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1月15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古典舞作為一種藝術形態,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性與藝術觀賞性價值。 在講究整體形態的古典舞中,步伐連接是核心環節,也是古典舞承載藝術表達魅力與展現優美儒雅舞姿必不可少的基礎。 步伐連接貫穿著古典舞中的舞姿亮相、舞步移動、跳躍舞步等多個關鍵環節,對于古典舞,跳躍是最為關鍵和核心的,其關乎著整個古典舞舞蹈的風格樣貌,并且呈現著古典舞舞步的韻律和節奏。 文章在探究分析古典舞身法與步法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步伐連接對于古典舞跳躍的重要意義,以期實現對古典舞中步伐連接核心技巧的總結與發展,為古典舞未來的傳承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古典舞; 跳躍; 步伐連接; 重要性
古典舞是一種用身體抒發情感、表達思想的藝術形式,這決定著古典舞十分注重舞者身體的流動性與音律節奏感,而這背后所涉及的古典舞核心技巧就是步伐連接。 步伐連接之所以在古典舞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核心地位,本質上是由其藝術表達形式所決定的。 為了古典舞演出能夠呈現出更卓越的藝術表達價值和魅力,應該深入對影響古典舞跳躍中步伐連接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從而實現步伐連接的技巧與古典舞整體的風格樣態的匹配,提升其藝術呈現效果。
1.步伐在古典舞跳躍中的重要作用
雖然古典舞舞姿以流暢和柔美著稱,但是身體力量在古典舞當中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在古典舞跳躍中,步伐起到了核心的力量作用,能在古典舞跳躍的前后保證力量充足。 步伐在古典舞跳躍中的力量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速度性的力量、勁力和反作用力。 下文筆者將針對這三個方面進行詳盡的論述。
要想步伐在古典舞跳躍中有著較好的實現,就必須輔助配合一些相應的技巧,并且要將這些技巧性的動作與舞者的身體力量充分結合,這樣才能使舞姿在視覺上優美流暢。 在古典舞跳躍中,不僅有跳躍前的地面力量技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跳躍中的空中技巧,舞者需要在空中快速利用身體并依靠在地面積蓄的力量實現各種動作技巧的變換和形成。 在這一過程中,舞者實際上實現了自身身體力量的轉換。 對于這種速度性力量的完美呈現,可以幫助舞蹈塑造更優美的舞姿造型。
古典舞跳躍中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能力和技巧之外,舞者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勁力。 古典舞跳躍中的勁力并非意味著一味追求力量和體能,更重要的是舞者對于舞蹈路線的整體性規劃以及舞蹈中節奏韻律的整體把控。 古典舞跳躍中,舞者對于勁力的把握從多方面綜合體現著舞者對于舞蹈意蘊的理解,跳躍中產生的勁力直接體現出不同的藝術美感和藝術魅力。 古典舞中所謂的勁力并非是一種單純的舞蹈技巧,它更需要舞者對于古典舞從內涵意蘊到表達呈現多個層面的深度理解消化,它應當成為舞者自身所具備和擁有的一項能力。
反作用力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幫助舞者實現跳躍時的多種空中舞姿與空中形態,它是保證舞者空中動作流暢與飽滿的核心所在。 在反作用力的幫助之下,舞者可以將在地面上積攢的能量快速轉換到空中,使舞者身體得以騰空。 也正是借助這種反作用力,舞者將自身的身體拋向了空中,實現自身身體藝術造型與形態塑造的更多可能性,幫助舞者充分開發身體藝術潛力。
2.古典舞步伐在動勢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古典藝術講究的是動靜結合、虛實相生。 古典舞作為中國優秀的古典民族文化藝術之一,自然也具備著這樣的藝術審美屬性。 古典舞步伐講究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古典舞步伐中這種動與靜的關系并不是割裂的,舞者在實際的藝術呈現中必須要把握好兩者的有機結合,從而使古典舞舞蹈作品呈現出中國古典的民族審美特質。 具體的古典舞步伐中,動與靜的結合與過渡實際上就是一種身體能量的轉換過程。 舞蹈一般都是從緩慢的節奏開始,為舞者后續的跳躍積攢一定的動勢,從而在舞者實現跳躍的那一瞬間將舞者身體中所有的動勢能量全部進行轉換和釋放,所有緩慢的節奏和靜態的過程其本質上都是為了輔助舞者跳躍的這個動態瞬間,幫助舞者在空中實現更加流暢優美的舞姿。 從觀賞者的角度來說,古典舞中舞者的這一跳躍看起來似乎只有短暫的一個瞬間,但是舞者為了這一個動態的瞬間美感的釋放在身體上和能量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的,否則在身體動勢能量不足的情況下,這種飽滿的美感很難實現,甚至有可能導致舞者跳躍中形態與動作的失敗。
總的來說,古典舞步伐動勢需要達到的預期完美效果是動與靜之間的完美轉換,在靜中為身體積攢好足夠的動勢能量,在瞬間的動勢中對身體動作的左右停頓以及身體力度、身體節奏進行良好的把控,完成動態的瞬間造型。 同時,舞者不可忽視步伐之間不同的連接狀態和與不同技巧的組合方式將呈現出的完全不同的舞姿形態,營造出不同的舞蹈節奏感與音律感,最終實現具有不同層次的舞蹈美感和審美享受。
3.古典舞中身法與步法的特征及關系
3.1古典舞中身法與步法的特征
古典舞中,“身法”與“步法”是兩個最為基礎的概念,同時也是組成古典舞整體形態與審美的關鍵所在。 其中,身法主要指的是舞蹈的一種基本的外在形態基礎,它主要表現的是古典舞舞蹈作品中不同動作之間的連接,重點表達的是舞者在舞蹈中不同的身體造型和各種不同動作之間的變化。 身法是古典舞中對于舞蹈審美美感要求的一種最為直接的表達方式,舞者借助身法構成了舞蹈作品的視覺美感,帶給觀眾無限的視覺審美享受。 而至于古典舞中的步法,則主要指的是具體舞步,也就是舞者不斷調動身體實現和達成的一系列舞蹈動作。 其中,舞者對于身體的調動涉及各個關節,最為關鍵的便是踝關節和膝關節的運動。 這兩個關節的協同配合,掌控著舞者整個下肢的力量,主要承受著舞者在做如跳躍、跑等動作時的引力和重量。 如果舞者在實際的舞蹈動作中無法正確恰當地使用各個身體部位,將有可能導致呈現的動作美感大打折扣,無法真正實現古典舞的藝術審美價值。
3.2古典舞中身法與步法的統一協調關系
“身法”與“步法”這兩個概念在古典舞作品中并不是完全獨立而割裂開來的,實際上,身法與步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 首先,古典舞中的步法能夠從整體上體現著古典舞的風格特性,是整個舞蹈作品風格外化體現的重要標志。 古典舞中的諸多動作尤其是跳躍等需要離開地面動作,其需要反作用力得以支持和幫助。 這些動作的呈現牽扯到各種力量之間的不斷轉化,對于節奏變化的不斷把控,綜合體現出古典舞作品的整體風格。 其次,古典舞步伐不僅關乎著一定的技巧實現,而且也意味著舞者對于舞蹈作品主題意蘊的理解和內化,展現著舞者自身思想情感的抒發與表達。 不同的步法和不同的舞姿形態,一部分來源于舞者對于具體的舞蹈技巧的掌握與實現,更為深入與內核的部分則需要舞者將自身的情感與想象力融入到步法中。
而在古典舞的身法與步法的實際關系上,必須要承認的一條原則便是身法帶動著步法。 觀眾看到的古典舞之所以可以達到行云流水般的效果,都離不開身法與步法的協同調控。 舞者只有身法千變萬化,才有可能使舞蹈實現較高的藝術審美性。 從舞者身體能量上而言,身法帶動步法就是意味著舞者將全身的力量由上至下全部打通,上半身的力量得以傳遞到下肢中,并且在全身各個部位中延展開來。 以身法帶動步法最為核心的原則就是走下留上,將留時的靜態能量轉化為動時的動態力量。 這種舞蹈力量的動態性轉化與藝術留白的處理與我國古典文化藝術理念十分契合,對應著中國民族文化的審美特性和審美要求,是一種具有高水準性的審美追求。
4.結語
中國民族傳統藝術文化博大精深,從古典舞中我們便可以窺得一角。 古典舞蘊含的藝術內蘊與文化性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積淀所熏染而產生的,代表著民族文化極高的藝術審美涵養。 古典舞作為一種具有獨特魅力和價值的表演藝術形式,其美感不單是由舞蹈作品中舞者的舞姿和舞蹈流暢連貫的動作所帶來的,更為重要的是內化在古典舞舞蹈作品中的這種古典的風格和韻味。 跳躍作為古典舞中技巧性較高的一種表現形式,對于古典舞跳躍的完美呈現要求舞者有著扎實的舞蹈基礎功底,還要求其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文化修養,以期舞蹈表演達到形神兼備的舞臺演出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順陽,翟思楠.試分析在古典舞跳躍中步伐連接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7,37(21):246.
[2]盧鵬.試論中國古典舞基訓“蹲”對跳躍的輔助作用[J].戲劇之家,2017(01):163.
(作者:呂靜;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