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3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 要:科普MG動畫能將復雜的科學知識和抽象的原理簡單明了地展現出來,兼具科學的嚴謹和藝術的趣味。 然而時下國內科普MG動畫大多畫面格調單一,缺乏可看性,未形成代表品牌。 AE腳本作為MG動畫動效制作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在制作MG動畫項目時節省大量時間,并打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動態效果。 因此熟悉MG動畫腳本的使用方法和自行學習腳本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科普; MG動畫; AE; 腳本
我國高度重視科普能力建設,在2016年召開的科技三會上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1]傳統意義上的視頻宣傳片對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較難表現,且制作成本頗高,近幾年興起的H5媒體形式雖然豐富多樣,但是在整合處理信息方面還略為欠缺。 在這樣的背景下,MG動畫就是一個很好的呈現載體。 科普MG動畫將難懂的科學知識簡單明了地展現出來,與傳統方式相比,動畫更加形象生動、能夠化繁為簡,承載更多的信息,既不失科學的嚴謹,又不缺乏藝術的趣味。
但是,國內的科普MG動畫在制作技術、作品厚度、創意視覺和創意敘事上均與國外存在很大的差距。 MG動畫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便是動效,如果僅憑在時間線窗口打關鍵幀逐個進行調整,那必定是一項工程量巨大的事情。 而AE腳本可以自動執行重復性任務和復雜計算,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為作品畫龍點睛。
Adobe公司的AE(After Effects)作為最常用的MG動畫制作軟件,一經推出便出現了大量的免費動畫腳本,發展十分迅猛。 但隨著AE版本的推陳出新,很多免費腳本由于適應性問題變得不能使用,許多新的高質量的腳本又開始采用商業化運行模式。 因此熟悉MG動畫腳本的使用方法和自行學習腳本開發,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在制作MG動畫項目時,節省大量時間,并打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動態效果。
1.MG動畫迅速成為近年最熱的藝術表現形式
MG(Motion Graphic)可直譯為“動態圖形”或“圖形動畫”,通常稱之為“MG動畫”,作為一種新衍生的設計形式,MG動畫融合了動畫的運動規律、平面圖形設計和電影視聽語言,并將動畫、平面設計和電影語言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以一種非敘事性、非具象化的視覺表現形式和觀眾進行互動。 首次使用 “Motion Graphics”這個術語的是美國著名動畫師約翰·惠特尼(John Whitney),他在1960年創立了一家名為Motion Graphics的公司。 近年來,數字媒體技術將MG動畫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高點。
相比傳統的平面設計,MG動畫融合了動畫設計和電影語言,提高了畫面可視性和信息傳播效率。 與傳統動畫為故事情節服務相比,MG動畫側重于非敘述性、非具象化的視覺表現形式,再配以新鮮、有趣的話題、后現代主義風格的語言特征迅速適應了移動互聯網絡傳播語境。 [2]
MG動畫簡約、靈動、極富趣味性、包容性和互動性,主要應用領域及商業價值包含產品演示、現場舞臺屏幕、音樂MV、科普教育小動畫、電視節目包裝、電影電視片頭、自媒體展示等。 國內MG動畫自2012年出現至今,短短幾年時間已達到燎原之勢。
MG動畫以其傳播效率高、受眾廣泛的獨特優勢與科普進行結合,順應了融媒體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二者的結合兼具了科學的嚴謹和藝術的趣味。 科普MG動畫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傳播科學,把復雜的科學原理和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生動。 科學的知識、思想和精神以通俗的方式進行傳播,不僅能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更有利于記憶、廣泛傳播和長期播放。
2.國外科普MG動畫發展現狀:在制作技術、作品厚度、創意視覺和創意敘事上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科普與動畫的結合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己經非常廣泛,幾乎每一個發達國家都擁有在科普方面的優勢品牌。 如早期被奉為科普類動畫經典的有:美國的《比克曼的科學世界》、《I’m No Fool》、《You and Your》,日本的《咪姆》。
美國在科普動畫市場收益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06年就超過50億美元。 美國原創團隊近年來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一系列趣味性科普短片《Minute Earth》累計點擊量再創新高,在You Tube達17億多次,嗶哩嗶哩達1074萬次,取得了巨大的市場收益。 2014年出現的RSA Shorts是英國皇家協會藝術促進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s)主持創作的涵蓋心理學、社會學、藝術學等各個不同領域主題的11集MG動畫短片,其中“同情心與同理心”“任何人都可以改變世界”“創造的力量”等內容深入人心。
短片的動畫制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每個主題選擇不一樣的創作風格和大眾分享各領域專家的專業知識和最新研究。 動畫短片畫面語言簡單、通俗易懂,雖然散發著主流精英意識卻具有一種輕松愉快的基調,因此迅速成為現代大眾的“Espresso Of The Mind”(心靈咖啡)。 [2]2018年7月日本在嗶哩嗶哩上傳播的科普動畫《工作細胞》,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可愛的細胞,劇情合理緊湊,獲得了豆瓣9.7的高分,僅僅三集的點擊量就超過幾千萬次,成為當季最受歡迎的動畫。
3.國內科普MG動畫的不足:畫面格調單一,缺乏可看性,未形成代表品牌
我國第一部科普動畫是介紹農作物播種知識的《布谷鳥叫遲了》,制作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起步較早,接著1961年出現開創水墨動畫先河的《小蝌蚪找媽媽》,都堪稱科普動畫的經典。 [3]之后由于受到國內形勢的影響,動畫產業發展緩慢。 正值國產動畫青黃不接、各個電視臺捉襟見肘時,在1999年推出了《藍貓淘氣三千問》,在當時算是一鳴驚人,一經上映立刻掀起巨大的風潮。 但是,當時的“藍貓”系列卻在短短幾年搖搖欲墜,似乎很難知道原因,但仔細揣摩依然不難發現問題。
首先是動畫的制作水平,高產量的背后,是動畫的粗制濫造。 另外,動畫本身以科普為主講故事為輔,雖然可以節省大量的制作時間,使得每集動畫都是“命題作文”,但這也使得動畫本身的觀賞性大大下降。 人物塑造上太過于臉譜化,除了“藍貓”,其他的配角人物如“淘氣”“咖喱”等都只是簡單的紙片人,角色人物片面。 藍貓的大熱是站在國產動畫質與量都匱乏的大背景下的,但如果一旦這個背景消失,還以低標準持續進行,就無怪熱度下降了。
21世紀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大量優質的動畫作品被人熟知,動畫制作技術快速發展,國家政策的扶持,國人動畫意識強化,使國內科普動畫事業穩步前進,發展前景看好。
2012年興起的《飛碟說》選取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視頻化的科普解說。 通過降低知識的門檻,以詼諧搞笑的動畫形態,讓知識變得“性感”,即簡單、有趣、有態度,一時掀起科普MG動畫熱潮。 《飛碟說》無論是動畫文案、腳本內容,還是動畫視聽語言的表現,均引起行業內紛紛效仿。 近年來,國內各行各業開始進行科普的創作,但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未形成能夠代表我國品牌的科普動畫。
我國科普MG動畫大多以短、平、快為特點,與國外一些優秀的科普MG動畫相比,凸顯出創作形式單一、質量不高的劣勢。 技術上,國內MG動畫大多使用Flash、After Effect制作,畫面格調單一,缺乏可看性。 內容上,也大多圍繞熱點問題、行業環境、發展歷程、歷史根源等,模式化明顯。 網眾很快會對同質化的思維模式、內容、畫面風格產生審美疲勞,導致傳播效果被削弱。 隨著觀眾品位不斷提高,我國MG動畫長遠發展的關鍵是要重視產品厚度、提高質量,制作出影響受眾口味的優秀作品才能抓住發展機遇。 [2]
4.腳本在科普MG動畫中的應用:提高效率、優化動效,富有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MG動畫的設計和制作技術復雜,在劇本文案、美術風格、分鏡頭設計完畢后,便可以進入中期的創作環節。 中期主要進行動畫素材的繪制,國內主流的技術是,采用AI(Adobe Illustrator)作為繪制工具、PS(Photoshop)作為處理工具,再配合C4D(Cinema 4D)制作三維元素素材。 后期把繪制好的素材導入AE(After Effects)將其組合設計成一個MG動畫。
A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用于高端視頻特效系統的專業特效合成軟件,在國內通常被用來制作MG動畫、合成視頻以及制作特效。 MG動畫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便是動效,每一幀都集成大量素材及動畫,很多素材的動畫是相同的,采用手工處理是一項工程量巨大的事情; 另外,在制作一些復雜的MG動畫時,為了達到流暢的動態效果,有時候需要對數量較多的關鍵幀逐個進行調整設置,工程量相對來說比較大。 這時候如果能使用表達式和腳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省去這種逐幀調節關鍵幀的繁瑣過程,同時也讓AE的功能更加豐富,讓設計更加趨于人性化。
AE的表達式和腳本都是基于JavaScript腳本語言編寫的,但它們又各有特點。 通過表達式可以自動計算圖層屬性的值,并且建立圖層屬性與關鍵幀的相互關系,無須手動插入關鍵幀,便可生成動效,表達式還可以在不同的屬性之間彼此建立鏈接關系,為合成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運用空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播放動畫時,每幀都會自動運行一次表達式,也就是說表達式的值在內存中只能保持一幀的時間,下一幀開始時將清空前一幀表達式內容,重新進行計算。 [4]因此AE表達式會占用系統資源,并且其實現的功能相對簡單,具有局限性。
AE腳本是使用腳本語言依據一定的格式編寫的可執行文件,可以由應用程序臨時調用執行,執行時由系統解釋器將腳本程序里的一條條命令翻譯成機器指令,并按程序順序執行。 AE腳本在渲染時只要運行一次,其效果會一直起作用,不需要每幀重復運行計算屬性值。 腳本可以操作AE對象屬性,也可以添加屬性,擁有獨立用戶界面,可以操作文件,與操作系統內其他資源進行交互。 因此,AE腳本相對表達式功能更強大,借助腳本才可以極大地提高制作MG動畫的效率和擴展AE的功能,達到MG動畫的高標準要求。
在科普MG動畫中,好的動效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動畫錦上添花。 現今的國內外科普MG動畫已然離不開視覺特效的服務,而動畫的視覺化也無法脫離數字制作軟件的技術支持和腳本語言的應用開發。 AE腳本可以代替重復性的人工操作和復雜的數學計算,使設計師能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視覺表現上。 為了提高動畫的制作效率,諸多的動畫公司在基于數字軟件的應用基礎上開發插件和腳本程序,這種制作環節在動畫的制作中已經變得非常普遍。
Adobe公司的AE(After Effects)作為最常用的MG動畫制作軟件自推出后便隨之出現了大量的免費動畫腳本,發展十分迅猛。 但網絡上的免費腳本種類繁多、魚龍混雜,有的功能單一,有的適應性差,很難符合實際制作工作中的需求,許多新的高質量的腳本又采用商業化運行模式。 [5]因此,熟悉MG動畫腳本的應用和自行學習腳本開發,對制作優質動畫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不僅可以豐富畫面效果,也能大大提高一些復雜特效的制作效率。
5.常用的幾款AE腳本
目前廣泛使用的AE腳本有:Motion2、Duik Bassel、Lipsyncr、AutoSway、PuppetTools、Ease& Wizz等等,深入研究其在各種動畫場景中的應用方法對高效制作優質MG動畫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Mograph Motion,即MG運動圖形高級腳本。 Mograph Motion V2.0版本簡稱Motion2。 Motion2腳本是控制圖形運動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操作簡單、功能強大,可隨意對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旋轉及縮放等屬性進行控制,可以滿足大部分制作動畫所需的動效。
Duik是DuDuF出品的二維人物角色綁定AE腳本,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動畫工具。 動畫的基本工具包含:反向動力學、骨骼變形器、動態效果、自動骨骼綁定,IK,圖形學等。 反向運動學在任何形式的機械動畫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如創建動畫人物,尤其是散步,跑步等。 Duik可以自動化反向運動學中非常復雜的三角函數表達式創建過程,讓設計師更關注動畫創作本身。 Duik包含強大的彈簧、自動化對象的延遲和反彈、輪盤的自動旋轉等各種各樣的動畫控制器。 可以在同一個合成中輕松通過復制/粘貼來重復動畫。
Lipsyncr是AE的自動嘴巴動畫腳本,可以瞬間創建自動高質量的說話自動口型嘴唇動畫,僅需要幾秒。 腳本可以根據音頻自動生成嘴型動畫,處理速度相當快速,控制靈活; 全功能的英語語音分析,結合任意數量的音頻文件和嘴型成分,三種不同的viseme映射:4個插圖(低質量),7個插圖(中等質量),10個插圖(高質量)。 使用所需的參數創建模板合成,并能將模板替換為用戶自己的圖像,導入用戶的語音軌道及其轉錄,并讓lipsyncr分析它,讓嘴唇同步動畫口腔構圖到用戶想要的嘴型。 當前版本的語音分析引擎僅使用英語。 對于所有其他語言,腳本提供手動模式。
AutoSway 腳本可以制作風吹自由搖曳擺動MG動畫,且完全符合重力學,可讓您輕松制作圖層。 AutoSway 腳本包含兩種模式:Puppet Pin Tool模式和圖層模式。 Puppet Pin Tool模式只需應用引腳,只能搖擺一個圖層; 圖層模式允許鏈接和搖擺多個圖層,可以在2D或3D中搖擺以及彎曲和扭曲。
媒體動畫論文投稿刊物:《傳媒》雜志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面向傳媒產業的中央級新聞核心期刊。自創辦以來,《傳媒》雜志以服務傳媒業為辦刊宗旨,發布權威政策信息,指導行業走向,反映業內動態,促進經驗交流。目前,《傳媒》雜志覆蓋面包括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和廣告運營商等各個領域。
Ease& Wizz腳本,即關鍵彈簧緩入緩出腳本,該腳本包含表達式庫,可以改變關鍵幀動畫屬性,提供更多的動畫選項,如指數、彈簧和反彈。 在運動圖形中使用該腳本,能夠改變AE關鍵幀的屬性,設置更多緩沖類型及鍵值,因此Ease& Wizz腳本非常適用于制作MG動畫。掌握腳本的使用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在制作MG動畫項目時節省大量時間,并打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動態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步樓. 創新科學普及工作 提升公眾科學素養[J].群眾,2020(05):48-49.
[2]嚴琰. “微時代”的MG動畫網絡傳播[J].傳媒,2017-04-08.
[3]王汝杰. 融媒體時代的MG科普動畫短片創作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博士論文,2019-03-29.
作者:唐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