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5月15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現在云南省不少地方還在延續唐代的燒窯方法,歷史悠久,而當今新媒體飛速發展,關于地方傳統技藝的傳播格局和渠道限制逐漸顯露出來,所以必須尋找適當的宣傳方法和渠道,充分利用媒體背景。云南陶藝傳承意味著我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因此需要不斷創新傳播策略,論文針對云南陶藝傳承的媒體宣傳問題,提出對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陶藝;媒體;宣傳
1引言根據調查顯示,我國網民數量越來越多,已經達到8、9億,互聯網的普及程度超過半數。基于互聯網的大背景,媒體也在高速發展,極大轉變了全國尤其是地方的媒體行業格局。所以,傳統媒介需要加強改革,突出媒體的信息傳播功能。目前云南還存有不少少數民族手工土陶產區,需要對青年土陶藝人進行考察,并利用媒體進行正面宣傳,有助于云南陶藝的保存與傳承。
2云南陶藝的發展現狀云南不少村民有純手工制作土陶的傳統,該工藝沿用唐代燒窯方法,從制胚、上釉到燒制,每個環節均由手工完成。到現在已有600多年的燒造歷史。可現在,該手藝卻面臨失傳。近幾年,因為不同年代陶藝人的技藝碰撞,陶藝傳承出現新的轉機。云南陶藝從造型、著色到燒制等所有工藝中均蘊含了當地歷史傳統和宗教習俗等多方面文化內涵,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趣和燒造傳統。一方面,有不少年輕的陶藝人融入了當地村落生活,了解關于整個陶藝的傳統工藝流程,制作時一旦出現失誤還有老一輩陶藝人的指導,因此陶手工藝因此得以延續;該過程也為新一代的陶藝人探索陶藝創新市場、實現當代陶藝理念奠定了工藝基礎。
同時,受到年輕一代的啟發,陶藝產品有所創新,以符合功能性要求為基礎,提升了土陶的美觀性,和外界互動也更加多元順暢。現在,云南地區可燒制的土陶產品多達三十余,有些陶藝人根據市場需求,開接訂單,有些剩下的請老師傅制作。該做法不但增強了陶藝人之間的分享性,還為陶藝人自身留下更多的時間去創作土陶;既保證和傳統陶藝人的聯系,還能確保產品和市場接軌。土陶需要掌握整個制作工藝流程,只有充分了解傳統工藝,才能更好地符合市場需要,并根據受眾反饋分類、定位和創新產品[1]。現在的年輕人處于互聯網時代,需要和外界始終密切地保持聯系,交流方式逐漸由線下提升到線上,需要更加網絡化與即時化的溝通形式,歡迎各地陶藝人到云南參與燒陶,引發更多的關注與交流。因此這就需要媒體充分發揮其宣傳作用,更加幫助云南陶藝的傳承和發揚。
3媒體在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內容相對傳統媒體發展時,我國也出臺了不少關于新媒體融合的政策文件,新聞媒體逐漸趨于正規化,甚至還有了新媒體部門。不過該做法大多基于傳統媒體,媒體參與地方工藝的傳承只是簡單做加法,內容還很單一。新聞內容方面,媒體沒有構建專門的內容采集與生產部門,實地考察云南陶藝的發展現狀與傳承面臨的問題,總是僅照搬傳統媒體內容。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網民的年齡分布較為年輕化,但關于地方工藝傳承的新聞內容受眾群體大多還是集中于中老人人群,所以該新聞題材的傳統性也或多或少降低了媒體的宣傳效果。
3.2缺乏高素質媒體人才在現代化媒體環境下,新聞內容的創新影響到整個新聞傳播的質量,媒體發展時也有著很關鍵的作用。所以,怎樣通過文字內容、圖片、音頻等更好地展示出云南陶藝傳承的重要性,快速引起讀者興趣。這就需要高素質新媒體人才打好基礎。不過現在而言,國內相關新聞類高校的媒體教育仍舊以大眾傳播為主,不重視培養媒體人才。而且傳統媒體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新技術、新平臺與新媒體語境,更是達不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3.3媒體宣傳技術有待提升媒體需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所以想要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一定要依托信息技術,關注讀者的體驗方式[2]。不過,我國目前還有很多區域媒體的個人終端沒有及時更新技術,導致傳統的技術水平無法更高清地顯示出云南陶藝的制作過程圖,也就展現不出陶藝產品的精美成程度,無法引起讀者足夠的興趣,人性化程度不足,導致大多讀者不會關注此類新聞。
3.4營銷渠道單一化現階段,媒體宣傳的門檻變得很低,到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實現傳播。盡管傳播途徑更多元了,可內容水平很低,特別是一味追求信息傳播短、頻、快,采集者的信息渠道有所約束,降低了媒體信息的真實性,缺乏公信力。
4云南陶藝傳承的發展途徑
云南陶藝屬于水火交融的藝術,一般采用土釉,它是純天然的環保釉,顏色樸實自然。制作前,先和好由沙土與膠土調配而成的泥土,黏性很強,之后開始制胚。燒制所用的燃料是木柴,為保證火旺,一個窯要連續燒上兩天。云南土陶不僅是一門技藝,也屬于當地的一份產業,養活了當地的祖祖輩輩。目前,因為陶藝人才匱乏,土陶開始走下坡路,不少土窯逐漸消失,也難以出現高品質的土陶制品。這些都是因為沒能與時俱進造成的,本文通過考察新一代的云南陶藝人,發現在互聯網時代,土陶藝術只有真正走入生活,注重實用,才能更好地發展。
首先,人們要重新接納土陶,需要提倡新的樸實生活美學理念,激發人們重新通過生活美的角度認識陶藝,讓城市中沒有接觸過陶藝的人們站在質樸美的角度接受土陶,讓大眾予以關注。土陶作品只有通過媒體切入生活,才能真正地傳承發揚;其次,擴大陶藝的內涵外延,引導在不同領域根據生活開展實踐,媒體可以引領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土陶的制作和推廣。媒體應該多報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訓活動,讓傳統的陶藝一直保持鮮活的生命力;此外,基于新媒體時代,陶藝人需要充分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加強建設信息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等諸多新媒體的傳播力度來加強自身理念與技藝的輸出,同時不斷學習、借鑒其它的藝術表現形式,拓展視野和藝術修養,從而設計出更多符合當今審美的土陶制品。
5云南陶藝傳承提升媒體宣傳效果的有效策略
5.1緊扣新聞主題,做好傳播策劃新聞策劃時,媒體應該淘汰傳統就事論事的辦事方法,建議通過報道小事件逐層展現背后的大道理。比如可以從一個陶藝家庭入手,從他們的視角來看云南陶藝的發展現狀,通過記錄他們的陶藝生活,讓更多人了解到陶藝需要傳承與發揚。充分依托互聯網平臺上的信息傳播渠道收集新聞,并采用適當的傳播途徑,使傳播內容更有針對性,更好地促進媒體宣傳工作。
5.2挖掘本土亮點,加大地方宣傳新聞采集還需要時刻關注地方政策、人文社會等更新動態,不斷積累經驗,獲取新的新聞素材。深入挖掘云南當地的特色,去表及里,開拓創新,還要反映出地方全局。此外,結合近期的宣傳重點,比如報道我國剛出臺的關于傳統文化傳承的政策內容,再引導云南陶藝的傳承上來,有針對性地制作新聞內容。這也要求記者需要有較高的業務能力,提高自身的新聞嗅覺敏銳性,把握大環境下新聞報道的節奏,提升媒體的宣傳影響力。
5.3更新新聞觀念,創新宣傳手段因為媒體環境始終在變化,要求媒體宣傳時必須更新新聞觀念,找好新聞定位,站在更高的視角發掘熱點,讓內容和表現形式有機結合。媒體可以站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角度,通過報道其他地方的傳統工藝傳承現狀與整個國家大環境下對傳統工藝的重視程度,引導云南陶藝傳承上來,也能吸引更多讀者予以關注。宣傳時還應突出重點,研究國家政策與方針,分析整理政府部門文件,把線索和現實想融合,才更能貼近大眾[3]。
同時,因為電視新聞的時長受限,媒體需要僅選擇比較有震撼點的新聞內容及鏡頭,可以針對一個特定方面,比如陶藝人的辛苦、陶藝成品的精美、國外對于陶藝產品的喜愛、陶藝市場的規模等等角度,多表現云南的人文文化特色,豐富鏡頭語言,加大地方文化宣傳。
5.4開拓營銷渠道,加強營銷推廣現階段,傳統媒體正在大力轉型,表現出一些發展瓶頸,因此需要大力開拓營銷渠道,加強宣傳推廣。結合各方因素,及時總結經驗,了解大眾喜好;加強品牌戰略,聯系比較著名的陶藝品牌世家,因為人們已經相對知曉這些品牌,也就會關注起陶藝的傳承方面。
6結語
通過論文可知,探索開拓傳統的陶藝市場,能夠發現新一代的陶藝人更加包容開放。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媒體應該對陶藝有著更充分的認知和定位,通過自身的宣傳平臺與優化的宣傳手段,讓云南陶藝真正走入生活,讓傳統陶藝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楊景成.關于做好基層新聞宣傳工作的若干思考[J].傳媒論壇,2018,1(15):133.
[2]郝大維.解讀如何運用新媒體做好新聞宣傳工作[J].記者搖籃,2019(04):26-27.
[3]黃俊敏.論云南彩雕黑陶的傳承和發展[J].中國陶瓷工業,2018(07):56-57.
藝術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陶藝家》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中國陶藝家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中國陶藝家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