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1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激發學生思維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創造力的噢誒陽光對學生的進步和教學的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新課改下要求教師們重視學生們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進步發展的重要過程,基于此,本文通過對積木發以及如何能夠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
關鍵詞:“積木法”;小學學生;創造性思維
現如今,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備受大家的關注,應該有效的去探究其相關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
一、積木法
“積木法”即是同搭積木大同小異,旨在培養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有效針對所遇見的問題,完成各學科間的“拼搭”,實現認知能力的自我建構,以求培養孩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以“積木法”為基點,開發了校本課程《金手指課程》。低段教學主要以拼搭各種各種積木為主,以求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邏輯能力及空間感知能力;中段主要是程序設計教學,但增設外聯,如:紅外感應,溫度感應等設備,讓模塊化的程序拼搭以后,實現生活中的簡易物聯;高段教學則以完成簡單的機器人算法教學為主。包括:設計主題,拼接機器人,完成程序設計,讓機器人實現任務等。此校本課程實施已經有兩年,“積木法”為整個課程核心,參與本課程的學生的創造能力均有所提升。
二、現如今小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軟硬設施的不足
學校相關的師資力量以及對教師在教學中新課改的實施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師的綜合素養有待提高,教師要學會有效的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多媒體等來增強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通過綜合素養的提升以及自身熱愛學習等良好精神品質來潛移默化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教學內容和手段單一
教師教學模式單一,很多教師無法擺脫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總是將成績看為評價學生的重點,所有的相關教學都與應試考試的內容和重點作為教學形式,這樣的長期發展不僅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該教學失去信心,從而影響學生的發展。
(三)以學定教沒有落實到位
教師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研究不夠,對學生現階段的特性,學習興趣以及行為習慣等都沒有進行透徹的了解和分析,沒有辦法更好的進行針對性教學活動,較為的盲目。
三、如何運用有效的“積木法”手段激發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
(一)有效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簡單的說就是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好奇心以及好勝心等,這些是學生們與生俱來的,教師要把握小學階段不同年齡時期學生們的特性然后有效的運用“積木法”融入到教學中去培養孩子們們的創新意識,不斷的去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和發現,給予學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讓學生更好的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二)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
1.通過情景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們探究意識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表示,教學中的教學元素都應該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而不是學生抽象的想象出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周圍有效的教學資源,有效的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的情景。例如在低段教學拼搭積木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的融入生活化教學,制定不同的生活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新和記憶去進行拼搭,更好的去培養的探究創新意識。
2.有效的融入現代化教學手段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造力氛圍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的教學氛圍構建,通過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的視頻教學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很容易就可以營造一個良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的氛圍。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設計重視還要重視學生的階段性特點,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都有所差異性,在培養創造力的氛圍營造中多去增加能夠讓學生感興趣或者師生互動的環節,這樣能夠更好更快的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在良好氛圍環境中有效的提升創造力力[2]。
3.通過創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們在教學中的創新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問題,想要更好的去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教師就要有效的去與時俱進的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尋找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方式。例如,在高段的“積木法”教學中,學生們學習的是簡單的機器人任務教學,教師可以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像學生展示部分以往的教學成果,激發學生的趣味性,然后按照本節課的任務需要去進行設計主題教學,要注意階段的不同設計的主題也要隨著改變,學生們通過拼接機器人完成程序設計最后讓機器人實現任務的這個一系列過程能顧更好的通過實踐動手能力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實踐,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4.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加強“積木法”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新課改下,教師要跟隨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的去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創新教學手段和模式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現如今的教育時代背景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不斷的學習進步,將新課改中教育教學管理的目標和要求有效的落到實處的同時將學生的發展和進步作為基本的教學出發點。
多去進行換位思考,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把握好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除此之外,教師只有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養才能夠用自身的良好精神和品德來潛移默化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典范,長期以往,學生就會越來越尊敬教師和教師成為朋友,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更好的去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綜合素養[3]。
5.相信和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力潛能
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自身的可能性,通過鼓勵和交流去不斷的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創造性力水平,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要有不同教學培養方式,不斷的去激勵學生的創造力潛能。
文學論文投稿刊物:《音樂天地》(原名《群眾音樂》)創刊于1949年10月,是新中國最早創辦的幾份音樂刊物之一,至今已發行了四百多期。
結語:綜上所述,使用“積木法”教學加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的激發和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不斷的去鼓勵學生進行創造的同時也要加強教師的自身道德修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去為國家培養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有效利用教材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J].王超龍,高青春.音樂天地.2019(03)
[2]“搭積木比賽”教學過程[J].陳道峰.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20(10)
[3]淺析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陳傳珍.才智.2018(17)
作者: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