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5月0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804
摘 要:美術學科是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藝術修養和審美素養的重要科目,而伴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步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基于此,文章將從借助信息技術引入網絡資源、借助信息技術創設課堂情境、借助信息技術傳授繪畫技法、借助信息技術開設鑒賞課程、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活動等方面,對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探索,并簡述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美術;優化策略;注意問題
在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應用并融入基礎教育領域已經成為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而對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索和分析,是為了有效激發新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作用,以使初中美術學科能夠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將對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的策略和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具體問題進行解讀和研究。
一、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美術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將傳統課堂模式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既能掌握抽象的美術理論,又能建立形象化的圖像結構,而教師不能不加選擇地使用信息技術,否則就會起到反向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其次,在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利用信息技術學習和檢驗美術知識,而不能一股腦地將美術知識傳授給學生;再次,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除了傳授繪畫技法之外,也可以在課堂中開設鑒賞活動和實踐活動,從而在夯實基礎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審美素養和藝術修養。
二、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引入網絡資源,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對于處在思維發展高峰期的初中生來說,教學內容是否豐富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果,如果具備豐富的教學內容,那么初中生就會獲得別樣的學習體驗。所以,為了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引入網絡資源,為美術課堂提供大量的輔助教學素材,從而有效拓展和延伸美術課堂的范圍,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專業化和藝術性的美術作品,使他們在豐富的教學內容的支持下不斷提升個人的美術能力[1]。
不過,在現階段的初中美術課堂中,部分教師對教材的依賴程度過深,在課堂中按部就班地講解教材中的內容,既沒有融入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也沒有利用信息技術引進拓展性的資源,這就限制了學生的美術視野,而在內容單一、形式固化的初中美術課堂中,初中生的美術素養很難得到提升。針對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教師可以在摸清美術教學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利用網絡平臺搜集和引入大量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為學生研究美術理論提供豐富的資源,讓學生在不同類型的拓展資源的輔助下深化理解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感悟能力會逐漸得到增強,其藝術視野也會不斷得到拓展,這樣就可以有效推動初中美術教學的發展。
(二)借助信息技術創設課堂情境,強化美術教學的效果
1.創設生活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情境是課堂教學情境的主要類型之一,它能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強化美術教學的效果,對于初中美術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具有促進作用。所以,為了強化初中美術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生活回憶,調動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將生活與美術知識結合在一起,促使他們在現代化的仿真和模擬的情境中產生創作的靈感,并深化對美術作品的理解,由此,初中生就能在美術課堂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可是,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不具備生活化教學的理念,他們未能將美術教學的目光投向于現實生活,也沒有在課堂中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在缺乏生活化的美術課堂中,學生對美術概念和美術作品的感悟力無法得到增強,而美術教學的效果也無法與預期中的目標相提并論[2]。對于上文中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充分了解實際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借助虛擬現實或多媒體技術等,合理地創設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夠利用生活經驗理解和解決美術問題,促使他們以生活化的眼光分析和解釋美術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掌握學習美術的技巧和精髓,美術教學的效果也會不斷強化。
2.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和熱情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只有對美術學習產生十足的熱情,學生才能更加扎實地掌握美術技巧。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初中美術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了解美術作品背后的創作故事,使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感知美術作品的深刻內容,并在故事情境中增強學習興趣。然而,受個人美術素養不足、美術執教能力較弱等因素的影響,部分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教條意識,既沒有根據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引入背景文化知識,也沒有以講故事的方式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導致學生只能在固化的美術課堂中展開學習,這嚴重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堂教學內容。
因此,為了創建學生熱情高漲、學習效果優良的美術課堂,教師可以依據美術教學內容,應用多媒體、智慧白板等技術創設適宜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創作故事和虛擬的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等內容中,感受和體會美術課程的趣味性,由此學生的主觀情緒就會越發高漲,他們參與美術課堂的熱情也會不斷增強。
(三)借助信息技術傳授繪畫技法,夯實學生的美術基礎繪畫技法是美術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學生如果能夠掌握多種繪畫技法,那么就能靈活運用繪畫技法分析、創作美術作品。因此,為了夯實學生的美術基礎,美術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傳授繪畫技法,將抽象難懂的美術理論以一種形象化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在新的教學形式中理解和運用美術理論,使他們能夠在扎實地掌握美術技能的基礎上產生創作欲望。這樣的美術課堂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美術技能,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初中美術課堂中,教師往往以口頭講解的方式展示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既沒有以趣味化的形式講解美術理論中的難點,也沒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展開教學,而在抽象化的美術課堂中,學生很難充分理解美術理論,也無法將其應用于具體的美術創作中。因此,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技能,教師可以將繪畫技法以一種直觀化、形象化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觀看模擬動畫、實錄視頻等內容來學習和掌握流淌法、浮色吸附法、拓印法等基本的繪畫技法,從而達到夯實學生美術基礎的目的[3]。
(四)借助信息技術開設鑒賞課堂,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美術教學與審美教育是一對不可分割的教育理念,這就說明美術學科具有重要的美育價值。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開設鑒賞課堂,為學生提供分析和解讀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讓他們在鑒賞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感受,由此,學生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就會逐漸得到增強。而在傳統的美術課堂中,教師通常不會開設專門的鑒賞課堂,也沒有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搜集和展示美術作品,所以學生的美術感知力無法得到增強,這不利于培養其審美素養。因此,為了改善和解決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創設專門的鑒賞教學板塊,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美術作品,使學生在全面解讀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美術作品中包含的色彩美、線條美、結構美等,由此,初中生的審美素養就能得到增強,美術課堂也會不斷成為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陣地。
(五)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活動,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藝術修養是藝術學科的重點培養目標,而在初中美術學科的教學中,開展綜合性的課堂活動是培養和增強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方式。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綜合性的美術課堂活動,讓學生在開放性和自主性的環境中真正融入美術課堂教學中,并能夠在保持學習激情的基礎上體會到美術課程的趣味性,由此學生就能從自主意愿出發接觸到更多的美術作品,并展開美術創作,久而久之,學生的藝術修養就能不斷得到增強。不過,受對美術學科重視不足、教師個人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美術教師不會在美術課堂中開展體驗式的教學活動。對此,為了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活動,讓學生能夠借助智慧白板、學習平板等設備拓展美術視野,展開自主創作,以此構建自主化和體驗化的美術課堂,從而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六)借助信息技術打造分享空間,建立學生的美術自信初中生具有表現欲與分享欲,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滿足學生的上述欲望,那么自然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并使其在表現與分享中增強美術學習與創作的自信。
基于此,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美術教學,嘗試打造分享空間,并以分享空間為展示平臺,讓學生將自己運用所學繪畫技法、融入創新思維創作的美術作品拍照上傳,互相交流,互相借鑒,并不斷改進創作手法與理念,從而不斷建立自信,這就在極大程度上保障了初中美術的教學質量。然而就目前來說,部分教師將初中美術教學局限在課堂創作指導上,并未有意識地為學生打造分享空間,學生無法展示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并得到其他同學的認可,表現欲難以得到滿足,分享欲就會逐漸降低,長此以往必定會削弱其美術創作自信,以至于影響教學效果。而解決此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作品以圖片形式上傳到班級 QQ 群、微信群或開放教學平臺,定期對作品展開評比,并在學校網頁上進行展示。信息技術全方位支持初中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自由創作與表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初中美術教學由此更易展開,更易提效。
(七)借助信息技術建立教學通道,延伸學生的藝術探索藝術永無止境,初中生的美術學習應勇攀高峰,對藝術之美、美術創作展開廣泛且持續的探索,以獲得更豐富的藝術啟發,積累更豐富的美術知識,實現美術素養、藝術水平的長久提升。初中美術教師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應在信息技術優化下的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開辟更廣闊的教學空間,建立新的教學通道,延伸學生的藝術探索路徑,使其在課堂內外均有充足的機會來探索、鑒賞、創作美術。而學生在課堂內到課堂外的延伸中廣泛接觸美術,可以使藝術鑒賞力不斷得到提升,從而促進美術創造、藝術表達能力的增強,進而將初中美術教學效果提升至新的高度。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不僅沒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新的教學通道,甚至還將課堂教學機會拱手讓人,交由其他主要科目的教師講解其他學科知識。
學生學習美術的機會被占用,藝術探索之路被阻隔,不僅無益于教與學的延伸,還削弱了初中美術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初中美術教學探索中,教師應積極建立線上教學通道,用好開放性的網絡教學平臺,合理優化并分配課內外教學時間,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探索美術,感悟藝術,討論關于美術鑒賞與藝術創作的諸多問題。如此,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內學習并創作美術,還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探索美術放松身心,一舉多得,對美術學科素養、身心健康發展均大為有利。
美術教學論文發表簡述初中美術教育因材施教的特色教學
(八)借助信息技術完善評價機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現代化的教育環境中,綜合素質逐漸成了美術教學的終極教育目標之一。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完善評價機制,全面考查學生的美術水平和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數據化的評價平臺充分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優勢和不足。但是,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大部分教師都以考試或者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所以學生無法全面了解自己的不足,也就很難提升綜合素質。對此,教師可以借助數據化平臺開展客觀全面的評價,讓學生能夠通過微信小程序、學校官方網站等平臺及時了解不足、彌補缺點,通過這樣的評價模式,學生能夠取得發揚優勢、彌補不足的學習效果,其綜合素質會不斷得到增強[4]。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學科的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為美術課堂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素材和資源,還能夠強化美術教學的效果,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課堂中。基于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對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等進行調整和改進,從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起完善的現代化初中美術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宋俊霞.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新課程,2020(19):130.
[2] 徐平平.探討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文淵(中學版),2020(7):462.
[3] 馬立超.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美術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1117.
[4] 張婧瑩.借助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美術教學[J].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6):148.
作者:張綱
和国外研究员成为1篇论文的作者,共享学术资源,节省时间和精力,发表有保障。
针对学术论文,从投前评估到录用,全过程指导并协助,减少浪费时间。
同领域研究员推荐期刊,分析论文质量、作者需求、期刊征稿要求精准推荐。
文章预审评估服务,邀请同领域专家审稿,给出修改意见,提高被接收的几率。
改善非英语母语科研学者文章语言,确保文章不因语言、语法等问题而退修甚至拒稿。
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精通中英双语的专家翻译文章,确保英文词语准确性、专业性。
使用国际期刊通用数据库进行英文查重,获得与出版商相同重复率信息,提前降重。
旨在帮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作者避免耽误时间,或因误操作导致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