來吸引有意向的廣告客戶;第三種方式是對文學作品進行包裝和宣傳,以此吸引投資資金。線下業務指的是將文學作品推出網站之外,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將文學作品紙質出版;對文學作品進行影視改編;將文學作品運用于電游改編。
(二)影視文化產業
電影與電視二者之間存在的許多的差異。我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于1905年產生。電視連續劇卻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較為普遍,雖然二者之間有一些類似點,但還是存在許多差異。影視在發展之處并沒有產業后,而是再后來的發展中才漸漸產業化。在影視產業化之后,影視所存在的一些特點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影視才慢慢變成一種藝術、文化、商業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文化產業。
(三)兩大產業融合互動情形
網絡文學進行影視改編,即是一種全新的形式,也是新文化,是網絡文學和影視二者之間的融合。對于這兩大產業來說,他們之間進行融合也是它們在各自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自然選擇;從整個文化產業大層面來說,網絡文學與影視二者之間的互動融合也可以成為文化融合讓的一個案例來為以后其他文化之間融合作參考作用。目前,許多優秀的網絡小說在推出不久之后就會進行影視改編。在2010年之前,只有中小制作公司去購買網絡小說的相關版權,在社會并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比如“痞子蔡”寫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在2000年的時候被網友熱捧,金國釗導演把它進行改編成電影,但票房卻不如人意,沒能產生很大的影響。2007年,《雙面膠》這篇網絡小說在2007年的時候被滕華濤導演看中,并把它改編成為了一部同名的電視劇,后期沒有做什么過多的宣傳,但卻取得了高收視率和高口碑。但在2008年趙寶剛導演改編的《給我一支煙》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2010年之前對網絡文學影視改編能夠走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偶然因素。2010年之后開始了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高潮,其中在2015年的時候達到了改編的高潮點。
雖然在2016年開始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熱度較之前幾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從整體上來說發展的還算較好。在后來改編的作品有許多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如《山楂樹之戀》《杜拉拉升職記》《失戀三十三天》等等,這些都是改編的比較成功的作品,其中《失戀三十三天》這不改編作品更是達到了3億多的票房。還有一些文學作品在改編前就已經很熟歡迎了,改編后的作品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對于文化產業的影響
網絡文學產業與影視文化產業本來是兩種不同的文化產業,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自然選擇,二者進行了可行性的互動融合,但其也會受到經濟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革命二者的影響,融合之后具有三大核心,分別為要創意、資本與技術。網絡文學是文學作品在轉型期的產業,而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對于我國文化產業也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下面將對影響分別進行分析。
(一)積極影響
第一,網絡文學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影視文化產業提供了素材及靈感。目前我國的影視創作流程正在轉型期,編劇的地位開始被邊緣化,編劇隊伍的水平也有高有低青黃不接,而且要想原創一個全新的影視劇本并不容易,既是有靈感,真正創作出來也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有些還長達幾年,周期較長,這也就造成原創劇本數量不足,而且還有一些劇本的質量達不到預期的要求,無法達到我國影視行業迅猛發展的要求,反而產生了阻礙作用。與重新編寫原創劇本相比,職業寫手的數量較多、人才濟濟,網絡小說的制作周期較短,作品數量比較龐大,種類也十分豐富,其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優秀作品。因此,在我國文化轉型期時,網絡文學為我國影視提供了不竭的素材來源,提供了便利性,提高了編劇的工作效率,推動了我國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
第二,國家在影視文化產業的政策也有一些變化,政策使影視行業的準入門檻降低了,而且對電影公司實行了財稅減免優惠,使得電影功的資金壓力減小,但同時也加強了電影行業的法律監管,以此來規范行業秩序。這對影視行業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影視企業可以擁有十分多的發展機遇,但同樣具有許多的挑戰。因此,對于影視企業而言,選擇網絡小說進行影視改編具有多方面的優勢:網絡小說的風險更低;網絡小說有許多的閱讀者;網絡小說的可選擇性更多。這不僅可以使影視企業的風險降低,還可以以小博大,用低成本去的高效益。
第三,將網絡小說進行影視改編后就與商業利益掛鉤,同時商業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網絡小說改編的發展,而且隨著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取得的優異成績也對周邊的其他產業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不良影響
影視文化產業來源主要選擇網絡文學改編具有一些優勢:網絡文學的數量較多、制作周期短、改編加工較簡單等等。選擇網絡文學來進行影視改編有利于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但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同理,也有不良影響。網絡文學影視改編不利于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
第一,網絡文學的數量較多,而且種類豐富,從理論上來說在數量龐大的網絡文學中挑選出一部分精選作品并不是一件難事,并且最理想的對網絡小說改編的狀況是基于網絡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對其進行新內容或者情節的增減,以此讓觀眾有一種全新的體驗。但是在實際中,網絡文學雖然數量巨大且種類較多,而且也具有影視改編的三大核心要素,但是要想選擇一部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來改編比較難,可行性不高。
第二,將網絡文學進行影視改編會的影視劇通常都會常在一些問題,比如大眾化、趣味性不足、故事情節銜接不足、藝術性不足等等,造成這些短板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網絡文學本身就是傳統文學與互聯網相互結合的產物,但又與傳統文學不同的是,網絡文學往往需要緊扣閱讀者的閱讀喜好和閱讀需求,這就使得網絡寫手在進行網絡文學時就不會想著文學和生活其實是不同的,使得二者的界限變得模糊,自然也就變得相對庸俗和大眾化。
二是受到了影視劇改編方向的影響,影視劇最終是要搬上熒幕呈現給觀眾的,其需要達到的目的是滿足大眾的消費審美,大眾審美決定了影視改編的方向,故使得在一種審美潮流期間會有大量的類似網絡文學作品被改編,這就導致了影視改編出來的影視劇不具備足夠的創意性和趣味性,甚至在劇本改編時,理論上來說只需要對劇本的故事情節進行適當的增加,使劇本更加完善,以此可以產生一種新奇的感覺。
但在實際改編中,網絡文學改編并非那么容易,很多網絡文學的故事情節都很普通,趣味性不高,緊密連接性不夠,這容易造成改編出來的網絡文學作品過于通俗、普通,而且改編不好還會造成粉絲的不滿。此外,網絡文學影視改編之間與影視企業的利益直接掛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IP作品都具備IP價值,在追求利益的情況下,影視企業會對改編網絡文學的選擇上會優先選擇具有趨同性的作品上,這將容易造成作品炒作問題,網絡文學作品失去其原本的文化與藝術特性,取而代之的是貼上了金融產品標簽,使作品發生了質變,也許在短期內可以使影視企業的收益提升,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消極的。
五、推動網絡文學影視改編良性發展的策略
網絡文學從誕生至今已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了,職業網絡寫手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也越來越多,而且閱讀群體也在不斷擴大。這些都將會促進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發展,但有些地方值得注意,在推動我國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良性發展,因此相關的企業就需要在選擇作品的時候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提升作品的質量,而且要促進網絡文學影視改編專業化、規范化發展。在具體實施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將網絡作協的管理控制充分發揮出來,推動改編品牌的形成。第二,在發展時要借鑒吸取其他影視企業的有利經驗,形成一個優秀的文化產業基地。只有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落實以上兩點,網絡文學影視改編才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才能具備自身獨特的特點,才能促進網絡文學影視改編良性發展。
六、結束語
網絡文學影視改編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網絡、影視文化產業二者互動融合的產物,具備合理性與必然性。網絡文學影視改編既有其獨特的優勢,同樣也存在這許多的不足。因此,網絡文學影視改編,既要借鑒學習優秀的經驗,也要形成自身獨有的特征,要打造出一個優秀的改編品牌,推動網絡文學影視改編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賴敏,方杰.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文化產業影響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3):78-87.
[2]陶芳芳.探究網絡文學影視劇改編的路徑[J].藝術科技,2017,30(07):110-111.
[3]歐陽一荃.論網絡小說創作完成后的影視改編媒合行為[J].藝術科技,2017,30(07):12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