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01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通過對明代萃慶堂刊刻的“故事白眉”系列書籍的系統整理和分類,在比較其與傳統詞語典故類書差別的基礎上,對其編纂特色加以分析和研究。同時,針對“故事白眉”系列書籍中不同刻本各自的書籍特色,分別從《刻注釋藝林聚錦故事白眉》的成書原因,“故事白眉”分朝本與《精選故事黃眉》獨特的文獻選錄方式等幾個方面,對其刻本進行系統研究,并指出其對萃慶堂后續書籍刊刻的影響。
[關鍵詞]萃慶堂;故事白眉;編纂特色;成書原因;文獻選錄
萃慶堂作為明代福建建陽余氏著名的刻書坊,其刻書成果頗豐,筆者根據各種古籍善本書目、相關古籍資源數據庫的資料和走訪國內各大圖書館查閱的信息,初步統計署名“萃慶堂”刊刻的古籍有70余種,但與這樣豐富的刻本資源不相符的是,學界針對萃慶堂刻書方面的研究卻寥寥無幾。早期涉及萃慶堂刻書的研究僅有肖東發的《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一文,此文并非專門討論萃慶堂刻書的文章,僅在其正文附表“建陽余氏明代刻本知見錄”中輯錄了13部署名為“萃慶堂余彰德”的刻本的基本信息和館藏地,并沒有對萃慶堂刻書進行相應的討論和研究。這之后關于萃慶堂刻書的研究,仍主要是針對其出版的刻本的單本研究,尚沒有論文對其刻本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分類研究。
本文討論的“故事白眉”系列書籍主要指由明代建陽書坊萃慶堂刊刻,并由鄧志謨編纂的幾部以收集典故詞條和辭藻應用為主,書籍署名中均帶有“故事白眉”字樣的故事類通俗類書。這一系列書籍主要包括刻于萬歷二十七年(1599)的《刻注釋藝林聚錦故事白眉》(以下簡稱為《聚錦故事白眉》),最早刻于萬歷三十五年(1607)的《鍥音注藝林漢故事白眉》(以下簡稱為《漢故事白眉》)、《鍥音注藝林晉故事白眉》(以下簡稱為《晉故事白眉》)和《鍥音注藝林唐故事白眉》(以下簡稱為《唐故事白眉》)等“故事白眉”的分朝本,以及刻于萬歷四十二年(1614)署名“白眉二集”的《刻注釋藝林聚錦故事白眉》的續書《精選故事黃眉》(以下簡稱為《故事黃眉》)等五種刻本?疾爝@五種刻本,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在繼承前代各種詞語典故類書的編纂方式的基礎上,通過對這些傳統類書的版式和編纂手法進行適當調整,并充分吸收和容納適合普通市民使用的編纂方式,最終形成了一個明代建陽余氏萃慶堂頗具特色的系列書籍。
文學論文范例:文學研討會的“變奏曲”
一、明代萃慶堂刻“故事白眉”系列書籍編纂特色
(一)“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分類方式特色
“故事白眉”系列書籍作為以收集詞語典故和辭藻應用的通俗類書,和傳統類書一樣,都會由于所收集材料的數量和類型極為龐雜,要求對所收集的文獻材料按照一定標準來加以區分整理,以便于讀者進行查檢和使用,這也是類書與其他書籍的一個重要區別。以《聚錦故事白眉》一書為例,該書共分26個大的部類,大的部類下又再細分為267個小類。①仔細考察該書的分類情況,可以發現其大部類的命名和分類方式均帶有明顯的因襲前代詞語典故類書的痕跡,《聚錦故事白眉》一書具體大部類和《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事文類聚》等傳統詞語典故類書的大部類命名相同或相近數。綜合上表信息,可以看出《聚錦故事白眉》的大部類名稱和傳統的詞語典故類書大部類名稱有著不低的相似性度,其中,特別與《事文類聚》的大部類相同或相近的數目最多,高達21種。而這種大部類名稱的高度雷同,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它們的分類方式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
仔細考察《聚錦故事白眉》和其他詞語典故類書的分類方式,還可以看出《聚錦故事白眉》大多保留了這些傳統詞語典故類書的分類方式,即天文、地理、人事、典章、四時、自然和生活等各種百科門類的分類方式。不過,《聚錦故事白眉》也并非完全照搬這些類書的分類順序和部類名稱,而是有所變化,體現了一定的時代特色。如在對大部類分類排序時,《聚錦故事白眉》不同于上述幾種類書的安排,將“君道”、“官品”和“人道”這三個重點強調封建倫常觀念的部類放在全書前三的位置上,而緊隨其后的是關于人們日常交際、生活及個人品行等相關的大部類,如“交際”、“德器”和“庸劣”等部類。這種重封建道德倫常觀念和市民日常生活交際的分類排序方式,是和《聚錦故事白眉》面向的普通市民讀者的需求相吻合的。由于“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均采用了上述大致相同的大部類名稱和相近的部類排序,故可以將這種迎合市民讀者的分類方式,看作是“故事白眉”系列書籍通俗性的最直接表現。
(二)“故事白眉”系列書籍的詞條編纂方式特色
“故事白眉”系列書籍不僅從傳統詞語典故類書的分類方式中汲取有用的成分,還注意參考使用這些類書在編纂方式上的長處。一般詞語典故類書在收集和編纂詞語典故的時候,通常會采用先收錄用以解釋和說明詞語典故來源的原典文獻,并在這些原典文獻后附錄含有相關典故詞語歌賦等應用類文章的編纂類書的方式。這一編纂詞語典故類書的方式,最早來自于《藝文類聚》對只錄典故來源于原典文獻的《皇覽》《華林遍略》,以及只錄前人文章的《流別集》《文選》等兩類書籍編纂文獻材料方式的融合。
《藝文類聚》的編者看到了這兩種文獻編纂方式分開各自使用時,給讀者帶來了“文義既殊,尋檢難一”的毛病。①而這一將詞語典故原典文獻和其相關歌賦等應用文章相結合的詞語典故編纂方式,由于克服了上述問題,將詞語典故類書的編纂方式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因此,也為晚出的一些詞語典故類書,如《初學記》《事文類聚》等所繼承并發展。具體考察“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對上述典故類書這一編纂詞語典故的方式同樣給予了繼承,但不同的是在形式和功能上有所變化。從編排詞語典故的形式上看,“故事白眉”系列書籍與傳統類書的差別非常明顯,那便是它在排版時采用了上、下欄分欄的版式。
但不同于一般書籍利用上欄作為評論部分的特點,“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將原本放置在典故原典文獻后的歌賦等應用類的文章,都集中地改放在了下欄相關詞語典故原典文獻的上欄之中。同時采用以隸屬于不同小類分類下的詞條為單位的形式,收錄詞語典故原典文獻。“故事白眉”系列書籍這一形式的運用,在功能上也起到了其他傳統詞語典故類書編纂方式無法起到的作用。
“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將傳統詞語典故原典文獻和歌賦類應用文章原本先后分置的兩種內容,以上、下欄分欄的形式并置在一起,同時利用書籍上、下欄分欄形式暗含的上注下文關系,巧妙地將兩種文獻材料聯系起來,即上欄的應用文章所使用的詞語直接來自于下欄典故詞條名,從而使原本在傳統典故類書相對松散聯系的兩類文獻材料的關系得以加強?疾“故事白眉”系列書籍上欄應用文章,可以發現其這部分內容和傳統典故類書頗為廣泛的歌賦類等文學作品也不全然相同,它們主要收錄的大都是一些當時名家的書、表語和賀信等主要用于人際交往使用的應用類文章。
選錄的這些應用類文章都非常短小,編纂者通常是將原本完整的此類文章只截取符合詞條內容的部分加以選錄,而這種截取的實用性目的更強,即為了讓讀者快速地了解下欄征引的典故詞條在日常生活應用場景中的使用方法,便于讀者可以快速理解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并非像傳統典故類書選錄的歌賦類應用文章具有的極強的文學性和欣賞性,且日常生活實用性不強。而“故事白眉”系列書籍這一通過上、下欄分欄形式,在結合傳統典故類書編纂方式之后,所達到的更強的通俗類書實用性功能值得注意并加以更深入的探討。
(三)“故事白眉”系列書籍注釋特色
上文已就“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對文獻材料的基本編纂方式加以了簡要的分析,而具體到其編纂每個詞條的內容上面,還會發現其不同于傳統典故類書的一大特色,便是其對所收錄的詞語典故原典文獻會加以比較詳備的注釋,而這一注釋部分也是傳統詞語典故類書很少出現的部分。“故事白眉”系列書籍作為一部以收錄詞語典故文獻為主的通俗類書,和主要面對皇族和上層知識分子作文使用方便目的編纂的傳統詞語典故類書不同,“故事白眉”系列書籍的主要受眾是初入學的蒙童或有識文斷字需要而又初通文墨的普通市民。詞語典故文獻的收錄難免會出現一些從字音到句意都很艱深難懂的內容,為了方便讀者閱讀,自然需要一些相關方面的注釋。而“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在注釋方面,一般會從兩個方面對收錄的典故原典文獻進行注釋導引。
第一個方面,作為便民使用的通俗類書,“故事白眉”系列書籍在編纂典故詞條的過程中,會在大多數的詞條名后直接以小字雙行注解的形式,給出詞條名最便于普通讀者理解的通俗解釋。而這一形式的注解,對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交際使用遇到困難的讀者可謂意義重大。如《聚錦故事白眉》卷一的一個詞條“行在”,小字注釋為:“天子所至處曰行在。”通過這一注釋,普通讀者可以快速理解一些經史原典書籍出現這個詞語時的含義,而不用閱讀下文選錄的詞語典故原典文獻,這大大節省了讀者檢索詞條所花費的時間。
二、《聚錦故事白眉》的宣傳特色及成書考
作為“故事白眉”系列書籍中最早刊刻的一種,《聚錦故事白眉》一書的首創意義自然非同一般,而其除了自身編纂的開創意義之外,其獨特的出版宣傳策略和編纂手法,為后來的“故事白眉”系列書籍所繼承,甚至是影響到萃慶堂刊刻的其他同類書籍的編纂。
(一)《聚錦故事白眉》出版宣傳特色
《聚錦故事白眉》作為萃慶堂最早刊刻的一部以收集詞語典故為主的通俗類書,無論是從該書的命名還是其刊刻牌記的說明,都顯示了萃慶堂對這類書籍的重視和經營的苦心。為了突出用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該書書名中的“白眉”一詞,便用了三國馬良之“白眉”這一典故?瘫驹凇豆适掳酌价脱浴芬晃闹兄赋:“是書也,坊間其牛汗矣,然莫若是之最良也,故題曰《故事白眉》,蓋取于馬氏之五常云。”書名用典,一方面彰顯了此書以用典見長,另一方面也表明此書在眾多同類書籍中為最佳之意。
三、“故事白眉”分朝本和《故事黃眉》各自的文獻選錄特色
萃慶堂推出的《聚錦故事白眉》一書在當時的出版市場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產生了不少翻刻本和節錄本。②余彰德更是在《唐故事白眉》一書封面的識語上,大肆地渲染表示“不佞刻《故事白眉》已盛行于世”,因此,萃慶堂看準時機,又連續推出了《漢故事白眉》《晉故事白眉》《唐故事白眉》等“故事白眉”的分朝版本,之后還推出了作為《聚錦故事白眉》續書出現的所謂“白眉二集”的《故事黃眉》,這些書也都是由《聚錦故事白眉》一書的編者鄧志謨編纂的。“故事白眉”分朝本和《故事黃眉》獨特的選錄文獻的方式不僅成為各自書籍刊刻最為重要的特征,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萃慶堂后續書籍刊刻的發展。
作者:程國賦,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