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12月1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數據是如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對提高社會生產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例如數據的存儲,穩定性及可靠性等。而最令人擔憂的就是數據信息的安全性,數據泄露將會造成人們的恐慌。為此下面文章對大數據信息安全風險框架展開研究,為應對信息安全風險提供了合理的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安全風險框架,應對策略
伴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并呈現出逐步增長的趨勢。尤其是最近幾年來,由于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我國數據信息安全已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所以,必須要及時創建安全風險框架,并制定好應急方案。
1對大數據信息安全風險框架展開的論述
大數據信息安全不光包含組織內部,還包括組織外部。其中,組織內部安全問題是因為組織結構缺乏管理;而外部信息安全問題主要是因為外部環境受到干擾。
1.1內部組織信息安全
一般情況,基礎設施信息安全問題,大多都是由兩方面引起的,一是自然環境災害;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硬件受到損壞。而所謂的自然災害就比如洪澇、泥石流、海嘯等,進而導致基礎設備被損壞,數據被丟失;其中,硬件損壞是指硬件設備無法再儲存其他數據,而且其儲存空間也不適應數據存儲要求。再加上硬件設施的老化,也會對數據的傳輸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在數據的傳輸過程中,必須將老化設備淘汰掉,以免數據失真。而數據處理信息安全問題則是因為數據分析出現問題,造成數據的流失。而數據組合是指,當個人信息受到侵害時,就有可能會暴露用戶的隱私,而且還會造成數據信息的失真。
其實,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還表現在以下多方面:(1)數據的來源。大數據之所以可以對其他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就是因為數據信息缺乏可靠性,故分析結果不準確,甚至還可能會引發其他安全問題;(2)數據信息的失真。當數據在進行傳播時,就有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以至于數據結果出現極大偏差。
1.2外部組織信息安全
外部組織信息安全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法律、其他行業以及用戶數據信息等。盡管,用戶的信息安全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護,但卻出現其他問題,比如,可實施性差、處理不科學等,所以,就有必要保護好數據信息。但是,有些單位一味維護自身利益,居然會將用戶信息賣給其他人,導致用戶信息被泄露。此外,雖然信息技術可及時收集到用戶信息,甚至還可查詢到具體的位置與財務信息,但卻因為沒有將其保護好,致使大量用戶信息被泄露出去。
2應對信息安全風險的相關措施
2.1及時對基礎設施進行維護
基礎數據作為信息安全的地基,假如一旦被動搖了,那整個安全風險框架都有可能受到影響。所以,必須要對基礎設施加強建設。重點是對以下部分加大力度:其一,及時對設備進行維護。各組織單位必須定期對基礎設備與網線進行檢查,同時,還應制定好維護制度,避免設備老化而影響到整個組織的順利運行。其二,制定應急處理方案。為及時制定出預警方案,就必須要在安全風險沒有出來之前,而且還應確保數據的穩定和安全。
2.2靈活運用多種技術手段來規避風險
應用技術手段只是規避信息安全風險中的一種。當然,這包含兩個部分,分別是按時檢測與安全防護。所謂安全防護就相當于防火墻,其重要作用就是為規避風險,避免數據被破壞;而定期檢測則是為保護系統,防止受到外來攻擊。但是,目前階段的實時檢測技術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無法真正識別信息安全風險。由此可見,實時檢測技術還有待加強,需要做進一步努力。
2.3對數據信息展開控制
通常情況,大數據都是被用來輔助領導層進行管理,因而,大數據必須真實可靠。尤其是在整理資料時,就必須控制好數據的可靠性。具體實施過程如下:首先,將信息數據的來源控制好,避免出現其他數據;其次,可靈活運用其他設備,防止出現其他問題;再次,在數據整理過程中,避免數據出現失真,就必須客觀進行評價。
2.4不斷提高內外部組織的統一性與客觀性
數據的擁有者是指持有數據的人,而且在維護數據安全的同時,還應嚴于律己。比如,可從以下多方面著手:第一,制定信息保護方案。單從組織結構方面而言,如果想要進一步限制數據的訪問,就必須要防止數據的泄露。且數據持有方還應嚴格依照規范流程來執行,避免出現其他問題。第二,科學處理數據信息。當外部組織在處理其他數據時,就應保護好數據信息的安全,并同時將用戶的身份隱藏好。第三,立馬刪除多余數據信息。第四,將數據放置在一起,并對其進行轉換,以便可以識別出用戶。
2.5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為進一步規避安全風險,當地政府必須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而且還必須保護好用戶的數據信息。這是因為目前階段的法規缺乏實用性,所以,必須要健全,使其可以更具時效性。
2.6提高安全防護意識
在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多種高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同時,還有可能會泄露個人隱私。所以,為規避風險,就需要不斷提高個人安全意識。重點是對安全信息加大宣傳力度。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下,其對于信息安全來說,既是機遇,也同樣是挑戰。所以,必須要緊緊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眾所周知,大數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卻面臨較大風險。因而,為及時消除風險,就必須要積極展開研究,讓各組織從內外部環境中切實做好安全風險防范工作。
參考文獻:
[1]黃國彬,鄭琳. 大數據信息安全風險框架及應對策略研究[J]. 圖書館學研究,2015(13):24-29.
[2]朱光,豐米寧,劉碩. 大數據流動的安全風險識別與應對策略研究——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視角[J]. 圖書館學研究,2017(09):84-90.
[3]王波,王威,李豐偉. 電網集中監控下海量信息導致的安全風險及應對策略[J]. 中國電力,2015,48(12):27-32.
推薦閱讀:大數據時代金融信息安全如何應對面臨的威脅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各大行業帶來了機會和挑戰,對信息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金融行業,對于信息安全更為看重,信息安全管理對于計算機信息系統具有很強的依賴感,這也使得金融信息安全面臨更大的挑戰。下面文章首先介紹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存在的威脅,并對解決這些安全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